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瓦市义达里偶遇

日出雪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昨天我们受朋友之邀去缸瓦市一个餐厅吃午饭,来早了餐厅还没开门,我们就说先到三十年没来过的缸瓦市逛逛,路东有个“义达里”胡同吸引了我们,我纳闷为什么叫“意大利”,于是我和老伴放弃逛街径直走了进去。整齐清洁的街道,鲜花绿植,小巷幽深,闹市静域,有个小院挂满灯笼,楼上还传来打乒乓球的声音,正想探个究竟,西屋传出“你们找谁?”,我和老伴立即寻着声音走去,只见屋里坐着两位老者,一胖一瘦两个老大爷,我们说明来意,他们笑了起来说,我们这儿经常有参观的,有时还有外宾。我问你们是工作人员吗?他俩说就是义达里的居民,退休了在这里聊天打牌。胖子健谈,告诉我这房子是华天集团买的,政府租了给社区居民活动用,我们夸赞胡同真漂亮。我说我们是老北京了搬到城外住很少进城了,城里大变样了,他问你们原来在哪住?一聊我们还是老街坊,什么大小葫芦、北四巷、环保所、大玻璃商店、面粉厂、木材厂,张家李家魏家史家沈家,张路李胜利张建国,老二的假肢还是他帮忙送的货,谁家有狗谁家养鸽子等等我们都能聊到一块,他说这个社区最大优点是看病方便,人民,北大,305,丰盛都很近。我这时也注意到他说话不利索,心想他可能患过脑栓塞。他一听说我们都是大夫出身,他更觉亲切。他问我属什么,我说属龙你呢?他说比我小两岁属马,他姓盛。我说我们谈恋爱在胜利影院,结婚衣服是在造寸做的,家具自行车生活用品是在西单商场买的。三十年没来过了,以前也不知道有个义达里。他说那时他跟着母亲卖货,还经常往环保所院里送啤酒。我们聊了半小时就离开了,路过小院门口一个社区办公室,里面坐满了工作人员,主动与我们道别,那个始终没开口的瘦子对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说,这是老街坊邻居会面。我们挥手告别离开了义达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家后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义达里是民国二十年代后期由一个天津韩姓富商购得定王府的一部分地面建立了十二座小楼,正好“一打”,人们就叫他义达里(一打里)了,跨街门楼匾牌义达里三字是张济新所写,楼宇之间的街道又起了不同的名字叫:乐群巷、孝贤巷、慈祥巷、福德巷,忠信巷、勤俭巷等等。起初建义达里时匾额两边还有副对联:义达里宝地福田境由心造;缸瓦市忠言笃行道在人为。看来义达里不单纯是谐音而得名,关键是弘扬民族精神,据说张济新是光绪年间的拔贡,曾当过张作霖的秘书张学良的老师,日寇侵占北平时曾要他做官,他憎恨侵略者拒绝为伪政府服务,一直闲赋,解放战争时期还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过贡献,他真乃忠义之士,这义达里也是对张老先生的纪念!他和这里的每一条小巷所传达的文化,以及社区管理理念与它的名字一样,正符合现在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起定王府,不仅义达里,连砂锅居、二炮招待所、原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办公室都属于定王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砂锅居南边就是二炮招待所,现在叫天健宾馆,我想“健”应该是“剑”的谐音。那里的地下停车场停车十分方便,我给老伴说越是繁华地段越好停车,她问我为什么,我说大家都不敢来呗!2016年6月17日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