太空家园馆故事28:东方红航天医学军转民用技术推广工作走进星美社区

@泇蓉 太空家园馆

<p class="ql-block">肥城市心理健康管理学会联合肥城市华瑞健康生活中心开展军转民用产品的推广活动。受到老百姓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星美社区的小广场上,微风拂过树梢,带来一丝初秋的凉意。我拎着水杯路过时,一眼就看见那条鲜红的横幅在风中轻轻摆动:“关爱中老年人身心健康 携手创建美好家园”。几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医护人员正忙碌着,有人调试血压仪,有人整理宣传册,还有一位正弯腰轻声询问一位老人的睡眠情况。这不像是普通的义诊,倒更像是一场从太空家园馆出发的健康“返航”——把曾经服务于航天员的医学技术,一点点落地,送到我们身边。</p> <p class="ql-block">听说这次带来的不少设备,都是从“东方红”航天医学项目转化而来的军转民用成果。比如那个小巧的手持检测仪,能快速分析体液代谢指标,原本是为监测航天员在轨健康设计的。如今它静静地躺在桌面上,被一位护士用来为居民做基础筛查。一位老大爷半信半疑地伸出手,不到两分钟,数据就出来了。他眯着眼睛看报告,嘴里嘀咕:“这玩意儿,比医院还快?”旁边的医生笑着解释:“这可是天上用过的技术,现在咱们也能享这份福了。”</p> <p class="ql-block">人群里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排着队,有的拿着旧病历,有的干脆空手就来了,就图个安心。我注意到一位老太太量完血压后,还被邀请做了个“心理状态评估”。她坐在小凳上,戴着耳机听着轻音乐,手指轻轻按着屏幕答题。工作人员说,这套系统源自航天员心理调适方案,现在经过优化,专门用于社区居民的情绪筛查。“以前总觉得心理检查是大事,得去大医院,”老太太摘下耳机笑着说,“现在家门口就能做,还挺舒服。”</p> <p class="ql-block">桌子另一侧,几位工作人员正发放一种新型健康手环。据说是用航天材料做的,轻便防水,还能实时监测心率、血氧和睡眠质量。一位大叔戴上后反复翻看表盘,像发现了新大陆:“这要是能提醒我按时吃药,老伴就不用天天念叨了。”他的话惹得周围人一阵笑。笑声中,我能感受到一种悄然发生的变化——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航天科技,正以温柔的方式,融入柴米油盐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活动持续到中午,阳光斜照在帐篷上,横幅上的字愈发清晰:“携手创建美好家园”。我站在一旁看着医护人员收拾设备,有人擦拭仪器,有人整理数据档案。他们动作熟练,神情专注,仿佛不是在结束一场社区服务,而是在完成一次重要的任务交接。是啊,这何尝不是一次交接?从星辰大海回到人间烟火,从航天医学的尖端实验室走向社区居民的健康生活。</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一位医生递给我一份宣传页,上面印着“太空家园馆·东方红航天医学成果转化计划”的标志。我收进口袋,心想:也许我们从未离太空那么近过。不是因为仰望星空,而是因为,那些曾守护航天员的科技,如今正默默守护着我们的父母、邻居,还有每一个平凡日子的安稳。这大概就是最动人的“军转民”——把星辰的光,变成人间的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