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英博物馆(2)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雕塑

逍遥背包客

2025年6月27号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内古希腊馆的藏品分布在5号到23号展厅,不同展厅展示不同时期和主题的文物。我们参观的18号展厅则是著名的帕特农画廊,陈列着帕特农神庙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中,其中之一就是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刻,为此, 大英博物馆还专设了一个被称为95个展馆中的馆中之馆的帕特农神庙馆。</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雕塑,这些雕像原本是装饰在“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雕塑。帕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为女神雅典娜建造的神庙,代表了古希腊艺术和建筑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的帕特农神庙雕塑是古希腊馆的核心展品,这些大理石雕刻和建筑残件于19世纪初被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购得,后被英国王室买下并纳入大英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分的雕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山花雕塑,位于神庙东西两端的三角形山墙上的大型圆雕,描绘了雅典娜诞生以及她与波塞冬争夺雅典守护权的神话故事。</p> <p class="ql-block">为了符合三角形的结构设计,边上的人物多呈半蹲或半躺状态。</p> <p class="ql-block">这些雕塑也被称作“额尔金大理石”,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部分雕刻和建筑残件,迄今有2500多年历史 。</p> <p class="ql-block">这是鼎鼎有名的酒神,他上身斜依在岩石上,身下铺着毛皮,残缺的右手可能握着酒杯,它是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雕塑之一,也是唯一完整保留头部的立面雕像。</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莫过于东山墙的三女神像,右侧女神的左肩已空,胸部的曲线却仍在轻薄的衣料下若隐若现,衣褶如被海风拂动的丝绸,从髋部流向脚踝,最终在断裂处戛然而止。这种完美被损坏而留白的状态,你可以理解为艺术史上著名的"残缺美",也可以理解成对美的无情掠夺造成破损的切齿愤恨。</p> <p class="ql-block">这些2500年前原本装饰在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浮雕,描绘的是雅典娜生日庆典,而如今每一处的断裂和残破,都刻着希腊人对“残缺美”的无奈解读。</p> <p class="ql-block">这是乐神的马雕塑,原本他拉着战车飞越天空,这个马首是展馆最精彩的雕塑之一。极其写实的雕刻出了马匹精疲力竭的状态,突出的眼珠,张大的鼻孔,细节生动逼真,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第二类是柱间的深浮雕排档间饰,<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庙外围柱廊上方的方形浮雕,共有92块,描绘了希腊神话中的各种战斗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共有92幅这样的深浮雕,每幅都以独立故事为主。</p> <p class="ql-block">这幅浮雕中希腊拉比西人拉住试图逃跑的半人马,半人马右手捂住背后的伤口,拉比西人则掐住他的脖子,准备给他致命的一击。</p> <p class="ql-block">这些深浮雕通常都是一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的这些深浮雕像一幅幅立体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第三种是内墙的中楣浮雕即浅浮雕带,中楣浮雕原本围绕在神庙内殿上方,长达160米,描绘了泛雅典娜节盛大的游行场面。</p> <p class="ql-block">中楣浅浮雕带全长160米,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其中的75米。</p> <p class="ql-block">这批布尽献给雅典娜的战袍,象征者敬意与守护,也是最神圣的献礼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位典雅的女士就是雅典娜,他旁边是火神。</p> <p class="ql-block">这是宙斯和他的妻子赫拉,赫拉的前面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战神。</p> <p class="ql-block">和酒神背靠背坐的就是神使爱马仕了。他膝盖上还有一个帽子。</p> <p class="ql-block">希腊馆的帕特农雕塑,残缺里满是古典美。</p> <p class="ql-block">每个站在整整一面帕特农神庙浮雕墙前面的人,都会被震撼到失语。这是公元前5世纪雕刻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这组浮雕的人物肌肉,线条,发丝,及表情,甚至是每匹马的青筋骨骼和棕毛都雕刻得一丝不苟,惟妙惟肖,细致入微,仿佛都活了起来一样。</p> <p class="ql-block">据说我国画家徐悲鸿曾在这里学习马的肌肉结构,才画出了奔马图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希腊馆帕农神庙雕像”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是最富争议的文物之一。这些雕像通常被称为 “埃尔金大理石雕”。</p> <p class="ql-block">这些雕塑本应属于希腊雅典卫城,现在为何在大英博物馆?这源于埃尔金伯爵的“收购”。</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希腊正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当时英国驻奥斯曼帝国的大使托马斯·布鲁斯,第七代埃尔金伯爵,于1801年至1805年间,在获得奥斯曼当局的许可后,将帕特农神庙上大约一半的雕塑切割下来,运往英国。</p> <p class="ql-block">这些公元前5世纪菲迪亚斯团队的杰作,十九世纪英国大使从奥斯曼政府手中“买走”并被切割成56块运往英国时,每一道裂痕都成了文明迁徙、流失和破碎的印记。希腊人至今仍与大英博物馆展开着长达两个世纪的归属争议,日日期盼英国能“完璧归赵”。</p> <p class="ql-block">埃尔金伯爵后来因财务问题将这些雕塑卖给了英国政府,英国政府随后于1816年将其交由大英博物馆保管和展出,并命名为“埃尔金大理石雕”。</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角的石碑上刻着英国诗人拜伦的愤怒诗句:"盗走雅典的荣耀,却留不下真正的光辉",值得回味。</p> <p class="ql-block">在18号展厅我们看到了“涅瑞伊得斯纪念碑”,一座极其精美的古希腊时期陵墓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座陵墓的全称是 “涅瑞伊得斯纪念碑”,它建于约公元前390-380年,位于今天土耳其的利西亚地区(古希腊文化圈的一部分),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摩索拉斯王陵墓的直系灵感来源和前身。</p> <p class="ql-block">涅瑞伊得斯陵墓是一座为利西亚统治者阿尔比纳斯 修建的纪念性陵墓。它之所以被称为“涅瑞伊得斯”(希腊神话中的海洋女神),是因为在建筑的柱间矗立着许多精美的涅瑞伊得斯雕像。她们姿态各异,衣裙轻薄贴体,仿佛被海风吹拂,完美展现了希腊雕塑对衣纹和人体美感的把握。</p> <p class="ql-block">陵墓建立在一个高大的矩形基座上,基座本身带有装饰性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基座上的浮雕描绘了包括战争、狩猎和宫廷生活等场景,反映了墓主人的生平和权力。这些浮雕具有强烈的希腊古典时期风格,人物动态自然,构图和谐。</p> <p class="ql-block">涅瑞伊得斯陵墓不仅仅是一座陵墓,它是一座石头的交响诗,是希腊古典艺术的优雅与东方帝王陵墓的宏伟相结合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陵墓的原址如今只剩废墟,1840年代,英国探险队将纪念碑的雕塑及建筑部分带回英国,并在大英博物馆重建,成为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古希腊化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维纳斯蹲像也叫"阿佛洛狄忒"。维纳斯一丝不挂,蹲下身子,猛地把头转向右边,描绘的是她在沐浴时突然被陌生人窥视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当您在大英博物馆希腊馆看到这些帕特农神庙雕像时,您看到的不仅是无与伦比的古希腊艺术瑰宝,更是一段浓缩了殖民历史、文化归属权和国际政治博弈的复杂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