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鉴“晋〞--《古塔》篇

快乐山爷

<p class="ql-block">中国“塔”文化渊源流长,不同于楼、阁,塔的功能,塔大多是安放佛骨舍利或僧人遗体的建筑,故而民间常说:塔是一座坟。塔最初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本土建筑风格融合,形成了楼阁式、密檐式等不同形态,塔的功能也超越了单纯作为坟墓的限制,逐渐融入宗教仪式、文化象征等元素。现存古塔多以文化遗迹形式存在,既是历史见证也是佛教信仰的象征。 ‌</p> <p class="ql-block">山西最著名的古塔当数广胜寺内的飞虹塔和应县木塔。一观双塔是山西文化之旅的计划路径。</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寺院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飞虹塔是广胜寺三绝之一,也是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现存、世界最高多彩琉璃塔,通高47.31米,13层八角形结构,塔身镶嵌黄、绿、蓝、紫、白五彩琉璃构件,装饰有佛像、力士、瑞兽等,阳光下流光溢彩,名曰“飞虹”,此言不虚。</p> <p class="ql-block">飞虹塔始建于汉代,明代重建,央视拍摄《西游记》在此取景。‌‌古塔为楼阁式砖体琉璃塔,外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全塔的琉璃贴面反映了山西民间高超的琉璃烧造技艺和智慧结晶,为中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匪夷所思的是生长在琉璃塔背后有两棵有趣的唐柏,东边的树纹朝左扭,西边的树纹则向右扭。据导游介绍,相传唐代时,广胜寺有两位小和尚闹别扭,方丈为了解决他们的矛盾,让他们在殿前各栽一棵树,表示和好之意。谁知二人嘴上答应,暗中却还在怄气,两棵树也像其主人一般,“东柏左扭迎朝阳,西树右转送暮光”。世俗人生,净地修心,古柏时刻在提醒:“精诚团结、和睦相处”才是世间同门之道。</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位于中国山西省朔州市,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有969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明成祖朱棣题匾“峻极神工”,古籍赞“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塔高67.31米,以全榫卯结构闻名,被誉为“斗拱博物馆”,2016年获吉尼斯认证“世界最高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木塔双层套筒结构设计可抵御7级地震,历经40余次地震、雷击仍然屹立,体现古代建筑师防震抗震智慧。‌‌</p><p class="ql-block">传说每年清明节后,便有逾千只拳头般大的小鸟来此,觅取塔内虫害,可是木塔长存的“功臣〞之一,中秋一过,准时离塔而去,至今成一桩千古奇迷。</p> <p class="ql-block">睹物思人,琉璃塔和木塔的奇巧构思,千年遗存,已经远远超出塔的本身意义,更是山西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