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了不少书,我都是自己写序、写后记,没有请人帮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有话要说。写作是寂寞的事业,一部长篇,几十个中短篇,写起来都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写完了自然想说说话——哪怕是与书中内容无关的闲聊。那些序跋,通常叫“创作谈”,实则是闲聊。</p><p class="ql-block">现在就那些“闲话”,说几句闲话。</p><p class="ql-block">首先说一点感受,小说、散文、诗歌,因为文体的不同,作者介入的状况也不一样。小说是虚构的,即便有自传性质,作者也不会完全进入角色。就是说,小说塑造的形象,往往有原型,即使有自己的影子,也是一个别人(或典型)。</p><p class="ql-block">小说写作的过瘾处,在于调动作者感官与想象,在于尝试各种叙事角度与方法,表现真正富于人性深度的形象。</p><p class="ql-block">散文一般是不虚构的。所谓形散,可以东拉西扯,可以记录生活天地,风土人情,可记录自己的经历,自己内心所思所想。我们有一段时间,是专门写那种无我的大散文的。那真是神不散,歌功颂德,假大空。后来改开,又有了矫枉过正,出现只写小我的女子散文。</p><p class="ql-block">我以前不怎么写散文,现在却想写写了。这或许是年龄增长的缘故。自己阅读趣味也变了,不大喜欢虚构,更倾向于纪实类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个纪实,又不是纯粹的新闻报道,不是揭私秘让人满足好奇。而是一种表现个人性情与志趣的文字。以我看,散文中是不能无我的,最需要真诚地表达自我。</p><p class="ql-block">最后说说诗歌。我欣赏一句话,“诗无达诂”。依我的体验,诗歌要表现自己的情感,所以我写了不少情诗,还写不少表现故乡的生活状态的小诗。我一直有一个执念,认为好诗就应该是给人触动,让人震撼,可以朦胧,可以晦涩,但是不能太离谱,搞得不知所云。我读过不少奇特的诗,以及类似文字游戏的东西,总觉得还不如那种生活流的作品。当然,我自己写,也不想无病呻吟,对语言做过于陌生化的处理。</p> <p class="ql-block">再说几句写作方面的闲话。</p><p class="ql-block">每次上饭局与同县的作协朋友吃饭,总会有一个体会:同是爱文学爱写作的人,走拢了一看,真是千差万别。我这里不论是非,只觉得大家喜好各异,散文小说与诗歌,乃至新闻,一开口,就听到许多很“隔”的话。几乎是隔行隔山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我们这里写小说的人不多,自然也不便深入聊聊。这个也无所谓,饭局嘛,高兴一下罢了。</p><p class="ql-block">只是高兴之余,总觉得有点遗憾,即便以为同道的,也很难多沟通。多是打哈哈。作协本是民间组织,一旦大家坐一起,总有些准官场味道。这也是没办法,国情如此,没啥可非议。(好在文人懂戏谑,还能插科打诨,相谈甚欢。)</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遗憾,其实也是我们的中国特色。就是把文章登上报纸杂志,当作唯一创作成就。每次吃饭,都有领导跟我说,你写的够多了,还是好好打磨打磨一两个短篇精品。用意是好的。他们都觉得你写的太多了,可惜发表得太少。可谓用心良苦。只是我冥顽不灵,不会打磨。一味坚持写了几十年,不间断而已。小说不是新闻,不容易过时,所以看起来写得多。其实我平时打球下棋,贪玩得很,用于写作的时候很少。工作又忙,直到上半年还教两个班语文呢,哪来那么多时间写东西!</p> <p class="ql-block">还有,是不大投稿。我觉得,写作是快乐的,投稿就像买彩票,失败多了郁闷,干嘛不多想着做快乐的事,干嘛专门去找不自在!何况现在的形势,都知道,自然投稿,尽管稿费了了,可是编辑们的邮箱塞得满满的,能被看中的几率,形同中奖。不如少想它,多想着写。</p><p class="ql-block">我老是在想巴尔扎克的话,天才就是量,没有一定的量,是很难到达火候的。看看当今的作家,都是勤奋多产,哪有一个是只打磨一两个千字散文万字短篇的?还是得多写,得像叶兆言说的“他妈的”写吧!</p><p class="ql-block">至少有一点我还比较幸运,不必为谋生而写作。以后也是这样,退休了,万把块钱一个月,不必为挣个稿费图个奖金去写作。</p><p class="ql-block">同时也不必为出名而刻意用功了,张爱玲早就说过,出名要趁早,八十年代初我就写了一些东西,中篇短篇电影剧本,那时候都没拿出去发表求出名,现在都退休了,一把年纪了,何必为出名争利,去委屈自己,先是笔头上煞费苦心,迎合杂志,继而去专营,去投机,去买彩票似地到处碰运气,何苦呢!</p><p class="ql-block">他日有缘,遇得一二编辑知音,或者给点机会上个大刊大报,那是最好。若是没有,自媒体上发发,微信美篇公众号,自娱自乐也不错。能引得更多读者,那就更好。写东西,说到底是给人读的。若是像之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续出版书籍,</span>每次出书还能不亏本,甚至略有盈余,那就阿弥陀佛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1,10,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