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遗】 承载彼得堡重大历史事件的冬宫广场

老顺子

<p class="ql-block">作者/老顺子241617</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为题图,这是从冬宫透过窗户看到的冬宫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这天参观冬宫,入场时间是上午10点钟。我们9点钟到达,旨在先游览一下冬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呈半封闭式东西向长方形格局。周边被沙俄时代的不同时期的风格各异的豪华建筑群包围,但总体显示和谐统一。整个广场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广场北侧携带东侧一部分是冬宫建筑群。南侧是呈弧形的黄白相间墙面的由中间凯旋门向左右两翼展开的全长580米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旧总参谋部大厦。西面是涅瓦大街,再过去就是涅瓦河。</p> <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最经典的三个建筑是‌亚历山大纪念柱、冬宫和旧参谋总部大楼‌,它们共同构成了广场的核心地标,体现了沙俄时代的建筑艺术与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冬宫位于广场北侧,是一座四围呈长方形的三层建筑。占地9万平方米。始建于1754年,巴洛克风格。长200米、宽160米、高22米。淡绿色外墙配白色立柱和金色雕塑,特别显眼。正门为三道拱形铁艺门,装饰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历经1837年大火与二战损毁后修复。最初是叶卡捷林娜二世女皇私人博物馆,后为沙皇居住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向公众开放的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主馆。‌‌</p> <p class="ql-block">相对冬宫的南侧是旧参谋总部大厦。中心设凯旋门,宽厚高敞,向两翼展开的弧形显得极有气派。拱门上有驱驾战马战车的胜利女神雕像,同样为纪念反抗拿破仑战争胜利而建。‌‌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还有巡逻的军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高47.5米,重600吨,由整块红色花岗岩制成,建于1830-1839年,纪念1812年俄军战胜拿破仑的亚历山大纪念柱。柱顶是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原型的青铜天使雕像,手持十字架,双脚踩蛇象征战胜敌人。底座浮雕描绘胜利主题。‌‌纪念柱代表俄罗斯帝国辉煌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让人惊讶和拜服的是纪念柱采用无地基设计。整根花岗岩石柱与底座、顶部雕像间未设置任何支撑结构,完全依靠重力维持稳定。这一建筑手法被视为技术奇迹。</p> <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的地面铺设年轮状排列的方形石块‌。这种设计增强了广场的历史厚重感与视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冬宫的组成部分,冬宫广场同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p><p class="ql-block">1905年1月22日,在乔治·加邦神甫的领导下,三万多名俄国工人聚集在圣彼得堡冬宫广场,向沙皇尼古拉二世呈递一份有关改革社会制度的请愿书。然而守护冬宫的军警接到命令驱散请愿民众。当请愿队伍接近冬宫时,军警开始疯狂射杀,致使1000多人死亡,使得这场政治请愿变成了一场血腥的镇压,史称“血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也是在这里,1917年11月7日晚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射信号炮,列宁领导的起义部队攻占了冬宫,逮捕临时政府成员。‌‌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p> <p class="ql-block">对于我们中国摄影旅游团来说,冬宫广场如同正餐前的一碟开胃小菜,清淡但别有风味。冬宫广场值得一看,它凝结了彼得堡很重要的一部分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