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得其所 方得心安(文 周波)

舟泊江南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我们总在两种生活模式中来回跳跃穿梭。一边被所谓的“截止时间”追着跑,陷入“焦灼忙碌”的漩涡,连轴转过后只剩身心俱疲;一边又在突如其来的闲暇时刻忧心忡忡,未完成的工作,待处理的关系,困顿的现状,仿佛让人陷入内耗的泥潭。我们喜欢把“忙”当作生存的常态,却忘了给“忙碌”赋予真正的意义。其实在时光快速流转中,高质量的“忙碌”,才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亲爱的朋友,请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尝试续接一种别样的“忙碌”。</p><p class="ql-block"> “忙”着品一盏香茗,处一室淡然 </p><p class="ql-block"> 茶从不是简单的饮品,但我们也不必刻意追求名贵的茶种,哪怕是街角茶馆的一杯茉莉花茶,亦或是家中常备的普洱或滇红,都能成为心灵的栖息地。茶,喝的是一种优雅的心境和脱俗态度。午后阳光正好,取一只素雅的茶杯,在一方雅室里,与两三好友共享美好时光,赏茶色、闻茶香、品茶汤,看着茶叶缓缓地在水中舒展、沉浮,水汽裹挟着茶香袅袅升起,轻轻抿上一口,茶汤在舌尖流转,先是微涩,而后回甘,所有的烦躁得以沉淀,这一刻,不必思考未来有多远、时光有多长,只需专注于茶香与味蕾的碰撞,在一室淡然中,找回光明本心的平静与美好。 </p><p class="ql-block"> “忙”着做一餐饭菜,享一家清欢</p><p class="ql-block"> 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卸下一身疲惫,走进厨房,系上围裙,洗菜、切菜、翻炒,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是寻常人家最为动人的旋律。为家人炖一锅营养美味的排骨汤,给孩子做一份香甜的可乐鸡翅,哪怕只是简单的番茄炒蛋、清炒时蔬,也是幸福的模样。当饭菜的香气弥漫整个屋子,家人围坐餐桌,分享着一天的趣事,孩子大口吃饭的可爱样子,家人一句“今天的菜真好吃”,都能让“忙碌”变得格外有价值 。这一餐人间烟火气,凝聚着亲情与爱意,书写着每一个平凡瞬间的生命张力。 </p><p class="ql-block"> “忙”着读一本好书,拾一夜星汉</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最具性价比的投入。我曾用一碗面条的价格买了一本世界名著《月亮与六便士》,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心灵震撼是无价的,特别是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在现实与理想、艺术与生活的抉择中,以一种壮烈美激励着我奋勇前进。让我们爱上阅读,学会思考。我们可以在睡前的半小时,抛开手机的干扰,翻开一本心仪的书籍,推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 。去读《红楼梦》,去感受繁华与落寞,体会人情冷暖;去读《百年孤独》,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里,思考生命的意义;去读《简.爱》,感受自由平等、爱与被爱;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跟着作者的笔触,感受生活的细腻与美好。读一页书,仿若拾起一颗星光,这些星光汇聚成束,便点亮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使人充满点亮自我、照亮他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忙”着铸一副体魄,守一生康健</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提到:“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悦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运动是塑造体魄、治愈身心的良方。我们可以在清晨,迎着朝阳慢跑,感受微风拂过脸颊,听着自己均匀的呼吸声,感受身体逐渐苏醒的活力;傍晚,在小区楼下遛遛弯、跳跳广场舞、打打羽毛球,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周末,约上两三好友去爬山,去感受好汉坡云海奔涌的壮美,倾听天花井森林公园竹海翻涌的碧涛天籁,或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走走,感受江风拂面、落日熔金、孤鹜齐飞,看健步的老人和火车的奔忙,体验生态绿廊的时代新篇。当我们坚持锻炼,不仅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能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培养坚韧的意志,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守一世安康 。</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真谛,从来不是在无休止的奔波中迷失自我,而是在张弛有度的“忙碌”中找到平衡 。忙品茗、忙做饭、忙读书、忙健身,这些看似微小的“忙碌”,实则是把生命的每个闪光时刻,串成一条最为动听的风铃,时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摇曳浅唱。愿我们都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忙”法,忙得其所,忙出诗意,在忙碌中收获幸福与心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