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古埃及文明大展(下)

落雪无痕SH

<p class="ql-block">2024.8.16 看完“法老的国度”又冷又饿,双腿也酸了,上二楼咖啡厅吃了点心、咖啡,休息一会,继续。<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bot88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跨越时空的对话-古埃及文明大展(上)</a></p> <p class="ql-block">“萨卡拉的秘密”,萨卡拉是埃及最古老的都城孟菲斯最重要的墓区。这里有埃及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乔赛尔梯形金字塔,以及3至13王朝的15座金字塔,也是贵族墓葬、动物木乃伊埋葬极其密集之处。自2018年以来,埃及考古队在萨卡拉不断有重大发现,如埃及最大的动物木乃伊墓地、最完整的木乃伊作坊、萨卡拉地区目前所见唯一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猫神庙遗址,以及数十座地下墓室中上千个完整的彩绘木棺。同时发现了蛇、蜣螂、幼狮的木乃伊。萨卡拉成为</span>近年来举世瞩目的考古遗址,并于2020年被列为当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一:神圣动物崇拜中心</b></p><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后期,国家级分裂、外族的入侵和社会的动荡加剧导致了民间对魔法和巫术的信仰,神圣动物崇拜因此风靡一时。对应特定神灵的动物,如朱鹭、狒狒、猫、鹰乃至鳄鱼被成批饲养和宰杀,制成木乃伊售卖给大众,作为献给神的供奉或还愿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彩绘神龛上的鹰神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在这件小神龛的四周各绘有四位木乃伊形态的神祇,神龛的边框呈现红色,在白底上绘制了荷鲁斯四子:肝脏的保护者、人首的艾姆谢特,肺的保护者、狒狒头的哈比,胃的保护者、胡狼头的多姆泰夫,肠子的保护者、隼鹰头的克贝克塞努夫(Qebshenuf)。</p><p class="ql-block">神龛上方则供有一尊头顶翎毛的鹰神雕像,神龛本身则被刻画为象形文字中传统神殿符号的样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彩绘神龛上的鹰神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萨卡拉考古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犊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粘合材料、木、石膏、亚麻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1962年2月由埃及探险学会于拉迪姆发掘出土</b></p><p class="ql-block">牛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在公元前7000年牛被驯化之前,牛就已经在尼罗河谷附近备受崇拜。</p><p class="ql-block">在所有牛形神祇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是孟菲斯的神牛阿匹斯。在前一任神牛死去后,祭司们会为其重新选择继任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二:猫神与猫神庙</b></p><p class="ql-block">Bubasteion 特指萨卡拉墓区入口处的猫神巴斯泰特祭祀区,据考证新王国时期,这里就有一座猫神庙,这是埃及境内存世不多的猫神庙遗址。巴斯泰特集狮子与猫的特性于一身,有危险与温柔的两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巴斯泰特立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青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尊手持叉铃的猫女神巴斯泰特铜像。</p><p class="ql-block">巴斯泰特女神常常以猫头人身或直接以猫的形象示人,其信仰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巴斯泰特也被认为是狮神马赫斯的母亲,在某些传统中她也被视为涅斐尔图姆或阿努比斯的母亲。</p><p class="ql-block">巴斯泰特的崇拜中心是下埃及地区的布巴斯提斯,根据古典作家希罗多德记载,这里的巴斯泰特神庙宏大壮观,周围有女神的圣湖围绕,而信徒会在节庆期间宴饮奏乐,乘游船在尼罗河上下狂欢,还会到神庙里向巴斯泰特女神祈祷供奉小雕像和猫木乃伊,以期获得女神庇佑。这种崇拜在托勒密时期抵达顶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猫坐像 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带基座、略有彩绘的猫神木雕,出土于萨卡拉神圣动物墓地中的猫神庙遗址区。猫的形态特征明显,有的身长、头小,纤细而挺立,有的则炯炯有神,脖子前倾,似乎有探询之貌;还有的眼白明显,憨态可掬。雕像有进行颜料勾勒及灰泥打底的痕迹,虽然目前能看出的只有用作勾边的黑色涂料,但个别雕像的配饰、眼眶乃至基座和猫身纹路都清晰可见。