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9.5早上,我们准备出发飞马拉维🇲🇼,先在酒店玩耍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花衣服配鲜花</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到约翰内斯堡机场看见了斑马🦓被挂着</p> <p class="ql-block">众多的非洲元素</p> <p class="ql-block">和曼德拉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终于和南非说再见了,也许再也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给的小食盒子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在非洲哪儿的咖啡都好喝</p> <p class="ql-block">安全飞抵马拉维🇲🇼机场。</p> <p class="ql-block">行李传送带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马拉维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Malawi),简称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是内陆国家,被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三国包围。马拉维得名于境内的马拉维湖,该湖是非洲第三大湖,面积3万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00多米,有很多世界独一无二的淡水鱼种类。国土面积118484平方公里,人口2070万(2023年),绝大多数为班图语系黑人,主要民族为契瓦族、隆韦族和尧族,首都利隆圭,全国分为3个区。16世纪,班图人开始大批进入马拉维湖(旧称尼亚萨湖)的西北一带,并在马拉维及毗邻地区定居。1891年英国正式宣布这一地区为“英属中非保护地”,又名尼亚萨兰。1953年10月,英国强行将尼亚萨兰同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组成“中非联邦”。1963年2月1日中非联邦解体,尼亚萨兰实行内部自治。1964年7月6日独立,改名为马拉维。1966年7月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马拉维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严重依赖国际援助。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包括:烟草、咖啡、茶叶、棉花、甘蔗。其中烟草是其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相关行业吸收了全国70%的劳动力就业,同时烟草也是马拉维第一大外汇来源,占全国外汇收入的60%,主要销往欧洲。2024年,马拉维国内生产总值(GDP)108.3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3.73美元,经济增长率1.3%</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我们的地接是个说着流利中文的黑人小伙儿,接上我们就把我们行李统统拿走了,那个勤快劲,让人顿生好感。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的哦</p> <p class="ql-block">机场广场上,载歌载舞的欢迎仪式</p> <p class="ql-block">欢快的舞蹈 动听的鼓声 马拉维真是热情</p> <p class="ql-block">马拉维我来了,打卡此生第114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上车又发现一个说着流利中文的美女,刚刚从中国福建医大毕业</p> <p class="ql-block">他们为我们准备了很多水果</p> <p class="ql-block">车厢里立刻热闹了起来,谁都无法拒绝这浓浓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车行驶在路上,殖民时期遗留的建筑不时的闪过</p> <p class="ql-block">行色匆匆的路人</p> <p class="ql-block">形形色色的服饰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这里和我想象中的非洲很雷同</p> <p class="ql-block">因为篇幅问题我只能拼图</p> <p class="ql-block">路边三三两两的集市很多</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辆车都挤满了人</p> <p class="ql-block">再来一组各种路人</p> <p class="ql-block">很特别吧这样的鸡笼</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组,主要是卖鱼的小贩们,还有那挂在车上的鱼</p> <p class="ql-block">白绿小巴是当地的运营车辆</p> <p class="ql-block">又一组</p> <p class="ql-block">突然出现了一棵面包树</p> <p class="ql-block">停车时围着车辆拿到熊猫糖果的小男孩</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马拉维大地越发迷人</p> <p class="ql-block">最小面额的马拉维纸币</p> <p class="ql-block">居然是有铁路的</p> <p class="ql-block">热闹非凡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大步流星</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非洲</p> <p class="ql-block">到了酒店 天色已暗</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依然美丽</p> <p class="ql-block">哇哦马拉维湖</p> <p class="ql-block">马拉维湖(Lake Malawi)亦译尼亚萨湖(Lake Nyasa)。 