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的榆林,天高云淡,风清气爽。世纪广场上,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将节日的氛围渲染得格外浓烈。2025年9月末的这个下午,这里注定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一个情感的磁场、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由中国知青集团榆林知青分会携手榆林市计算机公司、榆林市长城学会共同举办的“迎中秋、庆国庆”大型文艺演出,在此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代人家国情怀的磅礴抒写,一次青春记忆与时代强音的深情对话。</p><p class="ql-block"> 双节同辉,情涌广场。下午五时,夕阳的余晖为广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然而,比阳光更炽热的,是早早汇聚于此的数百名演员和上千名观众的热情。锣鼓喧天,声震云霄,拉开了这场文化盛宴的序幕。舞台背景上,“榆林市知青分会暨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文艺演出活动”几十个大字苍劲有力,分外醒目。</p><p class="ql-block"> 活动组织者,榆林知青分会的会长史万林、副会长李栋才、郝 亮、高生芳、窦利平、副秘书长高岳、榆阳区原区长助理高万祥、榆阳区司法局原主任、著名律师,现任分会知青办主任何晓英等领导悉数到场。忙碌着布置会场。分会党支部书记杨子江在致辞中心潮澎湃地表示:“七十六载风雨兼程,七十六载春华秋实。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秋月圆,寓意团圆与丰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番话语,道出了在场所有“老知青”乃至广大市民的心声。他们这一代人,曾将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祖国的山川原野,用汗水和热血浇灌了希望的田野。如今,虽已鬓染秋霜,但那份由知青岁月铸就的顽强意志和赤子之心,从未因岁月流逝而褪色。今天的聚会,既是追忆似水年华、重温烽火战友情谊的温馨时刻,更是向伟大祖国献上最深沉、最真挚祝福的盛大典礼。</p><p class="ql-block"> 歌舞飞扬,风采依旧。演出在庄严雄壮的《歌唱祖国》大合唱中正式开启。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熟悉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肃立,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闪烁着泪光。他们用或许不再清亮但绝对饱含深情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与自豪。“伟大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任凭历史风云掠过;大河奔腾,浩荡洪流冲过历史漩涡……”这歌声,是赞美,是信念,更是历经沧桑后不变的忠诚。指挥魏华老师激情挥臂,引领着台上台下汇成一片声音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舞蹈《到吴起镇》将人们的思绪拉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由桃李路社区和顺嘉府文化队张云霞等表演者带来的这段舞蹈,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镇时,军民欢庆的场景。舞姿刚劲有力,情节生动感人,仿佛让人看到了运兵如神、突破重围的红军将士,看到了陕甘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画面。</p><p class="ql-block"> 榆林星耀乐团带来的金曲大联唱,则如同一部声音的编年史,那些具有时代印记的经典歌曲,瞬间唤醒了人们尘封的记忆。张建平、贾三肖等歌手的倾情演唱,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民大众的革命情怀和精神风貌,旋律悠扬,情感真挚,引发了全场阵阵共鸣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柔力球表演《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别具一格。榆林市健身球舞队的尤云霞等人,将柔力球的圆润柔和与红色经典歌曲的激昂旋律巧妙结合,动作流畅,编排新颖,在力与美的展示中,表达了对人民领袖的深切怀念与敬意。“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歌词中的意境,通过她们手中的线球,化为了动人的视觉语言。</p><p class="ql-block"> 充满陕北风情的节目更是将地方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凌霄社区酷爱音乐协会表演的舞蹈《一把挂面不零卖》,以高亢的陕北调子为背景,用生动的舞姿讲述了匠心制作空心挂面的故事,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与人情味。而榆林市炫夕阳群众艺术团窦艳、杨林花等人演绎的《米脂婆姨绥德汉》,则完美诠释了这句民间谚语的精髓。舞蹈展现了米脂女子的聪慧美丽、绥德汉子的阳刚坚韧,舞步豪放,服饰艳丽,如同一幅流动的陕北风情画。</p><p class="ql-block"> 由鱼禾AAA景点走秀队张月琳等人带来的旗袍走秀,则瞬间转换了时空频道。她们身着各色典雅旗袍,步履从容,仪态万方,将东方女性内敛含蓄、温柔高贵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无声处透出绝色风情,成为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东方红慈善志愿者团队白利、万焕琴等人表演的舞蹈《三月桃花》,带来了春的气息。舞者们用柔美的身姿,描绘了春风拂过、桃花盛开的烂漫景象,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的绽放,让人仿佛暂别秋日的凉爽,置身于那片灼灼其华的桃花源中。</p><p class="ql-block"> 老顽童团队带来的舞蹈《军民大生产》,则以昂扬的斗志和欢快的节奏,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演绎得活灵活现。舞者们精神抖擞,动作铿锵,再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大生产场景,传递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深情的朗诵《我亲爱的祖国》,由分会副会长,也是舞动人生合唱团的负责人李栋才、高海燕完成。他们用饱含热忱的声音,倾诉着对中华大地的无限感激与热爱,句句发自肺腑,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 榆林计算机公司候正业的男声独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腔调,高亢苍凉,唱出了黄土地上儿女们最质朴、最浓烈的情感,引得台下喝彩连连。</p><p class="ql-block"> 初心永恒,薪火相传。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接近尾声,气氛也达到了最高潮。当最后一个节目——新疆舞蹈《黑眉毛》欢快的音乐响起,榆林民间新疆舞团刘波等人的精彩表演,以其明快的节奏、独特的手腕动作和浓郁的西域风情,为整场演出画上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然而,真正的压轴大戏是全体起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预先安排,没有刻意引导,当这熟悉的旋律奏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无论老少,全体自发起身。挥舞的国旗,紧握的拳头,激昂的歌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在世纪广场上空激荡回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再是简单的歌唱,而是一种信仰的宣告,一种情感的迸发,一种穿越历史、昭示未来的磅礴力量。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又仿佛凝聚;这一刻,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历程紧密相连;这一刻,所有的话语都显得苍白,唯有这歌声,最能表达此刻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演出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激昂的合唱中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互相握手、拥抱、合影,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一位观看演出的老知青动情地说:“看了这场演出,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浑身充满了干劲!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我们更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这场由四五百名演职人员倾情奉献、吸引上千市民踊跃参与的文化盛宴,不仅丰富了榆林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展现了榆林知青群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风貌。它用艺术的形式,讴歌了新中国七十六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金秋赞歌,唱响的是对过往峥嵘岁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热情礼赞;银发丹心,映照的是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是知青一代人奉献、奋斗、忠诚的赤子之心。这场在世纪广场上演的活剧,必将如一颗精神的种子,在榆林这片厚重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薪火相传,激励着后来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行! (图文 杨子江)</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