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与中秋撞了个满怀,欢乐谷旁的“鸡同鱼港”成了我们这群老友重逢的据点。招牌红白相间,藏在科梅创意园的树影里,像一句藏了许久的邀约。自行车斜靠墙边,风穿过树叶,把节日的轻快吹进了每个人的衣角。我们还没进门,笑声已先一步落在了台阶上。</p> <p class="ql-block">再抬头时,天色有些阴沉,黑布裹着外墙,像这家店悄悄打了个盹。可我们不在乎——老地方本就该有些旧模样,像旧相册里泛黄的笑。雨没来,人来了,推门进去的那一刻,仿佛把天气也暖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拐角处的“江景食府”楼上挂着“鸡同鱼港”的黄字标牌,像是藏在另一家名字背后的秘密入口。楼梯窄窄的,却有人站在门口,白衫浅裤,抬手一迎,像在等一桌注定要热热闹闹的饭局。我们没问他是谁,只觉得这迎接,像是为所有久别重逢的人准备的。</p> <p class="ql-block">“原生态 等你”——招牌下的绿字像一株从水泥缝里长出的草,倔强又温柔。我伸手轻触那块金属牌,仿佛触到了某种承诺。这地方不靠华丽招客,它只是静静立着,像一位老友,不说多话,却始终记得你爱坐哪一桌。</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入口被绿布半遮着,像舞台幕布拉开一半。玻璃门映出我们的身影,一辆车静静停在门前,仿佛随时准备载走烦忧。这里不像网红店那样喧嚣,反而有种被城市遗忘的安静,正适合我们这群不愿赶时间的人。</p> <p class="ql-block">忽然,一扇窗推开,一位长者探出身来,灰衣白发,冲我们比了个“V”。我们都笑了,他也笑,没说话,却像说了千言万语。那一刻,他不是陌生人,而是这场聚会的见证者,是这栋楼里最生动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又一位老人从窗边探头,笑容明亮,手势如庆贺。窗外是灰墙与管道,可他的神情却像站在桥头迎风而立。我们彼此点头,他缩回头去,留下一瞬的温暖在空气里荡漾。这城市有多少这样的窗?又有多少这样的笑,正悄悄点亮日常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六张熟悉的面孔围成一圈。圆桌中央摆着茶壶与碗筷,窗外高楼林立,屋内却像退回到了慢时光。墙上一幅水墨画静静垂着,像在听我们说话。有人讲起旧事,有人轻声附和,笑声不大,却落得稳稳当当。</p> <p class="ql-block">老张穿蓝花衬衫,眼镜后的眼睛闪着光,双手交叠,像在主持一场非正式会议。对面老李穿白Polo衫,手势频频,讲起他上个月去乡下钓鱼的趣事。菜还没上齐,故事已满桌流淌。窗外车流不息,而我们这一角,时间仿佛被调成了慢速。</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士坐在角落,花衣衬得气色很好,面前一碗热腾腾的面。她微笑看着大家,筷子轻搭在碗边,像在等一句恰到好处的插话。墙上的书法写着“食安人心”,她没抬头看,却仿佛早已懂得。</p> <p class="ql-block">另一桌五人正吃得热闹,话题从孩子说到旅行,从天气说到老歌。一道红烧肉被夹到最后,谁也不肯动,最后笑着推给最年长的那位。窗外城市灯火渐起,屋里却只看得见彼此的脸——被灯光与情谊映得柔和。</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人围坐,茶香袅袅。窗外河流如带,映着对岸的霓虹。有人提起去年中秋没能聚成,语气里没有遗憾,只有“今年总算来了”的踏实。一幅水墨画挂在身后,像在默默见证这平凡却珍贵的团聚。</p> <p class="ql-block">八个人,八双筷子,八杯酒。菜一盘盘上,笑声一层层叠。有人提议举杯,话没说完,杯子已纷纷举起。灯光暖黄,照在每一张微笑着的脸上。我们不为多大的事庆祝,只为还能坐在一起,还能说说笑笑。</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桌,同样的人,同样的满桌佳肴。窗外高楼沉默矗立,而我们这一室喧闹,像在与整座城市温柔对抗。有人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只写:“老友记,第38次聚餐。”简单,却重如千钧。</p> <p class="ql-block">四位中年人相对而坐,茶已续了三轮。没人急着走,话题从工作滑到童年,又滑到退休后的计划。墙上的画静默,窗外的城市奔流,而我们像停泊在时光港湾的小船,轻轻摇晃。</p> <p class="ql-block">窗边一位穿蓝T恤的老人正夹起一块鱼,面前架着三脚架,手机静静录着。他抬头笑了笑,说:“给你们直播今晚的‘鸡同鱼港’。”我们打趣:“主播今天要打赏吗?”他一愣,随即大笑:“打赏?我请你们吃!”——原来热闹,也能这样被传递出去。</p> <p class="ql-block">三人合影,一人举着手机支架,另两位笑得灿烂。桌上茶点未动,像是专为这一刻保留的布景。他们不属我们这桌,却像共享着同一种节日密码——用一顿饭,记住一些人。</p> <p class="ql-block">一位条纹衬衫老人正把一片肉送入口中,笑容藏不住。他对着墙上的水墨画点头:“这画配这饭,有味道。”没人接话,却都懂。有些美,不必言说,只需一口热饭,一瞥雅墙,便已心领神会。</p> <p class="ql-block">蓝T恤老人又出现了,这次他举着一块炸春卷,像举着奖杯。手机搁在桌角,汤碗冒着热气。他咬一口,眯眼:“脆,香,就是这个味。”我们纷纷点头——有些味道,是记忆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他还在讲,手指比划着,像是在复述一段传奇。桥影在窗外静静横卧,河面倒映着云与光。他面前的手机支架稳稳立着,像在记录一段不会上传却永远存在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四人举杯,酒未满,情已溢。桌上菜色丰盛,但最下饭的,还是彼此的近况。一句“你瘦了”,一句“你气色好”,比任何佳肴都暖人。</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画面,不同的桌。笑容如出一辙,杯中饮料泛着光。我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杯,不是为某个特别理由,只为此刻——人齐了,心暖了,节日也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四位男士,各穿不同颜色的短袖,像调色盘上跳脱的笔触。他们碰杯时,笑声撞在一起,碎成满屋星光。这顿饭,不为别的,就为证明:老了,也能活得鲜亮。</p> <p class="ql-block">有人揭开保温碗,热气腾腾的汤露出来,金黄如秋阳。旁边女士笑着看,像在看一场熟悉的仪式。手机静静放在一旁,记录着这平凡却动人的瞬间——食物揭开,情谊也揭开。</p> <p class="ql-block">户外的桌边,一群人站成一排,笑容灿烂。城市在背后铺展,绿植在身旁摇曳。他们不说话,只用站姿说:“我们在一起。”节日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张合影里。</p> <p class="ql-block">八个人站在灯串下,背后是河流与天际线。他们穿着随意,神情放松,像一群终于卸下重担的旅人。灯光微闪,映在眼里,像星星落进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而此刻,一位穿浅蓝T恤的老人正坐在返程的公交车上,手握一袋打包的菜。窗外风景模糊,车内安静。他闭了闭眼,嘴角仍带着笑意——今天,他不只是吃饭,是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