位于非洲东非大裂谷最南面,是仅次于维多利亚湖和坦噶尼喀湖的非洲第三大湖。湖面海拔472米(1,550呎),靠近北端处湖水最深704米(2,310呎),共有14条河流汇入此地,流出的只有一条希雷河。该湖热带水域及湖岸生活着近千种棘鳍类热带淡水鱼,占全球95%的总量,是世界上鱼类种类最多的湖泊。马拉维湖不仅风光旖旎,而且集多种佳景于一身,有的地方高崖环绕,惊涛拍岸,有的地方又草原流水潺潺,特别是北部湖区,被誉为中南非洲最壮丽的湖光山色。深入湖区,仰望绝壁险峰,瀑布奔泻,银线飞舞;遥望湖湾水域,微波细浪,茫茫无涯。加之湖区地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花草茂盛,历来就是非洲游览胜地,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光顾。奇异现象</p> <p class="ql-block">贫瘠土地上的一汪清泉</p> <p class="ql-block">当晚就吃马拉维湖的烤鱼</p> <p class="ql-block">酒店夜色</p> <p class="ql-block">房间门口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湖水漆黑一片</p> <p class="ql-block">夜景</p> <p class="ql-block">2025.9.6马拉维湖畔的晨曦</p> <p class="ql-block">粉黛</p> <p class="ql-block">一叶扁舟</p> <p class="ql-block">愉悦一下</p> <p class="ql-block">趟趟湖水 感觉像在海边🏝️</p> <p class="ql-block">房门口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自得其乐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早上5点起来的朝霞</p> <p class="ql-block">接待我们的团队,个个都是顶呱呱的</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酒店,就是方便</p> <p class="ql-block">酒店沙滩上坐小艇去游湖</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湖水也会这么汹涌</p> <p class="ql-block">遇见独木舟</p> <p class="ql-block">众多白鹭</p> <p class="ql-block">玉树临风</p> <p class="ql-block">鹰🦅</p> <p class="ql-block">乘风破浪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回头是岸</p> <p class="ql-block">从担心到开心 </p> <p class="ql-block">前往小渔村</p> <p class="ql-block">发现无数织巢鸟</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巢都挂在树枝上摇摇欲坠的</p> <p class="ql-block">来到马拉维湖边的小渔村</p> <p class="ql-block">这湖边的沙滩真的像海边</p> <p class="ql-block">森家湾是马拉维的一个渔村,位于马拉维湖畔。这里风景秀丽,湖水清澈,有着迷人的湖景和周边自然风光。当地村民以渔业为生,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独特的渔业文化,看到渔民们修船、晒网等场景,是马拉维热门的度假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好多独木舟</p> <p class="ql-block">抓了一把糖果给玩水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满沙滩的彩色鱼网</p> <p class="ql-block">捕的都是这些小小的银色的小鱼</p> <p class="ql-block">这么多的银色小鱼,铺满了整个小渔村</p> <p class="ql-block">像小鞋子🥿的独木舟</p> <p class="ql-block">这么大的网眼怎么能捕到小鱼呢</p> <p class="ql-block">知道我坐在哪里吗………厕所门口</p> <p class="ql-block">小渔村真的很原生态 织巢鸟真的很勤快</p> <p class="ql-block">参观鳄鱼养殖场既救助中心</p> <p class="ql-block">牛羊成群</p> <p class="ql-block">鲜果成堆</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面包树</p> <p class="ql-block">又来吃鱼啦</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孔戈尼文化艺术中心(Kungoni Centre of Culture and Arts),它位于马拉维中部代扎区的姆瓦村,这座中心由加拿大传教士克劳德・布歇神父于 1976 年创立,最初旨在为当地木雕师提供全面的艺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收入,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发展至今,其影响力早已超越艺术范畴。中心内的查马尔博物馆(Chamare Museum),通过丰富的展品与资料,深入展现契瓦族、恩戈尼族和尧族文化,包括他们的人生礼仪、相互间的交流以及与伊斯兰教、基督教的碰撞融合。博物馆中,古勒・瓦姆库卢面具、相关文本和图像的独特展示,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古老文化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古勒・瓦姆库卢面具舞Gule Wamkulu</p><p class="ql-block">古勒・瓦姆库卢面具舞起源于 17 世纪的契瓦族 Nyau 秘密组织,最初用于与祖先灵魂沟通、祈求庇佑。舞者身着精心制作的木质和草编面具与服装,面具造型各异,有野生动物、死人灵魂,甚至还有现代事物形象。舞蹈动作复杂,舞步、跳跃、杂技等相互交织,充满力量与神秘。在成人礼、葬礼等重要仪式上,舞者们用精彩表演传承文化传统、强调社会价值观,比如黄色面具代表善良诚实之人。