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平书法作品赏析与参展推荐</b></p> <p class="ql-block">文平此次选送的书法作品,以经典诗文为魂、笔墨技法为骨,在行书创作中兼具传统底蕴与个人意趣,高度契合书法展对“技法成熟度、文化内涵、形式规范”的核心要求,极具参展潜力,具体赏析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行书横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作选取经典励志联语,将“梅花之骨、秋水之神”的文人风骨融入笔墨。笔法上,“品”“梅”二字起笔苍劲,收笔利落,“香”“骨”的撇捺舒展如兰,尽显行书的灵动与劲挺;“秋”“水”“玉”等字的牵丝连贯自然,提按顿挫间将线条质感表现得层次分明。墨色浓淡相宜,“梅花”处墨色厚重如暗香凝脂,“秋水”处稍显清润似波光流转,形成富有韵律的视觉节奏。章法布局疏朗大气,落款“乙巳秋文平书”与正文风格呼应,印章钤盖位置精准,既遵循传统书法“正文-落款-印章”的规范格式,又以联语的雅致内涵与笔墨的洒脱意趣,传递出“文人风骨、君子品格”的文化意境,是一幅兼具技法精度与精神厚度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鹿柴》行书横幅(乙巳秋文平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作堪称文平书法的代表之作。书写内容选取王维山水名篇,笔墨间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意境与行书“行云流水”的特质深度融合——笔法上,中锋用笔扎实,“空”“山”二字起笔藏锋、收笔露锋,提按顿挫层次分明;“复”“照”等字的牵丝连贯自然,尽显控笔功力;墨色浓淡过渡细腻,“深林”“青苔”处墨色温润,“人语响”处稍显枯润,形成富有韵律的视觉节奏。章法布局更见巧思,字距行距疏密协调,落款“乙巳秋文平书”与正文风格呼应,印章钤盖位置精准,既符合传统书法“正文-落款-印章”的规范格式,又让整幅作品兼具“作品级”的完整性与艺术感染力,完美诠释了行书“实用性与艺术性共生”的特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行书对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作以雅致联语为载体,展现出文平对行书“灵动性”的驾驭能力。联中“梅”“笛”“水”“琴”等字结字精巧,“梅”字撇捺舒展如花瓣绽放,“水”字竖钩婉转似流水蜿蜒,将文字意象与笔墨形态巧妙勾连;笔法细节处,横画的斜正、竖画的曲直富有变化,“归”“入”二字的转折或方或圆,尽显行书的意趣之美。墨色上,局部笔画的飞白效果(如“孔”“心”的末笔)增添了自然意趣,上下联对称呼应却不呆板,既保留了对联的规整感,又打破了程式化的束缚,传递出“诗书画意融为一体”的文化意境,是兼具观赏性与文化性的优质作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上善若水”竖幅(乙巳秋文平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作选取经典哲理名句,笔法厚重沉稳,“上”“善”二字端庄大气,“若”“水”二字灵动流畅,将“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哲理与笔墨的温润质感相融合。笔画提按顿挫细腻,字形结构规范性与协调性极佳;落款“乙巳秋文平书”书写精致,与正文风格呼应和谐,整体章法完整性强,尽显行书的多元风格与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单字“家”榜书作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作以榜书(大字书法)形式呈现“家”字,笔法厚重有力,宝盖头宽博舒展如屋檐庇护,竖钩挺拔刚劲似梁柱支撑,将“家”的文化寓意与笔墨的气势感巧妙融合。墨色浓淡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突出;单字布局简洁醒目,既展现了文平对大字行书“控笔与气韵”的驾驭能力,又以“家”的主题引发观者情感共鸣,是一幅极具特色的单字创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综合来看,文平的书法作品在技法上,严守行书规范却不囿于成法,笔画、墨法、章法皆经精心打磨;在内涵上,以经典诗文、哲理名句、文化单字为内容,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式上,作品尺寸、用纸选择均符合展览要求。尤其《品若梅花》横幅、《鹿柴》行书横幅、梅花流水对联、“上善若水”竖幅及单字“家”,无论是技法成熟度、文化内涵还是艺术完整性,均达到参展作品的高水准,推荐优先选送,相信能在展览中展现文平的书法功底,也为观者带来“笔墨赏心、文化润心”的审美体验。</p> <p class="ql-block"><b>备选作品</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ntseps?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150249" target="_blank">🎉家国同欢·艺贺华诞丨陕西富平杨文平先生笔墨豪情👈</a></p> <p class="ql-block">杨文平,笔名关中水木。男,1968年4月生,陕西富平人。现在陕西省交口抽渭管理局工作,关中灌区水利人,水利工程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水利部注册监理工程师、陕西省水利厅专家库在职专家。喜欢山水户外,文学写作,奇石收藏,写字遛鸟……热爱生活,兴趣广泛。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就读陕西水利学校农田水利专业。1992年12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农水大专函授毕业,2002年陕西工业技术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函授毕业。1992年6月至今,先后任管理局基层站副站长、站长、总站长。2006年起开始网络文学创作,2016年10月加入渭南市作家协会,2018年5月出版诗集《捋不直的炊烟》,2019年4月出版小说散文集《山风》。2018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多年来,也热心服务渭南文学公益活动,创办桃花源书院文学平台,积极协助市作协小说指导委员会组建渭南小说界微信交流群并组织多次文学作品研讨活动。在省市区组织的征文活动中也多次获奖。2018年被渭南市文联评为先进个人。2017年散文《关中灌区的水利人》获大秦文摘征文一等奖,2019年小说《猛哥》获首届梅娘文学奖小说一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