联系到猫像各自的独特形象,这组展品的精致程度显然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右侧:木乃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萨卡拉并非猫神最早和最重要的崇拜中心,但到了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期,萨卡拉猫神庙的重要性几乎不亚于布巴斯提斯本土的猫神庙。值得注意的是,在萨卡拉,埋葬猫木乃伊的地方本身就曾是猫神圣地,后来又成为新王国诸多显贵的陵寝,最终又被放满了献给巴斯泰特的猫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1, 100, 250);">02:巴斯泰特持叉铃像 青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01:塞赫迈特护身符 费昂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这件展品是狮子女神塞赫迈特的小件费昂斯材质护身符,通体呈淡绿色,主要部分为塞赫迈特侧面坐像。塞赫迈特特以狮首人身形象出现,双手交叉于身前,端坐在一盏带有基座的椅子上,双目平视前方。</p><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狮子是常见的神圣动物,狮子女神塞赫迈特被与猫女神巴斯泰特相对,代表了这对女神中暴烈、凶猛的一面,并被称作“拉神之眼”,是拉神之女,与哈托尔关系密切。</p> <p class="ql-block">猫被古埃及人视为巴斯泰特女神的化身,也是她相对温和时期的状态。对巴斯泰特的崇拜最早可追溯到第二王朝时,她最初可能是一位狮子女神,但随着时间推移,从中王国时期起,她逐渐化身为了猫女神或猫头人身的女神。</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可能是最早与猫为伴、尝试驯养的古代民族之一,关于埃及猫的记录和描绘古已有之,它们是主人外出狩猎的好拍档和居家生活的心爱宠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三:猫神祭司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埃及祭司分多个层级,工作的类别也多种多样,因为无论神庙、墓地还是先王们的祭祀场所都需要专门的“服务人员”。同一个人可以身兼多个神灵的祭司,也有的高官同兼任大祭司的职位。</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锥是古埃及金字塔的顶石或方尖碑的最顶端。古王国时期,它们通常由闪长岩、花岗岩或一种非常精细的石灰石制成,然后在上面覆盖金或银。到了金字塔时代晚期,它们主要由花岗岩制成,并刻有文字和符号。尽管在埃及发现的金字塔远逾百座,但却很少有金字塔锥真正是在金字塔顶端被发现的。</p><p class="ql-block">新王国以降,在一些贵族墓中,也出现了放置于地上墓室顶端的金字塔锥。此次在萨卡拉发现的这件晚期木制金字塔锥显然属于此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红陶香水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红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萨卡拉考古遗址</b></p> <p class="ql-block">这批人形彩绘木棺是迄今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大窖藏,从未被盗或被破坏,文物保存良好且完整,数量大、样式丰富,在埃及棺椁类型学研究上是难得的珍贵资料。这些棺大部分是人形彩绘木棺,因为封存在地下深处,颜色保存非常好,图像和铭文个性鲜明,与众不同。面部的颜色有绿色、红色、蓝色、黄色、黑色等等。至于选择不同的颜色绘于面部的原因,目前还是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普塔-索卡尔神”,是普塔神与索卡尔神结合后的产物,也代表了普塔这一超级神祇的一个面相。</p><p class="ql-block">所谓的“普塔-索卡尔神”,是普塔神与索卡尔神结合后的产物,也代表了普塔这一超级神祇的一个面相。普塔-索卡尔或普塔-索卡尔-奥塞里斯神的形象一如藏品所示:他的头上有两根舒展的鸵鸟翎,其下则是由两只公羊角所举起的太阳圆盘,身体呈木乃伊形态。这两件藏品均配有底座,并分别在神的身体正中写有铭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四:复古之都</b></p><p class="ql-block">古老的宗教中心既是古埃及人前往朝拜、参加宗教仪式的目的地,也是他们选择墓地或建造神庙之处,因此古墓常被再次利用。历史上,萨卡拉出现过三次造墓高峰,而每次造墓高峰的出现都是出于回归传统的复古之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男性、女性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b></p> <p class="ql-block">年少去世的法老图坦卡蒙,1922年因其陵墓在底比斯帝王谷被考古学家发现而轰动世界。墓中出土了近五千件珍贵文物,奢华壮观,引发了“埃及热”。</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所处的18王朝,古埃及正在发生什么样的转型?为何在此时的埃及出现了“一神崇拜”?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少年法老完成了对传统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一:帝国之阿蒙</b></p><p class="ql-block">阿蒙最初出现于《金字塔铭文》中,是赫摩波利斯的八位原初之神的一员。