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的趵突泉

中国机长(不私聊)

<p class="ql-block">  秋雨过后,天高云淡,阳光明媚,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经不住这灿烂的风和日丽诱惑,去一趟趵突泉,去赴一次在秋天的风景里和涌泉、清流、垂柳的约会。</p> <p class="ql-block">  济南的老城区,是一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城区,泰山山脉高高地从东西南三面把老城区环抱,长长的悬河~黄河在北面把这座老城区挽起,济南的老城区就是一片凹下去的盆地,如同一个摇篮,孕育着一个个泉水宝宝,趵突泉便是这些诸多泉水宝宝中最古老、最亮眼的那一个。</p> <p class="ql-block">  从趵突泉公园的南门进入,南门门坊后面高挂着“激湍”两字,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意为泉水激涌湍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踏进公园便有一阵清新的凉爽迎面扑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隐藏在石屏假山后面清凉的石湾泉,一池清澈如镜的泉水倒映着假山、古树、古楼阁,溢出的泉水形成涓涓细流,流进了水道如织、泉水成片的风景里。</p> <p class="ql-block">  走过石湾泉紧接着就是无忧泉,一股清泉涌出了一池丽水,溢满了一池青绿的秋色,在垂柳摇曳中眺望趵突泉,在翠竹的林荫道上通往万竹园。</p> <p class="ql-block">  万竹园石狮把门,庭院深深,自元代就建有此园,历朝历代,居住过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园内有三处园落,十三个庭院,还有四亭、五桥、一处花园,到处是竹林涌泉、假山古宅、碧草奇树,儒雅的庭院,不亚于京城的王府,江南的大宅院。在万竹园内感受着深宅大院的雅静,古色古香的清新,古人的那份闲情逸致,那份枕泉而居的雅趣。</p> <p class="ql-block">  万竹园虽然距离趵突泉只有百十步的距离,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幽静,一个奔腾。来到趵突泉边,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双御碑,正面刻着清朝乾隆皇帝写下的“祈雨诗”,背面刻着乾隆的御笔“激湍”,传说济南那年大旱,民不聊生,趵突泉干涸,乾隆皇帝见后写下祈雨诗,结果连下三天三夜大雨,缓解了旱情,趵突泉复涌。</p> <p class="ql-block">  走上来鹤桥趵突泉的全景尽收眼底,徐徐飘荡的垂柳间,三股喷涌的泉水泛着闪烁的水花翻滚着一池清澈见底的秋水,对面的观澜亭顶着阳光下闪烁的琉璃瓦浸泡在泉水的涟漪里。1952年10月27日毛主席在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同志的陪同下在此亭驻足观赏过趵突泉,并到趵突泉池东北角的“望鹤亭”品茶,还曾亲口夸赞过:“不错,这泉水泡的茶纯正原味,喝着特别爽口”。</p> <p class="ql-block">  沿着长廊走到观澜亭,两边的石碑格外醒目,一块石碑上刻着:“第一泉”,另一块刻着:“趵突泉”。传说乾隆下江南路经济南,喝过趵突泉的泉水后,倒掉了从北京带着准备路上喝的玉泉水,换上了趵突泉水,并提御笔写下了“天下第一泉”,便有了这块“第一泉”的石碑。另一块刻着“趵突泉”的石碑上“突”字上少了两个点,而在相隔三四里外的大明湖“明”字上多了一个点,寓意着趵突泉的“这点水”最终流进了大明湖。</p> <p class="ql-block">  认真看去,只见观澜亭两侧的立柱上写着:“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长吼半空雷”,形容趵突泉在古代时候,泉水冒起三尺,声震如雷。如今虽已不见当年的景象,但是我小时候第一次跟随父母来趵突泉时,就曾见过类似的景象,当年还没走到趵突泉的南门,就听见里面泉水喷涌如吼的轰鸣声,进园见到的三股泉水喷得高高的并夹带着如吼的雷鸣声,非常震撼人心,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  环绕着趵突泉池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翻滚着的三股涌泉,来到北岸的泺源堂,只见楹联上刻着元代赵孟頫的诗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精彩的诗句生动描绘了元代泉水喷涌的壮丽景象,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咏泉佳句。‌</p> <p class="ql-block">  泺源堂和娥英祠、三圣殿组成了趵突泉北岸的明清古建筑群,泺源堂是因为宋代前称趵突泉为“泺”,而趵突泉又是泺水(如今的小清河)的源头;而娥英祠供奉着舜帝妃娥皇、女英;最北端的三圣殿祭祀着尧、舜、禹。该建筑群融合了园林造景与祭祀功能,集中展现了济南古老的泉水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来到望鹤亭茶社,要了一壶价格不菲的日照绿茶,坐到临水的窗前,欣赏着秋天里泉水的柔美,清澈的泉水中悠闲漫游的鱼儿,岸边飘荡着的垂柳,形形色色的游人,在小憩中品尝一下毛主席说过的味道,甘沥的泉水沏出带着生绿豆味的茶香,味道纯正而又爽口回甘,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在茶社里养足精神后直奔趵突泉的东北侧,那是一片泉群编织的水网,有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皇华泉、马跑泉等,是趵突泉群37处泉池中泉池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每一处泉池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最富有诗意的泉池就是漱玉泉了,这可是宋代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洗漱的地方,一池泉水带着脂粉和书卷气息轻轻流入了鸢飞鱼跃的池塘,构成了一幅秋色绵绵的和谐美景。</p> <p class="ql-block">  漱玉泉边李清照纪念堂掩映在一片被下午阳光染黄了的树木中。纪念堂前做旧的屏风上写着:“一代词人”,仿佛轻诉着女词人当年的才情与心事。院内正对着的漱玉堂内矗立着李清照手握诗卷的白色塑像,堂内的墙壁上挂着近、现代文人墨客对她的溢美颂扬,走过堂内陈列的诗词手稿、书画作品,出门望着院中优雅的景致,院外假山、亭台、叠水,恍惚间竟分不清,究竟是秋意浸染了千年词韵,还是诗词赋予了这秋景更深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出了李清照纪念馆一路向北,来到了趵突泉群泉水的汇合之处,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的泉水宛如一大块正阳绿的翡翠,在夕阳下闪烁着斑斓的光,一条清澈翠绿的河,在眼前湍急地流动着,冲刷着自己的心灵,冲泡着美好的感受,冲击着逆流而上的鱼儿,把整个趵突泉群涌出的泉水流出了景区,流进了护城河,流入了大明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