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夜行

水墨田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节前夜,应朋友之约,饭后漫步。本打算是沿着家门口的昔河风情线走的,谁料刚走没两步竟然萌生了乘坐轻轨到火车站再走回来的念头。我们一拍即合说走就走,耗时不多,阳坡转乘,不一会儿就到了轻轨东向站—火车站。</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路过麦积曼哈顿,自然而然我们就谈到了人行大桥,谈到人行大桥就不得不说那段使用粮票的艰难求学经历。搭子说“你家好厉害啊,能供养你到二中来上学”。敏感的我又一次被这句闲聊触发了神经,极力地反驳着她,甚至不惜“哭穷”。我不解的是,到二中上学怎么就和家庭厉害沾上了边?我以为二中不就是个高中学校嘛,有啥可大惊小怪的呢!不得不提一句,在我的人生历程中,不止一次一个人对我那个年代能够上二中表示出了多多少少的诧异。到底是我过于敏感还是他们觉着不可思议,我无法揣摩,也许她(他)们说说而已,我又何必当真呢!更何况“厉害”不单单是说家庭经济情况宽裕甚至富足,应该还有好多的含义,比如,重视家庭教育啊,重视家庭成员习惯养成啊,“耕读传家”啊,事无等等吧,都应该算作是厉害的。“想到这些,我笑了——那些琐碎烦恼,比起眼前的自由惬意,又算得了什么?常常刷到“嘴是最大的风水”。心想,说的可不是嘛!生活不就是常言欢喜,常怀知足吗?就像此时夜晚的渭河,不争不抢,却把最美的姿态默默呈现给世人,接纳你,包容你,任你尽情的走也好,跑也罢,躺也行,她都不会说你什么。此时,</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秋雨初歇,空气清冽,河边的健身步道湿润反光,水面倒映着远处城市的灯火。这一刻,喧嚣退去,没了白日里的匆匆和拥挤,竟然得了一份宁静,心也跟着渐渐沉静了下来。渭河麦积城区段历史上是不是漕运要道,我并不知道,是AI揣摩了我的意思,硬生生将她描述为昔日漕运要道。实话说,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不好误导读者,也不想枉了智能小美的善意,索性就保留了这一描述。我单知渭河麦积城区段如今已然化作城市中一条蜿蜒的生态廊道,廊亭水榭,左岸的荷花荡芦苇丛,在浅秋季尽显盎然绿意之美。因势而建的木栈道临岸伸展,将自然与人文悄然缝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一天的疲惫和不堪,被这秋日夜晚的渭河风情完全驱离四散逃走了,带给我俩的是全身心松弛的体验。我们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时不时吐槽一下治理之囧,或者吼一两嗓子《天路》和秦腔。搭子笑我秦味不足,我欣赏她走的王朝马汉,每到一处景观,我们不忍匆匆掠过,使尽浑身力气,也要用脚步亲自丈量一下,也许我俩在灵魂深处对“物尽其用”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吧。这不,穿行于廊桥上,我那炸眼的黄外套在夜色中竟生出了些许美丽。搭子一手持机一边导演般喊着“回一下头”,其实我想她应该说“回眸”会更文艺一些。我故作体态,转身扶栏,望向夜幕中的她。深蓝的天幕下,城市灯光如星群洒落,桥下草木静默,风过无痕。脚步轻缓,思绪也放空,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片刻的安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走至一处开阔平台,我竟然不顾雨后的潮湿和天气的微凉,就势躺在木板上,尽情舒展着身体,曲髋、抬伸腿脚,像孩子般任性地与夜空对话,那一刻忽然就理解了迟子建笔下那位鄂温克酋长的女人为什么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和月亮的房子里,原来作家写作都是有生活体验的。此时的夜空一望无垠,耳畔是虫鸣低语,城市的光晕在视线边缘温柔铺展。原来,所谓的富足,未必是拥有多少,而是能否在平凡时刻感受到内心的丰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再至一处,依然是无人休憩的木质绿化台面,让意犹未尽、久困樊笼的我,再一次雀跃般翻身上去,一字马,曲髋,转髋,尽情舒展着疲倦的身子板儿,从小小和教练那里学到的瑜伽腿,这时候真有了施展的氛围,抬伸间我又开始了和天空的对话,笑声在夜幕中四散荡开。搭子笑我野性大发,此时的我,早没了反驳欲,只独享这份空灵自由,难得挣脱日常的壳,在无人注视的角落,做回去最真实的自己。期间,我们也猜测,对面一中分校的孩子,会不会来这空气绝佳的绿化丛中晨读、思辩、健身,跑步?答案不得而知。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嗅到了空气中陡添了一丝凝重。混合着此前渭河风情线西延段的戛然而止,竟让我们生出些许倦怠来。继续步行回家的话,得绕过渭河,才能走到昔河风情线,那里有误闯入城市的我们的家。我们差一点忘了,这原来是两条不同的河流,在两河流交汇点,暂时无路可走。悻悻然我们再次乘坐有轨电车,跨过渭河,绕到昔河风情线上,走了两三站,我实在感觉体力有些不支,头也晕乎乎的,只好向搭子求饶,放弃走回家的打算。她看了看微信步数,通报说走的并不多,但也不少了。说那话时,夜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于是草草收兵,却也不失相对的好心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