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是“科技兴农”战略已经实施36周年,9月12日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组织了北京部分诗社开展了采风活动—参观中国农科院院国家植物种质库。这次活动真是让我眼界大开!</p><p class="ql-block">写了一首七律,一首词·行香子。这两首作品都被中华诗词学会科技诗词网站收入。</p> <p class="ql-block">七律·赞国家作物种质库(中华科技诗词)</p><p class="ql-block">—参观中国农科院国家作物种质库有感</p><p class="ql-block">李红(北京)</p><p class="ql-block">杂交育种数农科,提质增收千载磨。</p><p class="ql-block">远度荒原研稗草,深耕岁月化嘉禾。</p><p class="ql-block">优良图谱留存久,珍贵基因信息多。</p><p class="ql-block">守护民生根脉固,九州何处不金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912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行香子·致敬农科院研究员(中华科技诗词)</p><p class="ql-block">—参观中国农科院国家作物种质库有感</p><p class="ql-block">李红(北京)</p><p class="ql-block">科技兴农,硕果迎眸。看基因、宝库深幽。创新不怠,研发无休。愿谷丰盈,仓丰满,国丰收。</p><p class="ql-block">珍存图谱,培甄新种,任汗珠、沁透田畴。经风历雨,不负春秋。愿苦同担,乐同庆,志同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913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这天正赶上农科院研究生开学典礼,我们大约10:00进入农科院,开学典礼刚刚结束,参加典礼的学生大约有一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农科院的院训吧!</p> <p class="ql-block">农科院的主楼。</p> <p class="ql-block">有些诗社诗友还结伴穿着汉服,很飘逸。</p> <p class="ql-block">进入国家植物种质库大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植物遗传资源分会副秘书长、植物学会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辛霞为我们介绍国家植物种质库的今世前生,国家种质的挖掘及研究情况,她曾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麦子研究发展过程。</p> <p class="ql-block">储存的种质样本。</p> <p class="ql-block">董玉琛:</p><p class="ql-block">- 创建种质资源库:主持建成现代化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提出种质资源入库的技术路线,组织20万份种质资源入库长期保存,为农业持续发展储备了遗传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 考察收集种质资源:带队对云南、新疆等地进行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查明中国特有的“云南小麦”亚种形成的生态环境,发现、定名10个新变种;考察收集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基本查明其种类、分布等,为利用野生种扩大小麦遗传基础开辟了新途径。</p> <p class="ql-block">辛霞博士,旁边的小美女是中华诗词学会领队—胡美玲。</p> <p class="ql-block">参观介绍后,全体诗友和辛霞博士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