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公园

森林

<p class="ql-block">花溪公园集真山真水、田园风光与民族风情于一体,是贵州省著名景点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公园初建于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由举人周奎父子主持兴建。1937年启动公园建设,1939年获贵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建设风景区,1940年基本落成,当时命名为“中正公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花溪公园”。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处的花溪区,占地800余亩。东起花溪大桥,南至磊花路,西达花溪平桥,北接花溪小寨。园内主要景点包括百步桥、松柏园、憩园、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黄金大道等。</p> <p class="ql-block">1959年,陈毅元帅游览花溪,对其风景赞誉有加,赋诗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1960年4月30日,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同志在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十四国归国后,专程至花溪短暂休息。此后,邓小平、贺龙、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莅临参观。</p> <p class="ql-block">花溪河上的百步桥,又称“跳墩”,由一百三十多个间隔约两尺的石墩组成,蜿蜒于河面之上,游人需一步一踏通过,颇具情趣。桥畔流水潺潺,景色秀丽,成为游客必到的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到深秋,黄金大道便就像仙境。道路两旁,一排排参天大树整齐排列,仿佛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精心设计,齐刷刷地换上了深红的盛装。那满园的秋色,浓烈而醉人,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诗意与浪漫,这里无疑是摄影人梦寐以求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1944年5月,著名文学家巴金与萧珊在花溪公园招待所举行婚礼并度蜜月。巴金在此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园进行整修,为纪念巴金及其作品,将原招待所更名为“憩园”,并设立巴金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戴安澜将军衣冠墓是园内一处重要人文景观。1942年,戴安澜率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赴缅甸对日作战,负伤殉国,受到国民深切哀悼,美国总统罗斯福亦追授其勋章,戴安澜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首位获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1948年,戴将军灵柩迁回故乡安徽芜湖,当地政府应花溪民众意愿,以将军生前穿戴的军靴与军帽,于原葬处修建衣冠墓,并立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花溪公园以天然秀美著称,山体玲珑错落,溪水澄澈婉转,花木繁茂多姿,桥亭设计精巧,以少胜多,意境深远。作为免费开放的旅游景区,它始终吸引大量游客,经久不衰。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底蕴,花溪公园都令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