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火千年处,匠心照古今】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参观记

云南女人

<p class="ql-block">  冒着35度的高温,我来到景德镇国家陶瓷博物馆,这里每一件展品都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承载着千年窑火、匠人精神与时代变迁的鲜活载体。 博物馆的陈列以时间为轴线,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开篇,缓缓铺展至明清官窑的鼎盛,再到现当代陶瓷艺术的创新,如同展开一幅立体的陶瓷文明长卷。</p><p class="ql-block"> 在原始陶器展区,那些带着绳纹、方格纹的夹砂陶罐,虽没有后世瓷器的精美,却透着先民最朴素的生活智慧。</p><p class="ql-block"> 步入宋代展区,展厅的光线似乎也变得清雅起来。宋代是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关键时期,“青白瓷”的出现让这座小城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 明代展区无疑是博物馆的“重头戏”,堪称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我站在一件件珍品前,感叹古代工匠的技艺之高超——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年代,他们仅凭经验与手感就烧制出如此完美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清代展区则展现了陶瓷工艺的极致繁华。康熙时期的红釉、雍正时期的粉彩、乾隆时期的珐琅彩,每一种釉色、每一种装饰技法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除了古代陶瓷,博物馆的现当代展区同样令我惊艳。这里陈列着从清末民初到当代的陶瓷作品,展现了景德镇陶瓷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创新。清末民初的浅绛彩瓷,将中国书画艺术与陶瓷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一个上午的参观,让我不仅了解到景德镇的瓷器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从千年窑火中走来,历经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这座城市里,窑火从未熄灭,匠心从未改变,正是这份坚守与传承,让景德镇成为了永恒的“世界瓷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