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秘境-归来美篇 25.9.27锦绣山河户外赴博山樵岭前探淋漓湖秘境、寻马公祠、吃正宗博山美食

奋斗

2025年9月27日,山东锦绣山河户外一行30人踏着秋雨后濛濛的薄雾,看白杨河溪水潺潺,观淋漓沟小桥流水,赏淋漓湖垂柳倒映、绿水茵茵,寻那远去的马公祠传说,醉美山庄品地道博山美食,轻松一日。<div>领队:奋斗</div><div>领队:来福哥</div><div>摄影:众队友</div> 博山淋漓湖风景区位于淄博市博山樵岭前风景区西邻,湖面数百亩,朝晖夕阴,湖山掩映,宛如一幅酣畅淋漓的泼墨山水画卷。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尤以春游最为迷人。春日里,杏花满枝,坡堤上鹅黄嫩绿,蜂喧蝶舞,生机盎然。湖水平滑如镜,波澜不惊,山如壁螺,倒映其中。乘舟荡桨,涟漪伴行,仿佛置身画中,悠游自在。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浮光跃金,山影变幻,令人陶醉。<br>若遇霪雨,湖山风光更显迷蒙,云遮雾罩,远山飘渺,近峰迷漫,走在湖上,进入一个空蒙静淡的境界。淋漓湖素有“小漓江”之美誉,景区内植物茂盛,水质甘冽,被誉为天然氧吧。 一路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顺势而行。虽阴雨蒙蒙,依然挡不住户外者的热情。 这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儿,极似金莲花。 山间密林穿梭而行。 沿着白杨河旁的山路悠闲地行进,既观花,又赏水,还看小瀑布。 好一派整山的绿野仙踪,藤蔓把山上的植物、岩石统统覆盖,变成绿油油的山体。在小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爽。 走过白杨河进入淋漓沟,水变得幽暗深邃起来。 细水长流,小桥流水,植被倒影,浮光掠影。好一幅人间仙境。 淋漓湖这个被誉为山中明珠的人工湖,镶嵌在群峰怀抱之中,风光迤逦,置身湖中,妙不可言。 今日得幸甚,恰好冒着蒙蒙细雨,真正领略那云遮雾罩,远山飘渺,近峰迷漫,空蒙静淡的境界。 樵岭前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主要由朝阳洞,王母池和淋漓湖三个自然景区组成。飞流叠瀑,素有“天然公园”之称。主要景点有博山溶洞、王母池、淋漓湖、天星湖等。景区内集山、水、林、泉、洞敏芹桥、瀑融为一体,被专家誉为“鲁中山水画廊”。 离开淋漓湖翻山越岭奔向马公祠。 该村老人盛登海讲:相传唐王东征时,曾路经此地。当时有一随行的马姓官员死于此地,葬埋后立祠享祭,故命村名为“马公祠”。网上搜索一番,确实如此。原文如下:唐朝初年,唐王御驾东征,一天,来到了颜神这地方。这里崇山峻岭,山高坡陡,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便在西山峪住下进膳休息。 不知怎的,马厩里唐王骑的那匹青鬃马脱缰不见了,马倌急得晕头转向,便立即东录西找。他跋山涉水,整整三天三夜,也没找着。心想:“唐王见罪,罪有应得。误了出征,这还了得。”正在左右为难,忽然看见一个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老人站在他的面前,问他为难的情由后,便用手向南指说:“你看那是什么?”马倌一看,青鬃马引颈长嘶,站在面前。他刚要谢谢,一转眼老人就不见了,他便立即骑上青鬃马回到了驻地。 这个马倌奔波了三天三夜,行程五、六百里,回来以后,心中象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时他才感到又饥、又渴、又累,头晕目眩,一声不响死去了。 乡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村西山峪建了祠,他因干马倌,没人知道他姓什么。所以,此祠就叫:“马君祠”,以后又叫“马公祠”。 马公祠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块民国13年的祭碑和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槐。这槐树据说是唐王东征时栽下的。 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连绵不断,屋内美食正酣。 赏湖看景,爬山溜腿,把酒话户外,轻松惬意。山河常在,有缘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