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半島北部吉打州短遊記

安静

<p class="ql-block">南洋阿寶,即劉寶軍。馬來西亞的作家,學者和書法家。</p><p class="ql-block">作者:劉寶軍⬇️</p> <p class="ql-block">馬來亞半島北部吉打州短遊記</p><p class="ql-block">在參加該州書展同時。也考察許多老地方。</p><p class="ql-block">本州以阿羅斯打為首府 有華族古老學校。禮義廉恥 為校訓 古老的經典。</p><p class="ql-block">也拜訪馬來精英領袖 前首相馬哈迪閣下的出生房子。影響非常好。現在國家博物館就在90年代 就修築了現代化式的馬哈迪出生地博物館。供公眾人士參觀。</p><p class="ql-block">這裡靠近泰國邊界約100公里。此州在歷史上曾經被多次割讓給泰國。有些地方以單音字的地名。可以體會到泰國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逛街也路過唐人街。一路也可以看華人的社團大樓。從我多年來考察旅遊體會來總結。修建華人社團的先賢們是非常聰明厲害的。一座樓房為社團所建。 下面為商店出租。從歷史上說是一直是以店養會。從源頭上給後代人就解決了經濟收入問題。</p><p class="ql-block">南洋華人社群的古老智慧。</p><p class="ql-block">也邀請當地的馬來朋友兄妹來一聚。他倆也是中馬歷史性人物。他們是海南三亞回民人的後代。姓哈。1991年。是陪同其父親從馬來西亞,來海南尋找其父親的生父的。非常感動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也有一新發現。即走訪去世不久的老朋友墳墓時。看到了在馬來人陵園裡。有一座墓碑為華文的。正面華文描述逝者姓名為任鐸。其祖籍為中國東北遼寧人。後期下南洋在此米都居住發展。為當地華社著名人物。後面經過我考證任鐸於1917年即其19歲時從東北下南洋。後期製作酒廠 也擔任當地華校主任。是吉打州中華商會的發起人之一。後期與國內來的回族學者馬天英認識。關係密切。因為都是外省人(即廣東 福建 廣西和海南以外的人)。這也是我多年來考察發現的外省人來自東北祖籍的人。任鐸後面皈依伊斯蘭教。故葬於此。碑文後面也有馬來爪夷文。簡述其生平。同時,此碑文樹立於1955年。後面是馬天英落名。任鐸出生於1898年。</p> <p class="ql-block">後期與北方老鄉馬天英在此地成立碾米廠。因為此地為南洋魚米之鄉。閱讀一些歷史資料。其工廠因為文人管理不佳。就解散了。但此珍貴玉石墓碑為馬天英為北方老友所安排的。而題字人為南京回民仝道章。也是早期下南洋的著名文人。曾經擔任過新加坡的南洋商報總編輯。後來移民於美國。在1989年。曾經出版過天從英語版本翻譯的古蘭經。所以,來此地看到70年前一些先賢在這裡留下的歷史。我也是外省人。就對這些趣味性歷史有緣研究挖掘。</p><p class="ql-block">此吉打州,以前鄭和來時。古書稱呼為狼牙修。馬來古語稱呼這裡為Lanka suka 。為梵語。即世外桃源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南洋阿寶,即劉寶軍。馬來西亞的作家,學者和書法家。</p><p class="ql-block">作者:劉寶軍⬇️</p> <p class="ql-block">短訊</p><p class="ql-block">馬來西亞華人作家,書法家,詩人劉寶軍。受越南作家協會邀請。出席10月四號至九號在河內藝術家山舉辦的多國詩人藝術家交流會。來自印尼,越南和美國的詩人屆時匯聚一堂。進行文化交流。圖文是其海報和在越南詩壇上發表的劉寶軍詩歌(越南文翻譯)。大會後,在越南著名作家陪同下 去南部西貢市(今胡志明市)考察。</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劉寶軍</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巴黎文学(红月)</p><p class="ql-block">巴黎海外暨港澳台诗社成員</p><p class="ql-block">特别顾问</p><p class="ql-block">美国:梅振才 澳洲:张立中 香港:蔡丽双 林峰</p><p class="ql-block">社长:许连进(香港)</p><p class="ql-block">副社长:赵永鹏(美国)雷锦泮(美国)</p><p class="ql-block">秘书长:戚继明(香港)</p><p class="ql-block">监事长:陈红月(法国)</p><p class="ql-block">总编:许连进</p><p class="ql-block">公众号·巴黎文學海外暨港澳台詩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