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满洲里的柏油路,一路向着草原深处疾驰。身后的城市轮廓渐渐淡去,视野里只剩下铺天盖地的绿——那是满洲里草原的底色,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车窗外,草原像被打翻的绿颜料肆意铺展,羊群是散落的云,风车慢悠悠转着,这一路,风都带着青草香。</p> <p class="ql-block"> 刚入草原,便见无数圆柱形的草垛散落在绿野间,像大地随手摆放的巨型糖果。它们是牧民为牲畜储备的冬日粮秣,却在盛夏的草原上成了别致的景观。走近一个草垛,指尖触到干草的粗糙,鼻尖萦绕着阳光晒过的草木香,仿佛能听见牧草在生长时的簌簌声响。</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山丘上,几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静静伫立。风叶缓缓转动,与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垛形成奇妙的呼应。传统的草原畜牧与现代的清洁能源在这里相遇,没有丝毫违和,反倒像是草原写给时代的一首双韵诗。</p> <p class="ql-block"> 深入草原腹地,羊群的身影开始多了起来。它们或低头啃食青草,或悠闲地踱步,白色的、黑白相间的羊儿们,像是撒在绿毯上的珍珠与墨玉。我轻轻走近,它们也只是拾眼瞥了一下,便又专注于嘴边的美味,那份从容与自在,是草原赋予它们的天性。</p> <p class="ql-block"> 蹲下身,看草叶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听羊群偶尔发出的咩咩声,还有远处风穿过草垛的鸣咽。这一刻,时间仿佛被草原的辽阔拉得很长,所有的纷扰都被隔绝在外,只剩下眼前的绿、耳边的风,和心底的平静。</p> <p class="ql-block"> 满洲里的草原,天空格外蓝。那种蓝,是纯粹的、不带一丝杂质的,像是被水洗过无数次。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形态各异,有时像棉花糖,有时像奔马,让人忍不住抬头凝视,生怕错过它每一次的变幻。</p> <p class="ql-block"> 站在“额尔古纳河源头”的石碑前,望着眼前蜿蜒的水流,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感动。额尔古纳河,这条草原的生命之脉,以它的澄澈与 灵动,孕育了呼伦贝尔那片让人心醉的大草原,谱写了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诗意长歌。</p> <p class="ql-block"> 站在呼伦湖的石碑前,望着那片浩渺的湖水,心中满是震撼与温暖。它是草原的母亲湖,用宽阔的胸怀滋养着一方水土。</p> <p class="ql-block"> 额尔古纳河的灵动气呼伦湖的浩瀚,共同滋养出呼伦贝尔草原的万种风情。一河一湖,如生命双脉,让草原水草丰美、生灵跃动。</p> <p class="ql-block"> 草原的绿,是有层次的。近看是鲜翠欲滴的嫩草,远看是深浅不一的墨绿,与蓝天相接处,又晕染成一片朦胧的青。这无边的绿,包裹着草垛、羊群、风车,也包裹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让人忍不住想在草地上打个滚,把自己也变成这绿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离开草原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草垛仍在,风车仍转,羊群仍悠闲。满洲里的草原,就像一首写不完的诗,风是它的韵脚,绿是它的诗行,每一次来访,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意境。而我知道,这片草原的风与诗,已经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下次再来,又是一场新的漫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