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十载岁月如歌,山河已无恙,但历史的回响从未远去。2025年秋,铁科院老年摄影协会联合京城老摄影家俱乐部的部分会员怀着敬畏之心,踏上邯郸涉县这片英雄的土地,走进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透过镜头,大家不仅记录下斑驳的砖瓦、沧桑的文物,更触摸到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129师精神。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抗战史诗的无声见证;每一幅照片,都是对先烈风骨的深情凝望。</p> <p class="ql-block"> 在司令部办公室、机要室等复原场景前,会员们用镜头定格了革命先辈曾伏案疾书的木桌、泛黄的电报机,以及将军岭上镌刻的英名。这些画面不仅是文物摄影,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当年“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壮举,在光影交错中重现。</p><p class="ql-block"> 采风特别关注了红色遗址与当代生活的交织。大家观影驻足纪念馆的剪影,与墙上的抗战老照片形成呼应;不忘初心在党旗下宣誓与旧址的辉映,寓意精神薪火永传。</p> <p class="ql-block"> 一位会员在拍摄将军岭时感慨:按下快门的瞬间,仿佛听到当年冲锋的号角。这些照片不是冰冷的影像,而是滚烫的信仰。 129师“勇于担当、敢于胜利”的精神,让所有人深刻体会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更需吾辈守护。</p><p class="ql-block"> 老摄影家们坦言,此次创作不仅是技术实践,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联系起新华社记者当年冒死记录的抗战影像,今天的我们同样以镜头为媒,让历史“活”在当下,让年轻一代读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意。</p> 铁科院老摄协的此次摄影采风创作,不仅是用镜头致敬历史,更是以行动响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号召。愿这些光影作品如星火,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照亮更多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征程!<br> 感谢同行影友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