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余元钱老师,男,汉族,字布泉,笔名余未名等,福建仙游人。浏览余老师的人生履历,他1982年调回三明,至2004年随子女去厦门定居,凡22年。而这期间就在三明工作的我,却与余老师失之交臂:1982年由三明市莘口中学调至三明七中(三明职业中专学校)任教,1990年到市教委职业教育科工作,从事的都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工作;1998年起任市教委副主任,分管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看到余老师1997年编著的《格律诗启蒙》,启发引导我逐步走进诗词学习的大门;审阅市教委就市政协六届二次、三次会议《在我市中学开设诗词选修课》《关于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我市中小学校园》提案的答复;披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三明一中开展诗词选修课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省级达标中学参考借鉴,开设诗词选修课,从而间接了解到余老师作为全国首批诗教工作者,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诗词后备人才所做岀的竭诚奉献,但却无缘相见。直到我退休后撰写《诗话人生》书稿,并于2015年经三明日报原副总编杨庆桢先生介绍,约请余老师为拙稿写一篇《阅后感言》,才开始了与余老师的交往。屈指算来,至今只有八个年头。</p><p class="ql-block"> 八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余老师与我的相知相交相识中,却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一)智者风采</p><p class="ql-block"> 余老师原系北京大学哲学系1967年毕业的高才生,1968年分配在浙江余杭公社苕溪初级中学、1982年调到文笔山下的三明一中任教,担任语文课或政治课教学;1989年,其所任课的文科班在政治学科高考中,获得福建省状元和平均分数第一的优异成绩。而余老师靠着文革中的偶然机遇和勤奋刻苦,自学艺业成才,终成诗坛大家,先后创作诗、词、曲、联、赋4000余首,出版《未名集》《未名论丛》《对联知识入门与创作指南》等十余部专著,计300多万字,其作品之多、论述之严谨、经验之丰富,在当代诗词教育界久负盛名。他的作品和事迹被收藏于《当代诗词大辞典》《当代中华诗词选》等数十种典籍。余老师也先后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鹭江吟草》主编,《厦门诗词》执行主编等。</p><p class="ql-block"> 1993年起,德艺双馨的余元钱老师开始在三明老年大学、三明一中、厦门老年大学兼任1-3个班的诗词教学,春风化雨,呕心沥血,因材施教,业精于勤,培养出不计其数的佼佼者和诗词后备人才。1997年,余老师在全省率先开设中学生古诗词选修课,仅用三年时间,就在全国12个省市区的22种刊物上发表学生优秀诗词作品500余首。2000年,三明一中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全国首批诗教先进单位,余老师也两次岀席全国第十三届诗词研讨会和首届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并在大会上作诗教经验交流发言。</p><p class="ql-block"> 智者,指聪明人,是有智慧谋略的人。 余元钱老师正是这样的智者,他五十年学诗,四十年写诗,三十年教诗,真可谓智者风采,成果不凡,桃李芬芳,享誉中外,成为福建省著名的诗词教育家。正如许多专家学者师长所赞誉的:“知识渊博,精于韵文,弘扬国学,矢志于诗词教育的至诚之士”(李文华),“金声白雪三千赋,红烛丹心五十秋”(黄锦勋),“学贯文史哲,精通诗词曲”(吴锦裕),“园丁的楷模,学者的风范”(游生忠),“雅切蕴藉,珠联壁合”、“爱之深,学之厚,技之巧”(许更生),“文笔昂首写蓝天”(邓友华)。我也曾写过一首词《水调歌头·贺余元钱老师从教五十周年》,兹录于后,以为佐证: </p><p class="ql-block"> 北大育才子,偶巧结骚缘。苕溪初转文笔,语政课书传,绛帐新苗敲韵,庠序师生对律,明鹭叟吟延。学写授兼著,德艺立峰巅。 翰墨情,桑榆志,李桃妍。诗词联赋,佳构名作誉三千。博爱无私奉献,廿载春风化雨,白雪铸鸿篇。