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初秋的川西大地层林尽染,我与同事自驾穿行于川西山水之间,从理县到九寨沟,自四姑娘山至泸定桥,一路风景壮丽,人文厚重。车轮碾过夹金山的盘山路,也驶入羌寨土司的旧梦,更在红军长征的足迹中感受信仰的力量。山风拂面,仿佛吹来了百年前的回响,每一步前行,都是对大地与历史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山路像一条丝带,缠绕在青翠的山腰。阳光穿过云层,在路面投下斑驳光影,仿佛时间也被切割成明暗交错的片段。车窗外,森林密布,山峰静默,偶有行人缓步而行,像是从画中走出的旅人。这条路,不只是通往某地的通道,更像是通往内心深处的引线。</p> <p class="ql-block">随着海拔攀升,视野豁然开阔。山峦叠翠,云海翻涌,头顶的天蓝得没有一丝杂质。我们停下车,站在观景台边,任山风吹乱头发。那一刻,语言变得多余,唯有心跳与自然的节奏同步。这不只是风景,是天地间一场无声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深入山谷,一条河流如银练般穿行其间。木桥横跨水面,有人缓缓走过,身影倒映在流动的波光里。金黄的草地在秋阳下泛着暖意,远处山脉连绵,像沉睡的巨龙。这里的一切都慢了下来,连时间也愿意多停留片刻。</p> <p class="ql-block">一条木质栈道贴着岩壁延伸,脚下是深谷,耳边是风声与水声的低语。岩壁上的洞穴隐约可见,不知曾住过多少隐士或朝圣者。护栏上挂着几件小物,像是旅人留下的心愿。一面红旗在远处飘动,为这片幽静添了一抹醒目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峡谷深处,一座石砌的古老建筑静静伫立,依山临水,仿佛自亘古便在此守望。河水在它面前静静流淌,绿树成荫,石碑上的字迹已被岁月磨得模糊,却更显庄重。站在这里,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呼吸,轻而深沉。</p> <p class="ql-block">山崖旁,一座石屋孤峙,由粗石垒成,门旁一面红幡随风轻扬。门前大树如伞盖般撑开,遮住了半边斜阳。这建筑不像为居住而建,倒像为见证而存在——见证风雨,见证信仰,也见证那些走过此地的无数脚步。</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一座纪念碑静静矗立,红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石阶通往碑前,两旁绿树成行,白云在天空缓缓移动。我们默默伫立,没有言语。有些记忆不需要诉说,它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成为山的一部分,风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前,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五彩布条上写满祈愿,随风升腾,仿佛要把人间的心声送往云端。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信仰不是高高在上的教义,而是像这风一样,无形却无处不在,吹过山岗,也吹进人心。</p> <p class="ql-block">这一程,是山河的巡礼,也是历史的回望。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看过的每一眼景,都不仅仅是眼前的画面,而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篇。秋日的川西,用它的色彩、它的静谧、它的厚重,告诉我们:有些旅程,不只是为了抵达,更是为了记住——记住大地的呼吸,记住岁月的低语,记住我们曾如此真实地,走过这片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