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让我一天玩个够

阿原

<p class="ql-block">  香港,半山半海。最高的山是太平山;最美的海是维多利亚港湾。站在太平山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是我来香港后最期待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这个周末,让姥爷带孩子回深圳,我留下来实现自我愿望。头天晚上为了很好体验这次独自出游,第一次详细的做了攻略:翻遍小红书、询问deepseek。可谓“最认真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上太平山有很多方法:可坐缆车、可乘15路双层大巴,也可乘1路小巴。当然有钱任性可直接打出租(香港出租车贵的离谱)、体力好腿脚快可直接徒步。我老、我不任性,我选前三种。</p> <p class="ql-block">  山顶缆车其实是绿皮小火车,有铁轨无电缆,与地平线成30度角上升。车顶车窗都是透明大玻璃,人坐在复古车厢里(据说这种缆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眼见山野风光、城市风貌从山脚到山顶一路飙升,想想感觉就有飞天的快感。</p> <p class="ql-block">  15路双层巴士沿环山道蜿蜒前行,一路16站,坐到上层远眺远山近水,一步一景,更可以与香港富豪太平山别墅擦肩而过(据说一路可见李兆基、周星驰、何超琼、梁朝伟等名人别墅,还有说也可见马云的香港别墅),想想那感觉有港片镜头推进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1路小巴,路线短,全程3站,道路陡峭、多急转弯,下山迅猛,公交车开出的士的快感,那感觉又有过山车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  三种道路对我都有吸引力,纠结半天最后大胆决定,既然我一人出行,我的行程我做主,三条道路我都要体验一下。于是规划上午风清气爽时乘15路巴士悠哉悠哉上山,中午坐1路小巴体验过山车刺激,顺便在山下吃午饭。傍晚再乘坐缆车上山看夕阳、看夜景(事后事实证明我的计划——完美!)。</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时我坐上了15路巴士,特意选了上层靠窗位置,视野极好,车窗成为取景画框。汽车启动,山路蜿蜒,视野与旷野碰撞,青绿树丛、白色建筑就是一副唯美电影,一帧一帧播放。</p><p class="ql-block"> 路过坚尼地道旁的殖民式别墅,虽只一眼,爬满三角梅的石墙,露台上的白色藤椅、铜制门牌正晒着十点种的太阳,在光影里泛着低调的光,袒露着时间沉淀给半山的从容。</p><p class="ql-block"> 麦当劳道附近,富豪宅邸渐渐密集 ,白色的欧式建筑隐在绿树中,像一座座城堡孤独而庄严的散落在太平山半腰处。著名的明星筷子楼也从身边一闪而过。在道路附近还有正在施工的建筑,高大的塔吊像从天而降的蛛网……我由衷的惊叹人类的惊天伟力、有钱人的奢靡豪华!</p> <p class="ql-block"> 汽车停在太平山广场一楼停车场,车场面积很大,有四条通道:1路小巴、15路巴士、出租车、旅游专车。停车场地面就是山顶主要建筑——太平山广场,其实是一座综合商场。一共四层,二三楼都有室外观景天台而且免费。太平山不高,只有550多米,二三楼的俯瞰有些遮挡。广场北面又有凌霄阁一座,比广场高出几十米,是全香港最高观景台。型似一艘静止的航船,又像平卧的半月,可以全方面俯视香港,可是人满为患,来晚了藏在人群中间,体验感不佳。</p> <p class="ql-block"> 按攻略提示,沿凌霄阁向西北是卢吉道,曲折幽深的林荫路是香港著名的徒步路线之一,据说全程有2.3公里,有100多年历史了。卢吉道前半部分临海,后半部分深入林区,最后与夏力道相接,正好绕山头一圈回到山顶广场。我徒步过程中似乎看见有路牌图示写着:晨运道,不知是否一条路,反正最后成功回到起点。</p> <p class="ql-block">  大约十二点起我进入卢吉道,正是正午,阳光充足,所以行人不多。我喜欢这种清净的感觉,不必看人腿人屁股,可以恣肆的欣赏风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卢吉道沿海边一侧修有栏杆,栏杆外就是维多利亚港湾。