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大典

太阳花

<p class="ql-block">诗词班的一位学长,还在国学班学习,发了邀请函在班群里,想到去年看了个尾声,决定前往好好全程观礼完。</p> <p class="ql-block">玉溪文庙位于小庙街上,始建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建,是玉溪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孔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弘扬传统文化。‌‌2018年以后,成为祭孔文庙,是一处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来到时大门已闭,从去年开始要先签到观礼,避免以前出现的杂乱。红毯铺垫,朱门绣户,树木婆娑,安静肃穆,一切都在等待着。</p> <p class="ql-block">祭孔大典每年通常在公历9月28日举行,以纪念孔子诞辰;2025年核心活动集中在9月27日至28日‌,具体日期可能因地区安排略有浮动,但核心日期固定为孔子诞辰日对应的公历9月28日左右。‌随着音乐的响起,迎接孔夫子仪式开始了。大门敞开,仪仗步出,一步一顿,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昨日遇到了一个多年的朋友,才知原来她也帮忙化妆,今晨6:30便来了,昨天下午参加祭孔大典的人员全都是带妆彩排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p> <p class="ql-block">祭孔大典的核心流程包括开城、启户、献礼(含三献礼)、乐舞告祭等环节,以“礼宾天下、礼启圣门、礼敬至圣、礼运大同”四大篇章为框架,集中体现了儒家“仁礼天下”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开城仪式‌:以仪仗队鸣锣开道,象征迎接宾客,体现“礼宾天下”主题。‌‌‌启户与开庙‌:司仪宣唱“启户”,打开孔庙大门,参祭人员有序进入,表达对圣地的敬畏,对圣人的崇仰。</p> <p class="ql-block">献礼环节‌:敬献花篮与祭品(如五谷、帛爵)。‌‌</p><p class="ql-block">‌三献礼‌为核心议程:</p><p class="ql-block">初献:主祭人供奉帛爵(黄色丝绸与仿古酒杯)并诵读祭文。‌‌</p><p class="ql-block">亚献与终献: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献香献酒,程序与初献一致。‌‌</p> 乐舞告祭‌:以八佾舞(八行八列共64人)配合雅乐,演绎“仁者爱人”主题。‌‌百度一下:佾”读作yì,本义指古时乐舞的行列,根据周代礼制,天子使用八佾(由64人组成的八行八列方阵),诸侯则用六佾(36人)。清代孔庙祭祀中的佾生分为文、武两类,文舞者执羽旄,武舞者执干戚。该字在《论语·八佾》中作为篇名出现,记载了礼乐制度相关的论述。 <p class="ql-block">祭孔的供品需遵循传统礼制,核心包括太牢(牛、羊、猪)、五谷、酒、果蔬、币帛及礼器等,具体清单因仪式规格而异。</p> <p class="ql-block">彻馔‌:撤除祭品,表示祭祀环节即将结束。‌‌</p> <p class="ql-block">公祭环节‌:包括献花篮、诵《祭孔子文》和《论语》章句、唱《大同颂》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观礼的群众参与其中,和祭孔人员一样“兴~礼~拜”四次,不会唱,便诵读了《大同颂》。</span></p> <p class="ql-block">送神‌:参与者再次鞠躬行礼,象征恭送孔子神灵,祝文焚化,仪式告终。</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再讲活动主旨,宣扬儒家思想,感谢各方支持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玉溪市孔氏后人的集体合影,老中青同框,仪式感满满当当,每年的记载以后都是永不磨灭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主祭官,司仪队和孔氏家族人员合照,这份祭孔大典的规模,虽然每一年都上演一次,但它的意义深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祭孔大典始于公元前478年,是延续2576年的“国之大典”,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编号:Ⅸ—35),通过仪式化活动保存了古代礼乐制度,如“八佾舞”和“三献礼”,成为中华文化“根”与“魂”的象征。这一传统从鲁哀公设庙祭祀延续至今,体现了文化基因的活态传承。‌‌</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孔大典是唯一完整保留的汉族祭祀舞蹈,弘扬“仁礼天下”思想,促进文化认同。‌‌想起《万疆》中:吾国万疆以仁爱!仁义,却也是有底线的。</p> <p class="ql-block">在文庙大门左前方的商铺旁,立有“广文学校”玉溪县委遗址的石碑,几年前曾看过,但没有记录下来。今天,也一并记录保存了。</p> <p class="ql-block">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尊崇与怀念孔子的重要祀典,‌其核心意义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儒家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并促进社会和谐与全球文化交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通过乐、歌、舞、礼的形式,体现了儒家“礼”的涵义和“仁者爱人”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我们仍可见祭孔的国际影响‌,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保留本地化流程,日本汤岛圣堂的“释菜礼”和韩国成均馆的“八佾舞”。‌‌‌孔夫子的思想,广泛流传! 注:以上介绍部分的资料是借鉴摘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