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甘南环线行,选择的路线是从兰州进,天水出。我们从黄河石林出来一路奔往兰州。</p><p class="ql-block">兰州中山桥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横跨黄河的钢铁长虹——中山桥。它静卧在白塔山脚下,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这座老城百年来的风霜雨雪。桥身骨架坚实,铆钉密布,透着工业年代特有的粗犷与力量。而桥头那块刻着“黄河第一桥”的石碑,龙纹盘绕,字迹庄重,仿佛在低声诉说一段跨越世纪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黄河第一桥建成于1909年,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是第一座横跨黄河的现代钢铁结构桥。是中外智慧与本土劳力共同铸就的成果。美国的设计图纸、德国的钢材、中国工匠一锤一钉的汗水,全都融进了这座桥的筋骨里。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它有了新的名字——中山桥,不再只是交通的枢纽,更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百年纪念碑,红字刻在石上,灯笼挂在身后,桥影倒映在微波中,驻足于此,百年纪念碑前留影,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黄河第一桥前打卡”</p><p class="ql-block">夜色渐浓,石碑在灯光下愈发清晰,桥上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红得热烈,像是为这座百年老桥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远处的山影藏在夜色里,若隐若现,而桥上的灯火却毫不掩饰地映照在河面上。</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黄河畔美丽夜景,</p><p class="ql-block">河面像被镀了一层金,游船静静停泊,船身彩灯闪烁,像是浮在水上的宫灯。岸边古树成行,远处高楼林立,现代与古老在这一刻达成了奇妙的和谐。桥上的红灯笼一串串亮起,映得河水也泛着暖光。</p> <p class="ql-block">一艘快艇像箭一样射向对岸。水波被撕开,又缓缓合拢,倒映的灯火随之荡漾,碎成一片片金箔。城市天际线在远处静静伫立,桥影横斜,一切都在流动,又仿佛凝固。这样的夜晚,让人不想赶路,只想站着,任思绪随河风飘远。</p> <p class="ql-block">台阶上灯火通明,中式建筑的飞檐在光影中勾勒出优美的轮廓。游船停在岸边,船头挂着红灯笼,像是准备参加一场古老的仪式。对岸山坡上的古建静静守望,与现代高楼遥遥相望,一个沉静,一个喧嚣,却奇异地共存。这里没有谁压倒谁,只有时间的层叠,像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夜里的河边总有种特别的宁静,哪怕人来人往。行人有的牵手漫步,有的独自倚栏。眼望奔腾不息的黄河和中山桥上闪烁的彩灯,感叹这座城市从不缺少热闹,但在这桥边,热闹里却又藏着一份温柔。</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中山桥人流如织,像一条流动的河。有人举着手机自拍,有人靠在栏杆上看风景,还有孩子蹦跳着数灯笼。钢结构的桥身被灯光染成梦幻的色彩,脚下的黄河静静流淌,不争不抢。我走得很慢,任人流从身边穿过,忽然觉得,这座桥不只是连接两岸,更像是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连接了每一个来此寻找故事的人。</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观对岸灯火。白塔山上的建筑群层层叠叠,灯光如星,倒映在水里随波轻晃,我们不由的停下脚步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广告牌上写着“兰州”,心形图案鲜红醒目,下面那句“月亮照在铁桥上我就对着黄河唱”忽然让我心头一颤。是啊,多少人曾在这桥边唱过歌,对着黄河喊过名字,把心事交给流水?这座桥,不只是钢铁与铆钉,更是无数人记忆的锚点。</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正对面是白塔山公园。</p><p class="ql-block">过了桥,便是白塔山的入口。那座飞檐翘角的中式门楼静静竖立着,石碑上刻着“白塔山”,两旁红灯笼轻轻摇晃。山不高往上走,树影婆娑,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足音。</p> <p class="ql-block">登上白塔山,俯瞰兰州城,黄河中山桥尽收眼底,整座桥横卧河上,像一条发光的丝带。城市在两岸铺展。高楼与老街并存,现代与传统交织。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人人都说,不到中山桥,不算到兰州。</p> <p class="ql-block">《金城揽胜图》浮雕墙:建于2012年,位于白塔山公园二三台之间。主图为清光绪年间的《金城揽胜图》,描绘了晚清时期的皋兰山、镇远浮桥、白塔山等景观;左侧为《金城古景》,展现了白云道观、中山铁桥等明清时期留存的兰州名胜;右侧为《兰州新韵》,呈现了碑林文脉、水车博览园等当代兰州的新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广场深处,一根铁柱静静立在树影下,锈迹斑斑,却挺拔如初。石碑上写着“镇远桥铁柱”,旁边铭牌讲述着它五百多年的守望。镇远浮桥,曾经有过500年的辉煌,是连接黄河两岸的枢纽,在军事,经济、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曾经的浮桥早已不在,但这根柱子还在,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与繁华,风吹柳枝轻拂柱身,像是在替历史轻轻抚慰它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兰州白塔山上的白塔,其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曾致书西藏喇嘛教的萨迦派法王,法王派一喇嘛去觐见成吉思汗,该喇嘛途经兰州时不幸病逝,元朝遂下令修塔纪念。元代所修白塔今已不存,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p> <p class="ql-block">白塔寺青铜钟,于清康熙57年(公元1718年)铸造,重157㎏,其铸造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庄重,声音洪亮,为白塔山镇山之宝。</p><p class="ql-block">钟悬在木架下,深灰的钟身刻满纹路,顶部龙首昂然,仿佛随时会发出一声长鸣。介绍牌上说,它曾响彻山林,镇守一方。如今它静默着,但阳光洒在它身上时,我仿佛听见了三百年前那一声悠远的钟响,穿过时空,落在今日的耳畔。</p> <p class="ql-block">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望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涛澎湃,奔腾不息的黄河,感慨万千,黄河它</span>西起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滋润着祖国广袤大地,被誉为母亲河。再见了兰州,再见了中山桥!就此我们离开了兰州,正式开启甘南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