如今,游客在这里能欣赏到这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非物质遗产” 的精彩舞蹈,深入领略马拉维独特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给点鼓励</p> <p class="ql-block">跳到尘土飞扬 </p> <p class="ql-block">非洲鼓🪘</p> <p class="ql-block">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我们一起去旅行</p> <p class="ql-block">落英缤纷</p> <p class="ql-block">体验中心</p> <p class="ql-block">买了一个木雕面具</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地接与文化中心的管理人兼牧师</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小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与面具舞</p> <p class="ql-block">归途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非洲大地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余晖中的面包树</p> <p class="ql-block">马拉维的非洲大地</p> <p class="ql-block">2025.9.7早起后发现酒店后面有一个大大的运动场</p> <p class="ql-block">感觉在湖边吃早餐</p> <p class="ql-block">酒店门口坐一坐</p> <p class="ql-block">出发路过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门口有两棵对称的盛花期的蓝花楹</p> <p class="ql-block">蓝花楹树下和美女地接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白颈鸦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总统官邸</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一偶</p> <p class="ql-block">路遇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走进小商品市场</p> <p class="ql-block">买个马拉维地图的冰箱贴 马拉维的版图像一条海马</p> <p class="ql-block">还买了乌木笔套</p> <p class="ql-block">前往机场途径二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马拉维🇲🇼再见了热情友好的地接们,我们飞往亚的斯亚贝巴转机去乌干达🇺🇬。</p> <p class="ql-block">2025.9.12我们坐螺旋桨飞机✈️,飞往全球最贫困的国家布隆迪🇧🇮</p> <p class="ql-block">布隆迪机场外形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挺有设计感</p> <p class="ql-block">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简称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国土面积27834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个直辖市和17个省,基特加为政治首都,布琼布拉为经济首都,人口1337万(2024年)。由胡图(84%)、图西(15%)和特瓦(1%)三个民族组成。布隆迪17世纪以前建立了封建王国。1890年成为德属东非的一部分。1922年成为比利时委任统治地。1946年联合国将布交由比利时“托管”。1962年7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布隆迪王国。1966年11月28日米歇尔·米孔贝罗(Michel MICOMBERO)发动政变成立布隆迪共和国。1976年11月1日让·巴蒂斯特·巴加扎(Jean-Baptiste BAGAZA)发动政变成立布隆迪第二共和国。1987年9月3日皮埃尔·布约亚(Pierre BUYOYA)政变上台就任总统,成立第三共和国。1992年实行多党制。布隆迪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为农牧业国家,其发展经济的困难在于国家小,人口多,资源贫乏,无出海口。国家收入的70%来自农业,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2022年布隆迪国内生产总值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5.7美元,经济增长率3.3</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酒店还挺不错</p> <p class="ql-block">有树洞哦</p> <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稍事歇息我们就去吃午餐了</p> <p class="ql-block">王朝饭店哦,也是地接的饭店</p> <p class="ql-block">漂亮整洁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一桌丰富的布隆迪厨师做的中国菜</p> <p class="ql-block">灰冠鹤(学名:Balearica regulorum):是鹤科、冠鹤属动物。又称东非冠鹤,是一种小型鹤类。头体高100-110厘米,翼展180-200厘米,体重3-4千克。具有瘦长挺立的双腿,伸展自如的长颈,优美动人的体态,大有超凡脱俗之气概。它的雄鸟与雌鸟的羽色非常相似,全身的羽毛都呈深浅不同的灰色,飞羽为白色,翼尖和尾羽为棕褐色,光华熠熠。它因其蓬松的羽毛,笔直的气管,精巧的冠羽,华美的面部斑纹而称戴冕鹤。</p><p class="ql-block">白天活动,喜欢在沼泽边缘,善于在田埂上、水田里、水沟边、草地上等处行走,还常常飞到附近居民的院子里觅食、戏耍。食物以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也吃植物性食物包括种子、球茎等。主要栖息于非洲沼泽地和热带大草原。