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谁说语文课只能“低头划重点”?41班教室今天直接变身“声音闯关现场”!21个小选手揣着语文课本当“作战手册”,从第一单元四篇课文里挑出最喜欢的段落,要把“重音停连”——就是哪句该轻得像说悄悄话,哪处该顿一下喘口气——读出自己的小模样。</p> <p class="ql-block"> 先揭秘评委们的“打分秘籍”:</p><p class="ql-block"> 读音项:要求“识字正音,声音洪亮”。</p><p class="ql-block"> 重音项:得“重音得当,抑扬顿挫”。</p><p class="ql-block"> 停连项:要“停连适宜,节奏分明”。</p><p class="ql-block"> 仪态项:得“自然大方,昂首挺胸”。</p> <p class="ql-block"> 没有“字正腔圆到不像学生”的“神仙朗读”,反而满是真实又可爱的“成长感”——有的同学读《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把“偷偷地”咬得轻轻的,像怕吵醒小草似的;有的读《雨的四季》,有同学读“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把“娇媚”两个字拖得软软的,像在跟春雨撒娇;还有同学卡在长句子的停连里,顿了半秒自己先笑场,台下立刻跟着鼓掌——谁还没点紧张呢?但敢站上去,就已经赢了一半!大家没追求“完美发音”,却用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读“活”了,原来课本里的句子,用自己的声音说出来这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前五名优秀选手,并为他们颁发“朗读小达人”荣誉称号,他们分别是:孙铭阳、孟雨潼、高溶悦、刘潇涵、徐梓源。站上领奖台的瞬间,不仅是对他们认真准备、精准把控重音停连的肯定,更成为了现场其他同学向往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当然啦,没拿到奖项的同学也很棒!有的从上台前手心冒汗,到完整读完一整段;有的一开始分不清“重音该落在哪”,却越读越顺、越读越自信——这种“突破自己”的勇气,比任何奖项都珍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场比赛能顺利“出声”,还得特别感谢一群“幕后小功臣”:桑萌、周岩、刘一樾、徐嘉忆、沈羽桐5位评委同学拿着评分表,比自己参赛还认真,逐句对照,给每个维度打分数,最后取平均分——别看过程严谨,大家打分时都带着鼓励,毕竟谁不是从磕磕绊绊开始的呢?</p> <p class="ql-block"> 徐骏熙、胡耀杨2名计分员和递分员纪振扬组成“数据小分队”,算分、传表一气呵成,没让比赛多等一秒;值日班长丁晨轩全程站在教室右排,比上课管纪律还专注,确保没人小声“剧透”;还有摄像师孟奕彤举着设备,把选手们紧张又认真的样子都拍了下来,留以后“考古”自己的朗读初体验。还有台下的小观众们更是“纪律标兵”与“头号粉丝”的结合体,他们全程坐得笔直,不仅没有一丝吵闹,还会为每个精彩瞬间用力鼓掌,手掌都拍得红红的,那热烈的掌声,比任何鼓励都让选手们安心。</p> <p class="ql-block"> 这节语文课,我们不光把重音停连读进了课文里,把色彩线条画进了情感里,更把勇气和热爱刻进了心里。期待下次朗读比赛时,能有更多同学勇敢站上舞台,用声音诠释文字,在重音与停连的变化中,感受朗读的魅力,绽放属于自己的语言光彩。毕竟语文课不只是“把字读进去”,更要“把心意读出来”,说不定下次你站上讲台,就能用一段朗读,让大家突然爱上课本里的某一句话呢!语文下次阅读实践,咱们不见不散!</p> <p class="ql-block"> 彩蛋时间①:我们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评委天团</span>”,朗读更是隐藏王者!</p> <p class="ql-block">彩蛋时间②:朗读+画画=双倍体会作者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