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益师行:时光里的温情与回响

一路强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百年益师行:时光里的温情与回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国强</b></p> <p class="ql-block">  九月底的风携着桂香漫过益阳城时,我踩着晨光往新校区去——作为益阳师范的退休教师,这趟赴百年校庆之约的路,走得比往日任何一次返校都要郑重。</p> <p class="ql-block">  新校区正门前坪早已聚起了熟悉的身影,“校友签到处”牌子在阳光下格外鲜亮。握着笔在签到簿上落下名字的那一刻,指尖触到纸面的温度,竟与退休前在育慧楼板书时的触感重叠。身旁传来一声熟稔的招呼,转头见是当年同办公室的老同事,两鬓虽添了霜,笑起来眼角的纹路仍藏着当年备课到深夜的默契,几句“好久不见”,便把时光拉回了那些捧着教案、围着学生转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九点半,启动仪式的国歌响起,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再看眼前崭新的教学楼、操场上朝气蓬勃的学生志愿者,忽然想起1949年定名时的益阳师范,想起老校区那两栋老旧的崇教楼和育慧楼——那时的课桌是木制的,黑板是刷着墨漆的,却一样传出朗朗书声,一样孕育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十点十分,队伍往老校区去,车轮滚动间,仿佛碾过的是近百年的时光轨迹:从1551年龙洲书院的晨钟暮鼓,到1925年益阳县立龙洲师范的书声琅琅,再到如今专科院校的全新模样,这所学校的根脉,原来早已深扎在每一代益师人的心里。</p> 老校区还是记忆里的模样,“根脉所系 温情附校”的活动现场,老同事们围着当年的教学日志、泛黄的毕业照,你一言我一语地忆着往事:谁当年在课堂上被学生的奇思妙想逗笑,谁在办公室熬夜批改作业忘了吃饭,谁带着学生在操场边排练节目……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旧物上,连尘埃都闪着温暖的光。十二点的“桃李宴”设在一号餐厅,餐盘里的菜还是熟悉的味道,就像当年放学后留在学校吃饭,食堂师傅总会多给一勺菜,笑着说“老师辛苦了”。如今坐在身旁的,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同事,也有西装革履的学生,举杯时那句“祝母校百年安康”,喊得眼眶发烫。 <p class="ql-block">  午后稍作休憩,便又往新校区的展厅去。益美楼二楼,校友赵溅球、盛景华的书画展里,一笔一画皆是对母校的深情:水墨里的龙洲书院古意盎然,色彩中的新校区朝气蓬勃。转过展厅,音乐厅里传来郭声健校友的学术讲座,熟悉的乡音里满是对师范教育的赤诚,恍惚间竟像回到了当年的课堂,我们也是这样,把对教育的热爱,一字一句讲给台下的学生。益行楼十二楼的茶叙更像一场老友聚会,泡上一杯热茶,聊着校园的变化,说着各自的近况,有人说“看着新校区的孩子,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有人说“退休了也常想来校园走一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亲”,话语间,满是对这所学校割不断的牵挂。</p> 傍晚的“益师家宴”在俭德堂开席,灯光暖黄,笑声阵阵。待到晚上七点半,益美楼大礼堂的汇报表演拉开帷幕,学生们的歌舞、朗诵、乐器演奏,每一个节目都透着青春的活力与对母校的祝福。当合唱《益师校歌》的旋律响起时,我忍不住跟着轻声哼唱,熟悉的歌词从心底涌出,眼前闪过的,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教学生唱歌的模样,是一届届学生毕业时挥手告别的场景,是这所学校百年间栉风沐雨却始终向上的模样。 <p class="ql-block">  散场时,夜色已浓,新校区的路灯亮得温暖。走在回住处的路上,风里仍有桂香,也有校园里传来的零星笑声。忽然明白,所谓百年校庆,哪里是一场简单的聚会?是让我们这些“老益师人”回来看看,看益师的根脉如何在时光里延伸,看我们当年播下的教育种子,如今已长成怎样的参天大树;也是让益师看看我们,看我们即便退休,也始终带着从这里习得的“师者之心”,认真生活,不负所托。</p> <p class="ql-block">  这趟百年益师行,走的是路,见的是人,藏在心底的,是一帧帧时光里的温情与回响。而益阳师范这四个字,早已不是简单的校名,是刻在骨血里的牵挂,是无论走多远,回头总能望见的灯塔。往后的日子,想必还会常来校园走一走,看看益美楼的晨光,听听益行楼的书声,就像从前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那样——因为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贺新郎·贺益师百年校庆》 </b><b> </b></p><p class="ql-block"> 弦歌传百载。记当初、龙洲肇始,薪火初载。四载高专新程启,更续杏坛风采。看今日、黉门焕彩。桃李芬芳盈四海,赖师心、沥血培英才。春化雨,润苍苔。 </p><p class="ql-block"> 秋光正好校庆届。聚贤才、同襄盛举,畅叙情怀。回首峥嵘来路远,展望宏图更迈。期此后、声名愈泰。立德树人初心在,育栋梁、再把华章写。歌盛世,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