新王国18王朝开始,阿蒙与太阳拉神融合为阿蒙-拉神,被提升到了“国神”的地位。然而,随着帝国官僚机构的完善,王权与阿蒙神庙集团的利益日渐冲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01:花形串珠项链 费昂斯、萤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02:手形响板 象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 <p class="ql-block">阿蒙神头像</p> <p class="ql-block">在王室姻亲、阿蒙荷太普的王后泰伊的父母尤亚和图雅位于帝王谷的墓葬中发现的最精美的物品之一。盒子由木头制成,装饰有黄金、象牙和绿松石蓝,盒子上面有国王阿蒙荷太普三世和王后泰伊的名字。因此,人们认为它们是国王送给岳父岳母的礼物,由王室作坊制作,这也就解释了它们的精湛工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泰伊王后站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二:阿玛尔纳的变革</b></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之父,国王埃赫纳吞(阿蒙荷太普四世)在位第5年迁都阿玛尔纳,推行宗教改革,摈弃众神,独尊阿吞。阿吞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是创造之神,宇宙之神,世间一切生命之源泉。埃赫纳吞主张只崇拜阿吞,不允许崇拜其他神,甚至神的复数也不能岀现。他还废除繁琐的神庙仪式,主张以简洁的方式在露天庭院中与阿吞神直接交流。埃赫纳吞自称为阿吞的唯一儿子,神人之间唯一中介。埃赫纳吞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阿玛尔纳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绘有植物和鸟类的地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石膏、颜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玛尔纳出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这块带有鸟类和植物的彩绘石膏地板来自于阿玛尔纳南部一个被称为“美鲁阿吞”的宫殿,这座宫殿是为埃赫纳吞的女儿梅里塔吞而建。1891年,皮特里在这座宫殿E厅发现了众多墙画、地板画以及各种装饰品,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转角处被称为北哈里姆的著名的彩绘路面。大量的碎片展示了以动植物为主题的高品质绘画,它们以南方的风光为主题。水生植物和纸莎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与创世神话有关-原初世界以及最初的生命形式正是来自这样一片混沌水域,因此水生生物的场景象征着战胜死亡和混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图雅的卡诺匹克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雪花石膏(石灰华)、颜料、石膏、金、木乃伊内脏、亚麻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帝王谷46号墓出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这个罐子属于十八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岳母图雅,年代为公元前1390年至公元前1352年之间。作为国王的姻亲,阿蒙霍特普的岳父尤亚(Yuya)及岳母图雅在现在被称为帝王谷的王室墓地中得到了奢华的安葬。他们的陵墓于1905年被来自罗德岛的美国商人戴维斯发现。这座古墓完好无损,幸运地躲过了历代盗墓贼的掠夺,因此在图坦卡蒙墓被发现之前,这对夫妻的坟墓是帝王谷中保存下来随葬品最精美而丰富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上:带有贝斯神形象的木椅 木、颜料、金、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帝王谷46号墓出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下:尤亚和图雅的凉鞋 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阿蒙荷太普四世(埃赫纳吞)巨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砂岩、颜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埃赫纳吞即阿蒙荷太普四世,无疑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统治者。他对埃及的统治大约持续了18年,统治时期约为公元前1353-1335年,并以迁往阿玛尔纳的新首都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阿蒙荷太普四世时期以底比斯的阿蒙神崇拜为中心;第二期埃赫纳吞时期以阿肯塔顿的阿吞神崇拜为中心。在位的第四年,阿蒙荷太普四世更名为埃赫纳吞,意为“阿吞神的阿赫”,阿赫即古埃及人世界观中的一种灵魂。他大力推行以太阳日轮阿吞神为核心的一系列宗教改革,其反传统性直接地体现在艺术风格的创新和转变上。