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游记⑩ 喀什古城、香妃园

刘贵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九月的南疆,阳光洒在土黄色的城墙上,仿佛为这片古老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辉。走过喀什的大街小巷,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响里,每一眼都是文化的凝望。</span></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开城仪式‌每日固定在东门举行,2025年新增节庆特别表演,通过仿古武士巡游、民族歌舞等环节展现丝绸之路的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的城门下,那个巨大的黄色土墙拱门,像是一本厚重古书的封面。我站在门前,竟有些迟疑——是了,每一个初来的人,大约都会在这门前肃立片刻,仿佛在征得时光的许可,才敢轻轻推开这扇虚掩着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巷弄,是迷宫,也是血脉。它们不是为汽车、甚至不全然是为驴车设计的,它们的尺度,是属于人的步幅的。两侧的土墙高耸,投下清凉的阴影,墙壁上土坯的肌理粗糙而温暖,阳光透过墙上镂空的砖花洒下来,在路上印下一个个不断移动、变幻的光斑,像是一串串神秘的密码。老婆被女伴们拉着去逛玉石店了,我则任凭直觉牵引,在这迷宫里做一个快乐的迷失者。向左,或许会遇见一群正在踢足球的巴郎子(男孩),皮球撞在墙上,发出“砰、砰”的闷响,伴着他们清脆的笑声;向右,或许会撞见眉目慈祥的维吾尔族老爷爷,正坐在自家门槛上,安静地晒着太阳,他们的皱纹里,仿佛藏着古城全部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生机,藏在那些纵横交错的职人街巷里。我循着一阵“叮叮当当”清脆而有节奏的敲击声,走进了帽子巴扎。一顶顶刺绣精美的花帽,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悬挂在店铺前。匠人坐在店门口,手指翻飞,针线在绸缎上游走,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艺术品。再往前走,是木器巴扎的空气里弥漫着木料的清香。那些旋木而成的木碗、木勺,造型朴拙可爱,带着匠人手心的温度。还有铁匠巴扎里飞溅的火星,乐器巴扎里悬挂的热瓦普、都塔尔,每一件都似乎在无声地歌唱。</p> <p class="ql-block">  职人街是喀什市区的传统手工艺街区,聚集着数百家手工作坊与摊点,集中展示民族小花帽、刺绣、金银首饰、土陶器、红铜器、民族乐器和艾德莱斯绸等特色工艺品形成"左店右厂"的产销模式。作为中亚手工业精品展览区,其建筑保留维吾尔族传统土木结构特色,沿街可见砖雕工艺与木质旋纹装饰,被称作"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活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我随着人流,走向那座声名在外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它在广场尽头,米黄色的门墙与拱廊,在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下,显得庄重而安详。我想,它的美,不在于多么繁复的雕饰,而在于它所代表的那种秩序与安宁。它是古城的中心,是精神的坐标,千百年来,日复一日的召唤,早已融入了古城呼吸的节律之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艾提尕尔清真寺的黄墙蓝顶在蓝天下格外庄严,宣礼塔耸立,信徒静默。我们远观其圣洁,感受信仰的力量流淌于街巷之间。</span></p> <p class="ql-block">  走累了,手机被我拍照片拍的也快没电了,赶紧充电,一会儿老婆给我打电话联系不上该着急了。我学着本地人的样子,登上百年老茶馆的二层。在铺着艳丽地毯的土炕上盘腿坐下,我让服务员去给我手机充电,然后要了一壶砖茶。茶水苦涩回甘,就着馕饼,看着楼下街巷里人来人往。邻桌的老人们,弹着热瓦普,唱着苍凉悠远的歌谣,我听不懂歌词,但那调子里的欢喜与忧伤,却直直地撞进心里来。阳光从雕花的窗棂照进来,空气里浮尘游动,那一刻,我仿佛不再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是也成了这古城日常图景中的一笔淡墨。</p> <p class="ql-block">  来新疆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异域”的风情,感受一种与我日常截然不同的生活。然而此刻,在这琴声里,我却感到了一种深刻的、属于人类的共通。那匠人对手中物的专注,那巴扎里人们对生活的热望,那老人琴声里对故土的深情,与我,与这世上的任何人,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我们不过是穿着不同的衣裳,说着不同的语言,生活在不同颜色的土地上,但心底最深处的那点悲喜,那点眷恋,那点对美的向往,基本上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  买买提的老房子是一处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位于喀什古城(东区)内,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巴依老爷的家”。