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游天河煤矿</p><p class="ql-block"> 作者:罗四仔</p><p class="ql-block"> 繁华落幕后的喟叹。2025年5月1号,阳光带着几分慵懒洒在车窗上,我们全家踏上了自驾车重游天河煤矿的旅程。车轮滚滚,记忆的闸门也随之缓缓打开,那些在天河煤矿工作、生活的日子,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p><p class="ql-block"> 曾经,天河煤矿就是我们的世界中心。它有着“小香港”的美誉,那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地方。煤矿社区里,邻里之间亲如一家,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气,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分享着一天的见闻。那时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p><p class="ql-block"> 医院,是保障我们健康的地方。医生护士们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发烧,父母焦急地带我来到医院,护士姐姐温柔地给我量体温、打针,还轻声安慰我不要害怕。那温馨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家属楼区,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每一栋楼都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伴随着窗外鸟儿清脆的歌声,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启。傍晚,下班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但看到家人那一张张笑脸,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楼道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和生活的气息,那是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子弟学校,是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教室里,老师们用知识的甘露浇灌着我们这些幼苗;操场上,我们尽情地奔跑、嬉戏,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每年的运动会,同学们都奋力拼搏,为了班级的荣誉而战。那一张张奖状,不仅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更是我们童年美好回忆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然而,2015年,一个沉重的消息如炸弹般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美好——天河煤矿宣布关闭。这个消息如同一股寒流,瞬间冻结了我们心中所有的温暖。曾经热闹非凡的煤矿,一夜之间变得冷冷清清。工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去寻找新的生计;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关门大吉,往日的繁华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如今,当我们再次踏入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心痛不已。曾经热闹的煤矿社区,如今杂草丛生,破败的房屋在风中摇摇欲坠,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那些熟悉的巷子,如今空无一人,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仿佛是岁月的叹息。</p><p class="ql-block"> 医院的大门紧闭,门窗上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曾经忙碌的诊室,如今一片死寂。那台老旧的X光机,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着曾经为患者诊断病情的忙碌时光。护士站里,再也没有了护士姐姐温柔的笑容和关切的问候,只有一片荒芜和寂静。</p><p class="ql-block"> 家属楼区,更是一片狼藉。窗户玻璃破碎不堪,有的甚至整扇窗户都消失不见,只剩下空洞的窗框在风中瑟瑟发抖。楼道里堆满了垃圾和杂物,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曾经温馨的家园,如今成了老鼠和蚊虫的乐园。站在楼下,望着那破败的景象,心中满是酸楚。</p><p class="ql-block"> 子弟学校也未能幸免。教室里,课桌椅东倒西歪,黑板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操场上,野草疯长,几乎掩盖了曾经的跑道。那面曾经飘扬着鲜艳五星红旗的旗杆,如今也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旗杆上的铁锈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泪痕。看着这一切,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双眼。</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天河煤矿,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让我们能够养家糊口;更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曾经的小香港就这样落下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创伤。对于我们这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来说,天河煤矿就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它的关闭,就像是我们失去了心灵的家园,让我们变得无所适从。</p><p class="ql-block"> 悲哀,是因为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一段美好回忆的消逝。那些曾经一起工作、生活的同事和朋友,如今各奔东西,很难再相聚。那些熟悉的面孔,只能在照片中找寻;那些温暖的话语,只能在回忆中聆听。</p><p class="ql-block"> 婉惜,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天河煤矿曾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关闭之后,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利用。那些废弃的矿井和设备,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就不能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结束它的使命吗?</p><p class="ql-block"> 重游天河煤矿,就像是一场与过去的对话。我们在废墟中寻找着曾经的痕迹,在回忆中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虽然这里已经变得荒凉不堪,但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它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无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有些东西注定要被淘汰,有些回忆注定要成为过去。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的美好,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付出过的人。我们要带着这份回忆,继续前行,在新的生活中寻找新的希望和梦想。</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驾车离开天河煤矿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这片荒凉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回头望去,心中默默祈祷:愿这片土地在未来能够得到重生,愿那些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作者: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2025.09.28</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刘文兴主任重游天河煤矿纪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月的晨风拂过车窗,我们全家驱车重游故地——天河煤矿。这片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土地,如今静卧于山峦与绿树之间,仿佛一位老友,在熟悉的位置等待重逢。昔日的喧嚣虽已沉淀,但沿途的风景与建筑仍诉说着往昔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着蜿蜒的柏油路缓缓驶入矿区,两旁高大的树木交织成绿色长廊,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远处山丘起伏,电线杆延伸至天际,家属楼的红字标识悄然浮现,勾起心底深处的亲切感。这一带曾是矿工生活的中心,如今依旧宁静如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穿过“天河矿区”牌坊,朱红金纹的檐角映衬着蓝天,仿若翻开一本泛黄的相册。这里曾是矿区的精神地标,中式建筑的庄重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远处的党群服务站前,我们驻足合影,笑容在阳光下自然绽放,一如当年在此求学、工作时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职工医院门前灯笼犹在,红瓦白墙间透出朴素的温情;子弟学校矗立山脚,铁门后的教学楼静静守候着一代人的青春。校园里的光影洒在空旷的走廊上,仿佛还能听见课间的笑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篮球场边的老树依旧苍劲,街道两旁的老屋斑驳却安详。“回不去的是青春,能回去的是母校”,这句话轻轻叩击心扉。夕阳西下,河流倒映着晚霞,橙光铺满水面,像极了那段炽热而纯粹的岁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