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定远营,又称定远营古城、又称卧牛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p> <p class="ql-block">定远营是清代重要的军事和商业重地[5]。古城南北长约350米,东西长约700米,周长约1.7千米。古城设有东门和南门,均为青砖砌筑拱形门,上有砖木结构的歇山重檐门楼建筑。城的四角有圆形夯筑角台,其上建有重檐角楼。</p> <p class="ql-block">定远营城里城外,大到王府的建筑群落,小到一般的居民住宅,规模不同但结构相似,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称为“塞外小北京”。</p> <p class="ql-block">阿拉善王府建筑群位于城市东南,包含了西路、中路、东路、新官邸区和花园,占据了城内近一半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定远营的营建是和硕特部从游牧走上定居的一个标志和起始点,是阿拉善左旗历史的缩影与见证</p> <p class="ql-block">200多年来,定远营一直是阿拉善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和经济、宗教、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是巴彦浩特镇发展的起始点,也是巴彦浩特及内蒙古西部最具传统特色、保存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集中、文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古城,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延福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王府街北侧,藏语称“格吉林”,俗称“王爷庙”,系原阿拉善旗八大寺之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该寺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阿拉善亲王主导扩建,建筑群融合藏汉风格,现存大经堂、菩萨殿、四大天王殿等殿宇282间,保存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青铜香炉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铸大钟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获钦赐四体文“延福寺”匾额,成为阿拉善王府家庙。</p> <p class="ql-block">嘉庆至民国时期经多次扩建,至1937年形成13座经殿、千余间建筑的规模,鼎盛时僧众超500人</p> <p class="ql-block">现存第五代活佛阿旺图布登尼玛担任地方宗教及社会职务,寺院作为清代蒙汉文化交融的见证,1985年被列为自治区文保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