有时栏杆外一览无余,开阔处会有观景台;有时会有高大树木伸头出来,此时维多利亚港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若隐若现中更有撩人神韵。这样我见到的海和维多利亚港以三种形态俘获我。</p> <p class="ql-block">  第一种,满月一样的状态,就是在山顶广场俯瞰所见,那里是中环一带,最香港的部分。港湾像探进城市的蛟龙被四周林立的高楼包围,群楼鳞次栉比,从高处看高矮错综有序,似人为又似天成,真可谓“楼宇摩天接云汉,烟波映日共天光”。</p> <p class="ql-block">  第二种,半月状态。因为卢吉道是绕山头而行,景随人走。有时可见海,海面快艇拖着白线、慢船帆影点点;有时只见山,“空山新雨后”“但闻人语响”;有时半山半海半城,山海交错、城海相拥。每一处风景既是独立的画图又是太平山长卷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第三种,弦月状态。遮天蔽日的榕树下一弯海水荡漾、碧波浩渺中一角楼影孑立、山海交错间阳光倾泻,像极了绘画大师高超写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人慢慢在卢吉道上徜徉,除了看山看海看城,还看各种人等。就这样我“左手山、右手海”穿行在太平山顶腹地。大约一点半左右,我完成山路闭环,到达山顶广场附近。快到终点处竟然有一挂瀑布,虽说不大却也惊喜万分。在淙淙 水声处捡一条长椅坐下来休息。太平山巍峨不语、丛林静肃;海面阳光粼粼、波澜不惊。此刻自然之声与我心声完美契合:城市再喧嚣,人心再浮躁,总有一座山、一片海,可以赋予他温柔。</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我乘坐1号小巴下山,体验一把过山车的快感。午饭后,我又乘坐山顶缆车上山。</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上山是四点半左右,离我想看的夕阳与夜景还有一段时间。缆车下车地点在凌霄阁左侧,那里有另一条山路“芬梨道”,不远处是著名狮子亭观景台。狮子亭正名“明仁亭”,由明仁船务贸易有限公司 施家宗及太平山狮子会捐款兴建,故名“明仁亭”。狮子亭所观景象与前面所见类似,没做停留。继续沿山路前行,山路基本下坡,有下山趋势,反正时间尚早,走到看到就是赚到,一路走下去竟然走到白加道,白加道是豪门别墅区,误打误撞竟然走到一个别墅下,尽管不知道是谁家,可在墙外逡巡一下,也算我与豪门有一步之遥。</p> <p class="ql-block">  五点半回到广场,阳光已经西沉,早早占据一栏杆处,目送夕阳。夕阳把云层揉碎成半透明的金箔,边角缀着嫣红的余温。暮色从维港的浪尖漫上来的,山峰与高楼褪去白日的锋芒,楼群玻璃幕墙接住最后一缕霞光,散作繁星般的光点,与海面的粼粼波光遥遥相望。一会儿夕阳隐没天际,只留一抹温柔的橘粉在天际线徘徊,浮动的白云像披上了袈裟,金光闪闪,一架飞机正合时宜的飞过来,像穿越时光的使者飞驰。</p> <p class="ql-block">  夜幕垂落,维多利亚港海面缀满星辰。两岸摩天楼的灯盏次第绽放,霓虹蜿蜒升腾,深蓝夜空成为流动的彩虹。海风渐起,携来湿润的凉意,和飘渺的人声、乐声,将楼宇的光影揉进人们的心里……“海风携咸湿,灯影碎波心”举世闻名的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我终于亲见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晚上坐地铁到家已经十点了。从十点到十点,一天的时间,我在太平山上两进两出。“左手山、右手海”我把太平山玩个够。指尖的触感仍在,山的沉静、海的辽阔、城的璀璨拥抱着我。我乘兴又查阅了太平上的许多资料,它原叫“硬头山”、后叫“维多利亚山”、现叫“太平山”,名字的更迭印记了历史,而山始终与海的相守,这是自然承诺的永恒,它带给我美的震撼、心灵的洗涤也会是永恒。今天我在太平山玩个够,但这座山的故事,还会在以后每个日出日落里被我记起,被我讲述,像维多利亚港的浪花一样,在时光里久久回响。</p><p class="ql-block"> 2025、9、 28</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