这座建筑不仅是西域风情的活化石,更是一部承载着家族记忆与喀什历史的立体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  这座老房子不仅是喀什古城的地标,更是维吾尔族建筑技艺与生活智慧的结晶,每一处角落都流淌着时光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东南隅,有一片矗立在黄土高崖之上的建筑群,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土黄色的墙体与蓝色的门窗相映成趣,这里便是被誉为 “维吾尔族传统民居活化石” 的喀什高台民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高台民居的巷道蜿蜒如迷宫,土墙斑驳,木窗雕花,诉说着家族世代的烟火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族聚居区,现存建筑多建于600余年前,2015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与脚下这片经过修缮的街区相比,那片层层叠叠、依土崖而建的古老民居,更像一个倔强的、不肯完全醒来的梦。它更旧,更颓唐,有些墙体已然倾圮,用木头勉强支撑着,但它所散发出的那种原始、野性的生命力,却更加摄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因地处高崖,地势高于喀什古城其他区域,故而得名。这里的居民多为维吾尔族,世代在此居住、繁衍,逐渐形成了如今占地约 8.3 万平方米、拥有近千座传统民居的独特村落。</p> <p class="ql-block">  与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不同,高台民居的房屋均采用当地特有的黄土、芦苇、红柳等天然材料建造,工匠们将黄土与麦草混合制成 “泥巴砖”,再以芦苇和红柳作为墙体骨架,既环保又坚固,能有效抵御当地干燥多风的气候。这种传统建造技艺代代相传,至今仍在村落中延续,每一座房屋的搭建,都是对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智慧的生动诠释。</p> <p class="ql-block">  对于喀什的香妃园,我起初是没什么兴趣的。无非又是一个被传说包裹得过于精致,专为远客准备的所在。一个女子的故事,被讲了又讲,从史书的夹缝讲到民间的唇舌,再被妆点上帝王的恩宠与异域的奇香,怕早已失了本来面目。我是抱着一点近乎于凭吊的心情去的,凭吊一个故事,或者说,凭吊那故事背后可能存在的、一点真实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香妃园石碑前,阳光正烈。我望着“香妃园”三字出神——这位传奇女子的故事,早已融入这方水土的呼吸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  车行至东郊,远远便望见一座伊斯兰风格的穹顶建筑,在疏朗的蓝天与白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静穆。那穹顶是碧绿色的,宛如一颗巨大的、温润的翡翠,安置在这片土黄色的大地上。这颜色,不似江南园林的黛青那般含蓄,它坦荡而直接,带着一种属于天方的、毫不掩饰的瑰丽。</p> <p class="ql-block">  走进园子,倒不像进了陵墓,更像步入了一个宽绰的庭院。花木修剪得齐整,路径也干净。游人三三两两,说话都压着声息,仿佛怕惊动了什么。我的脚步,便不由自主地朝着那最宏伟的建筑——阿帕克霍加墓走去。这墓祠是宏大的,方形的基座,拱形的门洞,高耸的穹顶,四角还立着邦克楼,像四个缄默的卫士。墙面上贴着淡绿色的琉璃砖,间以黄色的花纹,岁月在其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却更添了一种沉静的华美。</p> <p class="ql-block">  史书里的她,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和卓氏。而在这里,在她的故乡,她只是这庞大墓群中平等的一员。那所谓的“异香”,究竟是沙枣花的清芬,还是故乡水土赋予的、游子归来时灵魂里自带的芬芳?我忽然觉得,那传说,不过是远方的人们对于一个遥远地域的美好想象,是他们为她披上的一件华丽而陌生的外衣。而在这里,这件外衣被轻轻地脱下了。她不再是那个身负传奇的妃子,她只是喀什噶尔的女儿,如今,她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我立在门廊高大的拱门下,仰头看那繁复到令人眩晕的几何形石膏花饰。阳光从门洞斜射进去,照见空气里浮动的微尘,也照见殿堂内那一个挨着一个的坟冢。它们安静地排列着,上面覆盖着各色的锦缎,已然旧了,颜色有些发暗。我试图寻找,哪一座是属于那个被称为“香妃”的女子的?向导说,她就在这儿,在她家族的怀抱里。可我终究分辨不出。在这庄严的、属于一个家族的集体长眠面前,那个被单独提炼出来的、过于旖旎的传说,忽然显得轻飘了。</p> <p class="ql-block">  不管是什么景点,歌舞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它可以把人们从沉闷的气氛中解脱出来,融入这欢歌笑语中,使大家成为健康而快乐的旅游达人。</p> <p class="ql-block">  香妃园景区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的浩罕乡艾孜热特村,占地300余亩,核心建筑香妃墓始建于1640年。2014年启动文化主题改造工程,2019年获评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香妃文化为主题,通过复原故居、民俗婚礼体验、《欢乐香妃》歌舞剧等20余处文化展示项目,展现了维吾尔族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下一站,天山大峡谷。</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ko6fqa" target="_blank">大西北游记⑨ 白沙湖、喀拉库勒湖</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