五秩八方贺,举酒敬君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贤者风度</p><p class="ql-block"> 余元钱老师从教五十周年,历任中学高级教师,三明老年大学终身客座教授,始终挚爱自己的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教书育人,倾情奉献,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十佳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p><p class="ql-block"> 2002年10月,为人低调、平和谦逊的余老师在北大参加同学聚会时,面对着簪缨满座,儒冠盖顶,经纶满腹,著作等身之老同学,灵机一动,即兴发挥,戏称自己是不改乡音,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三不”人士。可大家对此说法不能苟同,许多老同学当场诠释他的“不改乡音”,是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的表现,具有家国情怀;“不求上进”是爱岗敬业、甘当铺路石的精神,展现了辛勤耕耘、不计报酬的园丁形象;“不务正业”,是一专多能、为国分忧的写照,堪为专业与事业合为一体的最佳选择。</p><p class="ql-block"> 余老师出版诸多著述,尤其他纵横春秋,慧眼锦心,编著了《中华爱国诗词选》及续编、《中华爱国对联选》及续编,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作品始终充满着爱国爱乡爱民的热情。他创作的《七律·庆香港回归》《五绝·喜澳门回归》《七律三首·中华赋》《七律二首·重读<告台湾同胞书>有寄》《满江红·南湖颂》《楹联·题陈嘉庚公园》《楹联·题陈嘉庚纪念馆》等诸多优秀诗词楹联作品,充分体现了他弘扬正气、博爱无私、温润人间的胸怀情操,满满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余老师还十分关心时事政治。对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非常关注。记得有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一篇评论文革的文章,有明显的政治错误,立即在微信群里引经据典,并摘抄党中央的文件原文予以驳斥,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切表达了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可贵品质。</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厦门市老年大学诗词学会专门为余老师从事教育工作50周年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杜明聪校长作了主旨讲话,充分肯定余老师“授业程门桃李茂,传承经典硕果丰”。来自福建省内外的众多领导、学者、诗友参加了盛会,《海峡导报》《厦门晚报》《厦门广播电视报》《海西晨报》等做了专题报道,此后汇编的《庆典诗文集》凡210多页,收录36篇讲话文章和160余首祝贺诗词楹联,这是省内外诗词教育界和社会贤达对余老师从教50周年光荣教师生涯给予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 在我与余老师的交往中,他对我学习诗词的情况十分关心,有了好的苗头给予鼓励;初学阶段,我因格律不熟、底蕴不足、技巧单一,常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耐心解答;有时遣词用句直白,常把时政诗写成了“老干体”,而自己却不知其所以然,余老师知道后,就深入浅出地帮我分析,还介绍《未名论丛》上的相关论述供我参考,使我点滴入心,懂得自己创作上的问题出在哪里。你看,这就是德高望重的余老师,他在诗词界是名人大家,有口皆碑,却是那么侮人不倦、不吝赐教,即使对我这个初学爱好者也一视同仁,帮助到位。余老师还先后为90多位老年诗词爱好者主持出版诗集并作序,细心勘误指正,此举深孚众望。</p><p class="ql-block"> 贤者,意为贤明的人,高尚的人。我以为,余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仰的贤者,他由衷拥护党的正确领导、方针政策和国家大计,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襟怀坦白,无私奉献,始终如一,踏实做人,以颇具个人特色的言谈举止、贤者风度,赢得了广大亲朋诗友历届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他是值得大家学习敬仰的学业翘楚、敬业名师、立业楷模!</p><p class="ql-block"> (三)长者风范</p><p class="ql-block"> 余元钱老师在三明工作、生活22年,曾任三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麒麟诗社》执行主编,三明老年大学终身客座教授,为诗词的普及、创新和提高、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及服务经济建设和文明发展做岀了诸多贡献,他至今还受聘担任三明市诗词学会指导老师,《三明诗刊》《紫云山文友群》《麟山枫韵书画微刊》的顾问等,与麒麟山下、沙溪河畔的这片热土、新朋旧雨藕断丝连、一往情深。