其分布极广、种群数量大。在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灰冠鹤被奉为国鸟</p> <p class="ql-block">被圈养的灰冠鹤。</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离开布琼布拉(经济首都):位于西部坦噶尼喀湖畔,人口约128万,是布隆迪的经济中心,拥有主要港口和交通枢纽,负责贸易、金融及国际往来。</p> <p class="ql-block">据说布隆迪的啤酒很有名</p> <p class="ql-block">前往布隆迪政治首都基加利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军警林立</p> <p class="ql-block">时髦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道路还算平坦</p> <p class="ql-block">因为交通工具的稀缺,扒车成了当地的一大景观,崎岖的山路上,一些半大孩子扒着、挂着、拉着大货车,真为他们捏把汗</p> <p class="ql-block">只要停车必遭围观</p> <p class="ql-block">历时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我们终于来到布隆迪的政治首都基加利。基特加(政治首都):位于布隆迪中部,海拔1504米,人口约23万(2025年)。自2019年起,参议院及财政部等五个国家部委迁至此地,承担立法和行政职能。</p> <p class="ql-block">布隆迪基特加圣鼓舞,亦称皇家大鼓舞蹈仪式,201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布隆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表演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布隆迪王国时期,最初多用于皇室相关仪式,后逐步在民间传播。表演主体以男性为主,舞者通常身着特定服饰,头顶大鼓、手持木棒,通过大幅度头部转动、手臂甩动等动作完成表演,过程中常伴随呼喊或歌唱;所用鼓以当地特定树木为原料掏空制成,鼓面为牛皮,表演需十几面奇数鼓围绕中心鼓呈半圆形排列。在布隆迪文化中,该舞蹈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作文化组成部分,也承载着当地相关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鼓鼓身采用破布木(Umuvugangoma树)整体掏空制成,鼓面蒙以公牛皮并固定以树枝,成品高度可达1米,重量普遍超过40公斤。制作过程遵循传统工艺,基舒拉地区仍保留着用国王赏赐牛群制鼓的古老传统。</p> <p class="ql-block">表演团队由20-25名男性组成,头顶45公斤木鼓进行旋转跳跃、凌空踢腿等高难度动作,配合节奏引导者持长矛指挥。音乐结构包含均匀热烈的开场、混合节拍段落及多声部独奏高潮,形成独特的"非洲心跳"节奏</p> <p class="ql-block">买个小鼓</p> <p class="ql-block">鼓手需经历十年以上严格训练,掌握复杂节奏型与肢体动作,且仅限通晓基隆迪语的布隆迪公民担任。尽管面临现代化冲击,国内仍存在多个致力于传统技艺保护的鼓乐团体</p> <p class="ql-block">作为非洲鼓乐典型代表,其节奏结构由分节奏、混合节拍和多声部织体构成,广泛应用于国王加冕、播种庆典等重大仪式,并通过上海世博会等国际舞台传播至全球</p> <p class="ql-block">哈哈孩儿王</p> <p class="ql-block">母爱</p> <p class="ql-block">淘气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渴望的大眼睛</p> <p class="ql-block">坏小子</p> <p class="ql-block">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表情包</p> <p class="ql-block">混迹于鼓手之间</p> <p class="ql-block">孤独的制鼓人</p> <p class="ql-block">村头广告</p> <p class="ql-block">表演</p> <p class="ql-block">夜归人</p> <p class="ql-block">大半夜的热闹集市</p> <p class="ql-block">停车买香蕉</p> <p class="ql-block">又见扒车的</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吃真正的晚餐,一大块非常可口的牛排</p> <p class="ql-block">几个人吃了80多万</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的小乐队</p> <p class="ql-block">2025.9.13早起发现酒店房间对面的美丽的宁静的坦噶尼喀湖[坏笑]</p> <p class="ql-block">那就欢呼雀跃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玩个水</p> <p class="ql-block">小伙伴们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早餐很丰富</p> <p class="ql-block">牛油果🥑自由</p> <p class="ql-block">最穷国家的五星酒店</p> <p class="ql-block">独立广场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结果被轰赶,原因是没有给钱,一个很凶很不讲理的女警察</p> <p class="ql-block">参观布隆迪孔子学院,感觉是回了国。这里的学生们才学了一年多中文,就能流利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p> <p class="ql-block">最小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女生中文小合唱</p> <p class="ql-block">离开布隆迪🇧🇮飞去亚的斯亚贝巴转机回国</p> <p class="ql-block">又见机场日落,再见布隆迪,圆满完成此生第117个国家的打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