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共备促成长 名师领航明方向

宝洋

<p class="ql-block">  为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转岗教师突破备课难点、精准把握课程核心,近日,道法一坊于9月28日组织开展转岗教师与导师共同备课专项活动。活动以“聚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为核心,围绕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课例的第一课时,开展深度研讨与协同备课。</p> <p class="ql-block">  在教材分析环节,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时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课前请同学调查:生活中见过哪些塑料制品?体会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广泛使用,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塑料和我们息息相关。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感知“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从而去探寻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在生活中采取切实有效的“减塑”行动。</p> <p class="ql-block">  随后,老师们围绕教学方法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提出可采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运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证,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组织学生讨论身边的白色污染现象及影响,培养其合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用谜语导入,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入“塑料制品”,让课堂学习基于生活视角,启发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小组实物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一边对塑料的特点收获感性的体验,一边对“人们为什么如此依赖塑料制品”产生理性的思考。 最后,老师们针对教学资源的准备进行交流,确定收集相关纪录片、图片、数据等资料辅助教学。</p> <p class="ql-block">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集思广益,碰撞出智慧火花,为《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课时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整场共备活动氛围热烈,导师的专业引领与教师的实践思考深度融合。参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与导师共同拆解备课难点、优化教学细节,不仅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备课逻辑,更掌握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方法。下一步,我门将持续推进导师共备机制,助力转岗教师快速成长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中坚力量。</p> <p class="ql-block">撰写:杨洋</p><p class="ql-block">审核:陆雅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