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永驻(第19集)援越抗美铸丰碑

松柏

封面设计:张忍干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援越抗美铸丰碑</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执行会长黄宏吉在座谈会上的讲话</div> 同志们:<br>  今天,在庆典会刚刚结束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组织英模代表、烈士家属、参战老兵及军嫂代表召开这场座谈会。其目的就是想进一步宣传、继承、挖掘丰碑里的英勇事迹和铁军精神,这种精神让它源远流长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在1825个日日夜夜里用热血与生命铸就了一座永远屹立的丰碑。这就是我们的援越抗美战争。<br> <b>  一、隐秘战线的钢铁担当——藏在迷彩里的国家使命</b><br> 1965年4月8日,当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进入最艰难时刻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援越抗美,义不容辞!”于是,我们的战士脱下熟悉的军装,换上便装;收起军旗,藏起番号,以“自愿工程队’“铁路兵”“民工”的身份踏上异国土壤。这不是一场公开的战争,却比任何一场战争都更考验忠诚!我们的战场,是铺满炸弹碎片的钢铁路线;我们的阵地,是随时可能被夷为平地的桥梁;我们的“武器”是铁镐、钢钎、炸药包,是连夜搭起的便桥,是被炸塌又竖起的枕木。五年来,美军向这片土地倾泻了800万多吨炸弹,相当于4倍于朝鲜战争的弹药量。铁轨被炸成麻花,桥梁被掀入河底,隧道被埋成废墟。但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战士用“白天炸、晚上修,炸多少、修多少”的誓言,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哪些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做到了;哪些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我们办到了。多少被毁的铁路当天恢复通车,被炸的桥梁能在72小时内重新矗立,甚至在被定时弹覆盖的废墟上,用双手创出通道,用肩膀扛起钢轨。<br> 二、血火交织的生死坚守——用生命丈量钢铁运输线<br> 1967年8月13日,梅花大桥的天空被敌机的轰鸣撕成碎片。九团12连、9连的战士们刚完成抢修,美军的“地式轰炸”便铺天盖地砸下。硝烟未散,连队派一个排的战士在齐腰深的河水里清理残骸,突然,一枚定时弹在水下轰然炸响。班长张仲奇、副班长胡昌贤等7名战士瞬问被气浪卷走,多名战士负伤,鲜血染红了浑浊的河水。<br>  可谁能想到,第二天,敌机再次扑来。这一次,敌人盯上了二号墩立排架。子母弹如暴雨倾盆,定时弹在桥边列成死亡方阵,爆炸的气浪震得河水倒卷,桥墩被削去半边。正在水中作业的11名战友当场壮烈牺牲,鲜血溅在烧焦的枕木上,染红了战士们满是血污的脸。但死亡吓不倒钢铁铸就的队伍。<br> 首长站在废墟上喊:“桥毁了能再建;战友牺牲了,我们要替他们守住钢铁运输线!”于是,白天战士们用带血的手扒开瓦砾;夜晚,用马灯照亮焊枪的弧光;共产党员、干部扛着木材冲在最前,炊事班也放下饭勺扛起枕木。所有战士用实际行动向英雄学习!为烈士报仇!有的战友两天两夜不睡觉,有的战友累到站着打盹,有的战友伤口渗血浸透绷带,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十天十夜,当装满军需物资的第一列军列鸣笛驶过重新矗立的梅花大桥时,所有战士都跪在桥边,他们跪的是战友的英灵,更是中国军人的尊严!同志们,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在伟大的斗争中,用血和生命铸造丰碑!他们的胸膛里跳动的,是比钢铁更坚韧的心脏;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的,是比河水更滚烫的热血。 三、平凡中的伟大——用生命点亮胜利的星火<br> 战友们,还有一个人,他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他的故事永远刻在红河的浪涛里。1967年4月,寨高合进火车站附近,配属我师高炮连的阵地被敌机盯上了。雷公式”鬼怪式战机呼啸而来第一排炮弹就击落两架敌机。可敌人的报复来得更狠,炸弹、钢珠弹、菠萝弹如蝗群般倾泻。<br>  突然,一枚钢珠弹落在指挥仪的电线上,火光一闪,线路被炸断!此时,全连的炮口正对准敌机,若线路不通,炮位将彻底瘫痪,战友们的热血将付诸东流!千钧一发之际,电工班长李铁柱冲了过来。他没有犹豫,用双手攥住炸断的电线两端,用身体当导线-220伏的电流瞬间穿透他的身体,他的瞳孔骤然放大,身体僵直成一道弧。嘴巴张着大声喊到:战友们开火,开火呀!下一秒连队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两架敌机拖着黑烟坠向大地。<br> <p class="ql-block">  李铁柱牺牲了,他的手掌还紧紧拽着电线,指节因电流灼烧而焦黑。战友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日记本里写着:我是电工线路就是我的阵地;线路不通,阵地就没了。</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场被总参、总政、总后十分关注的战斗和慰问。</p><p class="ql-block"> 1965年10月5日中午,支队机关被炸,通信线路中断,通信连副班长夏正武带着蒋传禄冒死抢修,一颗重型炸弹落在十多米外!弹片击中蒋传禄的头部,他当场壮烈牺牲牲夏正武身负重伤,却拖着血肉模糊的身躯,艰难地爬向故障点,用最后的力气接通了线路…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最朴素的信念:任务高于生命。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李铁柱、夏正武用生命接通的不是一根电线,而是中国军人的军魂!</p> 四、丰碑永在——用青春与热血写就的精神史诗<br> 五年,1825天,我们的战士用双手刨出了2300多公里铁路,用肩膀扛起了16万根枕木,用生命守护了1.2万次列车通行。他们中,仅一支队就有 501人牺牲,3千余人负伤,但每一滴鲜血都没有白流,因为正是这条“打不烂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支撑着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烽火,让美国的“空中优势”最终化为泡影。再一次证明,7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所讲的:“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并让我们16个国家的军队输得心服口服。”<br>  同志们,援越抗美的战火早已熄灭,但那些留在红土地上的名字,那些刻在桥梁上的弹痕、那些融入江河的热血,早已化作一座座丰碑!这座座丰碑,不是用大理石雕成的,而是用战士的青春、用战友的牺牲、用“使命重于泰山”的信念铸就的。<br>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为了铭记一种精神!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是“人在阵地在”的担当,是“祖国需要,万死不辞”的忠诚。这种精神,早已融入中国军人的血脉,成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底气!<br> 同志们,让我们面向红河的方向,深深鞠躬!向所有援越抗美的英雄们致敬!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br>  谢谢大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