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兼六园”游览记

朱忠良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是日本三大名园之一,位于石川县金泽市中心,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始建于1676年,由加贺藩第5代藩主前田纲纪始建,历经多代藩主扩建,于1822年正式命名为“兼六园”。</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意为兼具“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六大胜景的园林,1874年对外开放,1922年被指定为国家名胜,1985年升格为日本特别名胜。</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占地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合11.7公顷),以霞池为核心(面积达5800平方米),周边环绕虹桥、徽轸灯笼、唐崎松等景点,景色相当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十分讲究石塔的造景作用,其中瓢池中的六重海石塔堪称代表,也是瓢池的重要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石塔,造型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在日本园林中象征佛教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对长寿、繁荣等美好寓意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的另一特色是注重青苔的运用:在岩石、土壤和古树上满是青苔,以形成自然的绿色地毯,与松树、枫树等植物共同营造出静谧、古朴的自然氛围,体现了日本园林“自然之中见人工”的设计理念,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坚韧。其生长在石灯笼、古建筑周边,增添了一份禅意和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青苔不仅是兼六园景观的一部分,更是日本传统文化和自然哲学的体现,通过细腻的自然元素传递出宁静、和谐的美学意境。</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还有一个看点是奇松异木,特别是唐崎松。这是兼六园最具代表性的松树之一,由第13代藩主从琵琶湖畔的唐崎移植种子培育而成。其枝干苍劲优美,冬季会通过“雪吊”(雪中支撑装置)保护树枝免受积雪压断,形成独特的冬日景观。唐崎松不仅是日本标志性景观,也象征着坚韧与长寿。</p> <p class="ql-block">  另一种奇松为根上松。此种松树的根系向上拱出地面,形成高达2米的奇特景观,被称为“根上松”。这种根系暴露的设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力量,还蕴含着“升值”(日语发音与“根上”相同)的美好寓意,体现了日本园林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表达。</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最多的是黑松。这种松树形态各异,有的侧卧于地,有的直立挺拔,与青苔、石灯笼等元素共同营造出古朴静谧的氛围,最是日本特色。</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兼六园是由数座小型日式花园所组成,因此为“宏大”。其中的霞池区域是园内最大的,面积约5800平方米,周边分布着虹桥、徽轸灯笼、唐崎松、蓬莱岛等景点,是兼六园的核心景观。霞池倒映周边景色,四季变化丰富,尤其冬季雪景与雪吊景观闻名。</p> <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池形似葫芦的瓢池区、由挖霞池的土堆积而成的荣螺区、原为第5代藩主前田纲纪的别墅、2000年按原样复原的时雨亭(茶室)等,被认为是日式园艺的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  引入注目的还有“明治纪念标”。这是为纪念1877年日本西南战争中阵亡的石川县士兵而设立的纪念碑,由日本武尊铜像和慰灵碑组成。1880年(明治13年)在兼六园内建立此纪念碑,高5.5米,是日本最早的户外人物铜像,象征守护与镇魂。</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在日本旅游景点中占据重要地位,列日本三大名园(另两座为后乐园和偕乐园)之首,被誉为“日本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是金泽市的核心景点,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旅游的标志性景点,吸</span>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  与兼六园一路之隔的金泽古城,是日本百名城之一,也是加贺藩主前田氏的居城,与兼六园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金泽市的核心历史景观。</p> <p class="ql-block">  兼六园无论从命名,还是设计理念皆源自中国宋代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书中提到的园林应兼具“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六大胜景,直接成了兼六园的设计理念,只是日本人又进行重新改造与组装,最后成了日式园林的代表,并被认为是日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背景参考了网上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