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地人探索学会孔子诞茶聚共话“孔子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枫昧

<p class="ql-block">[加華墨韵報]报道:2O25年9月28日周日,由天地人探索学会主办的茶聚活动在温哥华顺利举行。此次茶聚以“孔子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主题,吸引了多位关心中华文化、热爱儒学思想的嘉宾参与,李会长及陈校长就活动主持,让各位与聚嘉宾自我介绍,大家围坐一席,品茗畅谈,气氛融洽而热烈。</p> <p class="ql-block">以画入道,拉开茶聚序幕</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加华书画家皕石曾博士以其亲笔国画《万世师表》作为引子,分享了他对孔子精神的理解。这幅画不仅展现了孔子恭手礼的风采,更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敬意与传承,令在场嘉宾深受感动,也为整场交流奠定了庄重而温暖的基调。</p><p class="ql-block">皕石国画《万世师表》是他的获奖画作之一,画的创作是参见以下典故背景:</p><p class="ql-block">1. 画作标题“万世师表”四字,本为尊崇孔子的美誉,意指孔子是千秋万代的师范、榜样。2. 康熙皇帝曾御赐“万世师表”匾额给孔庙,并下令将其榜帖赐予各地文庙,使“万世师表”四字成为孔子的一个尊称。3. 在书画作品中,以“万世师表”为题材或题款,常用于表达对孔子或儒家思想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画作内容主要包括:1. 该作品以孔子形象为主体,表现“孔子行教礼”的场景,意在突出孔子“千秋师表”的历史地位与象征意义,配以背景图案与象征物(松、竹、梅、兰等)作为衬托,融入松、竹、梅、兰等传统文人爱用的题材,增强画面文化意境与象征意义。2. 画家希望通过画面传达孔子的尊师精神、儒家思想、文人情怀等。3. 这幅画在“中国教育发展研究学会” 主办的“第七届时代教育杯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表明它不仅具艺术表达,也具有教育意义和宣传功能。充分体现了尊师传统、儒家文化传承以及孔子思想在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画作画面的元素与意象有以下几点:1. 孔子造像与动作:孔子做“拱手礼”作为主要姿态,象征礼的精神。2. 背景意象: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用的马车、孔庙石坊题词等。3. 植物象征:松、竹、梅、兰等传统国画意象,用于表达坚韧、不凋、美好、孤高等文人意趣。也用于表达坚贞、清高、不畏冷等文人精神。4. 题款与内涵:“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文字被用于题款或作为画面说明,直接点明该作品的文化意涵。</p><p class="ql-block"> 最后,此画既是一幅表现孔子文化象征意义的国画作品,也带有强烈的现代教育导向,意在通过艺术形式弘扬尊师传统、宣传国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深度探讨孔子思想的当代表达</p><p class="ql-block"> 随后,与会者郭先生,郭太太,张先生,林先生,陈校长和李会长围绕孔子在教育、伦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展开了深入讨论。李会长提出,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东西方哲学对话的桥梁;郭先生则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东亚社会结构;林先生与张先生也分别就“礼”的现代意义、“知行合一”的实践应用等话题进行了分享与回应。</p> <p class="ql-block">茶香中的思辨与感悟</p><p class="ql-block">在宁静的茶香氛围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不仅回顾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更试图在当代语境中重塑儒家精神的价值。尤其在当前全球文明对话、文化寻根的大背景下,孔子思想的“世界性”与“人类共通性”再次引发共鸣。</p><p class="ql-block">文化承续,从一次茶聚开始</p><p class="ql-block">本次茶聚不仅是一场思想的交流,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温哥华这座多元城市中重新焕发生命力。正如主办方所言:“我们希望以茶为媒,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当下落地生根。”</p><p class="ql-block">未来,天地人探索学会将持续举办类似活动,连接思想,温润心灵,探索天地人之间更深的智慧与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