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冬菜包子!

王子瑞

<p class="ql-block">新中国第76个诞辰日前,北京住的小女儿领我们参观了“国博”,又遊览了北京中山公园。这是我们第三次遊园了,前两次分别为1966年和2005年,时间久了,印象就不那么清晰了。惟这次进了公园后面的"来今雨轩”,吃了冬菜包子,印念才深深铭记。</p> <p class="ql-block">女儿与我在中山公园前。</p> <p class="ql-block">女儿与妈妈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与夫人在孙中山雕像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夫人在天安门西墙外留影。她与我曾于1966年秋,不约而同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我俩首次听说,公园后面有座很有名气的茶社一"来今雨轩”,它可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呢。于是,我们惊奇地在门前合了影。</p> <p class="ql-block">进去一看,此建筑风格中西结合,上下两层,主体砖木结构,四樑八柱,房顶融合了西方元素。据说。它始建于1915年,名取自杜甫《秋述》中"旧雨来今雨不来”诗句,寓意新旧朋友聚首。后成为文化界名人重要集会场所。</p> <p class="ql-block">二楼作为展厅,东墙悬挂着少年中国学会部分成员合影和重要人物像。鲁迅、李大钊、张恨水等名人常在此话动,陈独秀、毛泽东早期革命也在此交流思想。</p> <p class="ql-block">李大钊在此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演讲。</p> <p class="ql-block">早期,文学研究会在此成立,部分成员像挂在二楼西墙。主要成员有沈雁冰、巴金等。</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在此翻译了《小约翰》(荷兰作家弗雷德里克创作的长篇童话)。</p> <p class="ql-block">鲁迅曾说,这里的包子可以吃。可想当年,中国人生活之苦,这样的包子也算好吃的了。</p> <p class="ql-block">古式的桌子上摆的是冬菜包子。</p> <p class="ql-block">楼下是餐厅,我们吃着精致的冬菜包子,品味着当年革命先行者,为中国掘起负出的艰辛,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佩和感激!</p> <p class="ql-block">最后,参观了公园西侧进行的大型金魚展,手机拍摄了若干张照片,选拼几张供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我俩已是平均80高龄的老人了,惟愿后人继承先辈遗志,把千辛万苦、流血牺牲站起来了的祖国,保卫好,建设得更富强!</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退休教师王子瑞</p><p class="ql-block"> 乙巳中秋于河北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