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一面坡

看客随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图/陈永振(看客随风)</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尚志市街里到一面坡小镇,朋友说: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开着车,说说笑笑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看看手机,时间正好上午9点45分,天空瓦蓝,没有半片云影,阳光金灿,既有中秋时节的清爽惬意,又不乏美好上午的温暖与轻柔。</p><p class="ql-block"> 走近文化艺术小镇和想象中的有些差距,整个小镇非常安静,没有满街游客,街道两侧整齐的俄式房屋虽然经过粉刷,但年事久远的感觉依旧会掀开每个人的眼帘。朋友介绍说:一面坡镇因镇内大直街中部有一段长约500米的缓坡得名,清光绪年间形成居民点,1897年随中东铁路修建逐渐发展为商贸重镇。镇内至今还保留着5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面坡火车站的原貌。朋友说一面坡火车站建于1898年,见证了百年前的铁路历史。近年来,当地非常重视旅游业发展,以俄式建筑群为基础,精心打造了俄式西餐厅、套娃工坊等业态,建设成了一面坡文化艺术小镇‌。2024年五一期间推出“五卡斯风情街区”后曾吸引万人次游客。说话间,眸子里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骄傲与自豪,同时流露出几缕伤感与惆怅。当走到镇内中心景区时,大门已经上锁,门梁上爬满了葡萄藤,一串串紫葡萄隐藏在绿油油的枝叶当中,口水不觉泉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在朋友深感遗憾时,一辆红色旅游大巴从村外开了进来,在镇内兜了一圈后停靠在景区大门口。看来旅游团事先与景区管理部门有过沟通,有位农民模样的人拎着一串钥匙走了过来,打开了侧门。大巴车上的旅客纷纷下车,大概有30多人的样子,一看就是老年团,穿着花花绿绿的,行动缓慢且活泼。打开侧门的那位农民模样的人打开门就不管了事儿了,自顾自靠在院墙处与导游聊天,任凭我们四人随着人群进入景区。</p><p class="ql-block"> 该景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要以俄式历史建筑和当时火车站为基础。通过改造中东铁路机务段旧址等历史建筑,打造了生活美学馆、套娃工坊、俄式西餐厅等特色业态,室内还特意保留了中东铁路时期的取暖土炉、木质窗框等历史元素,采用红砖外墙与尖顶设计,形成典型的俄式建筑风貌。说实话,最吸引眼球还是俄式房屋的每一扇窗户,窄窄的、高高的,都是松木制造,每个窗台下都会有一个悬空的长方形花篮,枝叶茂密、花朵摇曳,阳光之下与斑驳的墙体、脱落的油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细细诉说历史与现实的层层烟雨。</p><p class="ql-block"> 当要离开时,还是忍不住回头再次看了看一面坡小镇。整个小镇就像两个相互搀扶的老人,一个黑发碧眼,一个金发黄脸,相偎相依静静的坐在铺满阳光的山坡上,一会儿哼着紫竹调、茉莉花;一会儿又唱着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