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知青岁月

凌云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9日,大桂山平桂知青插场51周年聚会在贺州市平桂区黄田珍熹堂非遗基地举行。五十余载光阴如流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两鬓染霜,可眼神里的光,却依旧像那年山间的晨雾,清澈而执着。</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有人走路一瘸一拐也不愿缺席。一进院子,老远就听见一声“哎哟,这不是小刁吗!”接着便是拥抱、拍肩、笑中带泪。岁月带走了许多,却没带走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熟悉。</p> <p class="ql-block">有人一见面就抱住了对方,嘴里念着“老姐姐啊,可想死我了”。她们的手紧紧攥着,像怕一松开,对方又会消失五十年。我也被几个老姐妹围住,你摸摸我的脸,我拍拍你的手,说着“胖了”“瘦了”“头发白了”,可语气里全是欢喜。我们曾思乡,曾一起在煤油灯下写家书,也曾在大会站、突击战中大显身手。这些事不说也记得,一说眼泪就打转。</p> <p class="ql-block">忽然有人说:“刁老师跳舞给我们欣赏啊!”于是,刁小平和吴石桥便在院中跳起舞来。那舞姿或许不如年轻时轻盈,却沉稳与从容。</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即兴跳起舞来,不是为了表演,而是因为心热了。五十多年前,我们在山岗上练舞,准备宣传队演出。如今这一支舞,跳的是回忆,是释怀,是告诉彼此:我们还活着,还能笑,还能跳。</p> <p class="ql-block">回顾知青岁月再续桂山情怀。我们又拿起工具,走进竹林旁的花坛。铲土、除草、栽苗,动作虽不如从前利索,心却热得很。我们怀念的,不只是青春,更是那份脚踩大地、手握生活的踏实感。那时候,我们以锄为笔,以地为卷,以青春为种,以热血浇灌,在荒山野岭间写下生命的壮歌。</p><p class="ql-block">烈日将稚嫩的脸庞烙上黑釉,风雨让柔弱的身躯变得坚强。我们苦中作乐,我们直面艰难,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起当年每周只休一天,大伙儿各自找乐子:有人织毛衣,有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躲在屋后练舞步,还有人趴在床头,就着煤油灯给家里写信。那时一封信要走半个月,可每字每句都认真得像刻上去的。现在微信一秒即达,反倒少了那份沉甸甸的牵挂。</p> 下面图片由永能阁拍摄。 <p class="ql-block">亭子里,几位姐妹围坐着编织,那低头专注的神情,和五十余年前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五十余年白驹过隙,青丝已成雪,但知青精神永不磨灭!</p><p class="ql-block">今日重聚,皱纹深如沟壑,眼中的火光却依旧炽热。我们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p> <p class="ql-block">此次聚会活动,由朱杰策划和主持,由刁小平、刘美萍、范秀华'、黄梅芬、汪应平、张天生、曾碧珍、吴慧珍、陈秀莲等组成筹备组开展前期工作以致聚会活动顺利圆满结束,让知青们参加了一次开心快乐有意义的聚会。在此,知青们向筹备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感谢!</p>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凌云</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朱杰、Al整理</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贺州市平桂区 </p><p class="ql-block">黄田珍熹堂非遗基地</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9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