</p> <p class="ql-block">纳芙蒂蒂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埃赫纳吞的王后,雕像刻画了这位女王优雅的容貌:高高的颧骨,斜视的眼睛,弓形的眉毛,丰满的嘴唇和细长的脖子。整个头雕具有强烈的阿玛尔纳时期的艺术风格。埃赫纳吞在其在位的十七年里领导了一场文化、宗教和艺术的大变革。在他在位的第六年,他把首都从底比斯迁往北面的阿玛尔纳,并将其改名为埃赫塔吞,这一时期也因此被称为阿玛尔纳时期。阿玛尔纳时期除了著名的宗教改革,其艺术形式也呈现出相当特殊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02:纳芙蒂蒂浮雕 石灰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03:公主形象草图 石灰石、颜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01:埃赫纳吞及家人浮雕 </b><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8px;">结晶石灰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太阳圆盘阿吞神的神庙在土地规划和建筑结构方面与传统的埃及神庙截然不同,尤其与阿蒙-拉的神庙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常是内部密闭的隐秘空间,而阿吞神庙则彻底敞露于天空之下,没有任何屋顶结构。如此一来,阿吞神就能全天候地照耀神庙的所有角落,这正与埃赫纳吞倡导的新教义如出一辙。在此期间,不再有任何人形或混合形态的神明受到供奉,只有太阳神以太阳圆盘的单一形态接受埃及人的崇拜,而它的光芒末端以人类手掌的形式向信众传递神明的恩赐。这些光线带来了生命、欢乐与繁盛,显示出独一无二的美,甚至能照亮一切水体的最深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三:少年法老的回归</b></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统治期间,将都城迁回孟菲斯,走上回归传统的道路。这一时期的艺术样式既继承了“阿玛尔纳风”,又复兴了古埃及传统,对19王朝乃至后来的王家和贵族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图坦卡蒙在十八岁时骤然离世,18王朝的统治也随着他的离世和“阿玛尔纳改革”的结束而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图坦卡蒙巨像,被埃耶和赫伦布挪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石英岩、颜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卢克索出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赫伦布的名字刻写在所有原文被涂去的位置上方,那里最初写的是埃耶的名字,因为确定能够在某些地方读到原文的痕迹。然而,雕像的面容描绘的显然不是上了年纪的埃耶,而是年轻的国王图坦卡蒙,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已知的图坦卡蒙形象去对照和判断。该雕像明显是为了图坦卡蒙而制作的,但随后由埃耶制作完成、刻写铭文并树立于神庙中,并在最后被赫伦布挪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右:这个小王冠由一个黄金小圈和16朵玫瑰花构成,其中5朵花的花瓣上刻有谢提二世和塔沃瑟瑞特的名字。考古学家在这座墓室里发掘出了帝王谷之中最华丽的贵金属首饰,包括金制的王冠、串珠项链、指环、手镯、护身符以及银制的拖鞋和“手套”等,这座墓葬也因此被称为“黄金墓葬”。</p> <p class="ql-block">02:这块石灰岩上刻有两个只到脖颈处的国王头像,呈浅浮雕状,出土自十八王朝国王埃赫纳吞建立的新都阿玛尔纳。</p><p class="ql-block">因这块石灰岩板上没有文字,很难得知两个头像究竟属哪位国王。有学者认为两个头像都属于埃赫纳吞,但也有学者认为两个头像分别属埃赫纳吞和他的继任者斯门卡拉。</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大帝不仅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王之一,还是古代世界里最杰出的外交家。拉美西斯二世被恰当地昵称为“大帝”,他一手造就了埃及独创的和平范本,远远要比同时期任何所谓的和平都更具价值,而后更是成为了后世和平条约的原型。古代的政治领袖通常至少拥有一项军事成就,古代的统治者则往往兼任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只有拉美西斯成为了唯一拥有和平成就的掌权者,曾与虎视眈眈的强敌赫梯帝国达成了长久的和平。</p> <p class="ql-block">流连在展厅之中,与几千年前的雕塑、图画、文字…共处一室,它们想表达啥?又或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埃及那些宏伟的神庙、壮观的金字塔又是如何建造的?5 千多年了,雕塑的色彩仍然如此艳丽,古埃及那三千年的灿烂文明又是如何突然消失了?</p><p class="ql-block">人们继续在挖掘、继续在探索……</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从几年前年的环境回到了现在,天阔地广,度过了魔幻美妙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魔都,晚上好!</p> <p class="ql-block">文字资料来自展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