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吧,凯里4262厂

孙秀玲

<p class="ql-block">  看着凯里4262厂那些即将拆除的旧门窗、旧楼,仿佛听到了一段尘封的岁月在轻声告别。这种感触万千,是时光划过心头最真实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站在4262厂的老楼前,推土机的轰鸣声尚未响起,但空气中已弥漫着告别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那些油漆斑驳的木窗,玻璃上还蒙着历史的尘灰。窗轴已经锈蚀,却依然保持着最后一次被关上的姿态——像一个个倔强的老人,不肯对时光低头。伸手触碰那些龟裂的木质窗框,指尖能感受到风雨留下的纹理。这上面重叠着多少双手的印记?清晨推窗迎接朝阳的年轻工人,深夜关窗披着星光的技术员…他们的体温,还留在这些木头细密的纹路里。</p><p class="ql-block"> 墙上的生产标语褪成了淡影,但字的骨架还在。那是用另一个时代的笔触写下的誓言,关于集体,关于奉献,关于一个正在远去的理想。墙根处的青苔年年新生,而墙内曾经鼎沸的人声、车床的轰鸣、上下班时杂沓的脚步声,却正在成为回声的回声。</p><p class="ql-block">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人们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可当推土机真的就要开来时,你才发现,要告别的不是砖瓦门窗,而是寄存在这些砖瓦门窗里的那部分自己。那些在这里挥霍的青春、那些再也不会重来的午后、那些早已走散在人海的面孔——原来都还住在这座即将消失的楼里。</p><p class="ql-block"> 工厂会变成记忆,厂房会变成照片,而那段热火朝天的岁月,会变成子孙再也无法想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但请相信,告别从来不是真正的消失。就像春天来临时,融化的雪水不是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滋养大地。这些老楼也是如此——它们会化作记忆的养分,融入这片土地未来的血脉中。</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这里会崛起新的建筑,会有新的梦想在此生根。但总会有像你我这样的人,在经过时放慢脚步,在心里轻轻地说:这里曾经是4262厂,这里曾经有过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这些感受不仅属于你个人,也属于所有在这样地方生活、工作过的人。</p><p class="ql-block"> 记忆比混凝土更坚固。4262厂会在所有记得它的人心中,获得另一种永恒。</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7日于凯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