虽然2004年他随子女前往厦门定居后,离开三明几近二十年,却始终不忘三明的风土乡情文化、亲朋诗友学生,总是想为三明尽一份心力,回报一份热诚,做好一些事情。</p><p class="ql-block"> 2020年,余老师应三明市诗词学会之约,根据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和经历记忆,撰写了《三明当代诗词复兴梗概回忆》,真实地填补了因年代久远而缺失的三明诗词历史沿革、发展的一段空白。 </p><p class="ql-block"> 2015年,余老师应三明市政府有关单位之邀,撰写了《三明城市绿道赋》,清新典雅,熠熠生辉。2021年,余老师应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潘玲校长邀请,几次往返鹭明,调研座谈,实地体验,查证史料,反复琢磨,终于写出了300多字的《景润实小赋》,此赋旁征博引,文采飞扬,现由名家书写镌刻装饰,成为陈景润实验小学富兴新校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三明教育事业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p><p class="ql-block"> 最为令人感动的是,余老师作为福建省中华古诗词进校园的开拓者、实践者、引领者,对三明市新兴的诗教试点工作情有独钟,满腔热帎,鼎力支持,多方指导。2019年,由我退休后兼任副主任的市关工委牵头,会同市教育局、市诗词学会,决定在全市部分中小学开展诗词启蒙教育试点工作。余老师得知后十分高兴,多次勉励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履历人脉条件,牵头推动持续运作好诗教试点工作,并不顾八十多岁髙龄先后担任两期诗教师资培训班任课教师,还将他积二十年诗教经验之大成而增补主编的《诗词曲格律启蒙与创作技艺(上下册)》提供作为培训班教材,此后又发行200余套在三明各试点学校使用。2019年7月8日,余老师冒着酷暑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代表任教老师发言,他盛赞首届三明诗教师资培训班的开办为省市诗词教育史上一大创举,为续传国粹之薪火,极具深远和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除了授课以外,余老师还兴致勃勃地走访看望了他原作为市老年大学客座教授任教的诗词班新旧学员,其话语之殷切、感情之真挚,令在场的老学员们无不为之动容,大家促膝座淡、交流切磋,兴犹难尽。</p><p class="ql-block"> 平时,余老师身在厦门,却时常关注他的第二故乡三明诗教试点工作的进展,有次看了下一段工作简要通报后,他语重心长地说:这后续工作十分重要。三明市关工委有远见,有践行力。唯有如此,方能不虚前段先行工作!去年下半年,当他看到我所撰写的《我所经历的三明市诗词启蒙教育梗概》初稿后,立即挥笔连夜写就洋洋千余字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文,对三明诗教试点工作进展和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寄予美好的期望。三年多来,在余老师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全市47所中小学积极开展诗教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小荷才露尖尖角,各试点校园里诗声朗朗,新苗茁壮,还涌现了一批独立胜任诗教试点工作的师资新秀。</p><p class="ql-block"> 长者,指年纪大、辈份高或年高而有德望,能为后辈作出表率之人。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长者风范的,它既不基于年龄、也不基于威严、更不基于职业,而是基于深厚的学养、高尚的修为和拳拳的爱心。余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长者风范的人民教师、著名的诗词教育家。</p><p class="ql-block"> 一生能够遇到学养深厚、修为高尚、爱心满满的余老师,是我的幸运和福气。短短几年交往,余老师的智者风采、贤者风度、长者风范,使我钦佩,让我敬仰,更让我永志难忘。</p><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写于三明</p><p class="ql-block">本文转载《诗词家 余元钱》一书第137页至142页。</p><p class="ql-block">余元钱老师注:朱康元,乃三明市原教委副主任,是笔者的领导,也是三明一中的领导。对三明一中教师有很深感情。笔者2024年出版传记时,应编辑部要求,他写了一篇长文,是对笔者的关爱,也是对原三明一中教师的眷顾。现将此文转发之,也算是对三明一中80周年校庆另一种支持。</p><p class="ql-block">(余元钱老师供稿,2025.9.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