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凝收获 跟岗培训启新程

剪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康乐县八丹学区第三期“组团式”跟岗教师培训赴莱芜区胜利小学第一个月学习活动纪实</p> <p class="ql-block">踏入胜利小学的校门,抬头便看见“莱芜区胜利小学”几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代感十足的门楼两侧延伸出挺拔的建筑线条,仿佛张开双臂迎接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教学楼红白相间的外墙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门前三三两两走过的身影,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也有步履从容的老师,一切都井然有序。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大门,更像是一扇通往教育初心的门扉。</p> <p class="ql-block">从9月8日到30日,转眼已在莱芜度过整整一个月。作为康乐县八丹学区李子堡小学和芦子沟小学的两名教师,这段日子像一颗种子,悄然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胜利小学并不只是名字里带着“胜利”,它真正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把红色血脉融入教育肌理的“胜利”。依托小洼战斗遗址的地理与历史资源,学校以“星火教育”为核心,将地域文化与育人实践紧密结合,五年打底色,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定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让每颗红星都闪亮”——这句办学理念第一次听时,我以为是口号。可在这里待久了,才明白它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落在课堂、融进活动、刻在师生眼神里的真实追求。校训“五年打好人生底色”听起来朴素,却蕴含着对成长规律的深刻理解。他们不急于求成,而是用时间浇灌,用文化浸润,培养有中国根基、世界眼光的“胜利人”。这种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p> <p class="ql-block">走进校园,最打动我的是那种“无声的教育”。红园里,浮雕讲述着小洼战斗的英勇;知园中,孩子们在科学角观察植物生长;儒园旁,经典诗句悄然爬上墙头。党建长廊一步一景,英雄连铜像静静伫立,连脚下的路都叫“红星路”“睿达路”,处处有寓意,步步皆育人。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春风化雨般的浸润,让人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那段历史,也走进了对责任与信仰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班级文化同样令人耳目一新。每个中队都以英雄命名,低年级的绘本墙画满了童真的英雄梦,高年级的“班级议事角”则让孩子们学会表达与担当。我曾在一个教室外驻足,看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星火成长树”,每一片叶子写着一个目标,每一颗果实记录一次进步。原来,红色教育可以这么柔软,又这么有力。</p> <p class="ql-block">这一个月,我和马焕章老师多次参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研活动。学校推行的“三研工程”——研课标、研教材、研实施,不是走形式,而是真研讨、真碰撞。片区教研共同体让资源流动起来,而“名师+”工程更是为青年教师搭起了成长的阶梯。听说五年来教师累计获奖六百余人次,我一点都不惊讶。在这里,教研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让课堂不断进化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听评课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学校安排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等多门课程的听课机会,每节课后都有深度评课。他们不只评“这节课讲得好不好”,更关注“为什么这样设计”“教材逻辑如何把握”“学生思维有没有被激活”。评课像一场专业对话,有诊断,更有发展。我们看到老师们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在互动中真正动起来、想起来、说出来。这样的课堂,知识才不是死的。</p> <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这周临时接手体育和科学课的经历。我俩分别担任二年级7班和9班的体育课,一年级5班和6班的科学课,起初心里打鼓,怕学生不熟、不配合,可一进教室,孩子们齐刷刷喊“老师好”,眼神亮亮的,像星星。一节课下来,他们跑、跳、实验、讨论,笑声不断。下课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问:“老师,你明天还来吗?”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什么叫“被需要”。原来教育最动人的部分,不在讲台多高,而在心与心的距离有多近。</p> <p class="ql-block">本月有幸参加了胜利小学“歌声嘹亮颂华诞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二、三年级红歌比赛现场,满是直击人心的震撼与感动。《红星闪闪》的清澈歌声里,红色力量让人震撼;《祖国有我》中“强国有我”的稚嫩承诺,悄然触动心房。《如愿》致敬先辈,《半生雪》显少年朝气,《卢沟谣》忆过往厚重,每首歌都藏着打动人心的力量。《大中国》《少年中国》合唱让家国情怀在少年心中的传承,更让这份感动绵长——这不仅是歌唱,更是一堂鲜活的爱国课。</p> <p class="ql-block">这一个月,我不断在想:什么是好的教育?胜利小学给了我答案——它不必喧嚣,但要有根;不必花哨,但要有光。他们把红色文化变成孩子眼里的光、心里的火,用五年时间慢慢打底色,用每一天的细节去成全每一个“红星”的闪亮。这种扎根土地、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不仅值得学习,更值得带回我们的校园,种下属于康乐的那颗星火。</p> <p class="ql-block">校门口那座红色牌坊,上面写着:“我为胜利而来,胜利因我精彩。”风轻轻吹过,树影斑驳,我忽然觉得,这句话不只是写给学生的,也是写给每一位走进这里的学习者。我们为学习而来,而这段经历,终将让我们的教育人生,因这一程“胜利”而更加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