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

涛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学问”?</p><p class="ql-block"> “学问”的字面意思,就是“学会问问题”,你学会问问题了,你就是有学问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学问”这个词很耐人寻味,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是两个动词,学习和问问题,而合在一起却成了名词了,即:“学识”或“知识”,代表了一种成果。</p><p class="ql-block"> 说你“有学问”,就是你有“学识”这个东西了,学和问这两个动作,一组合就成了东西了。</p><p class="ql-block"> 这东西不仅是通过学和问得到的,也是通过学和问表现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费解的是,这“问”是怎么被组合进去的呢?</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学”是一种索取,与得到知识有关,这“问”就只是个猜疑与打听,与得到东西好象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得嘛。</p><p class="ql-block"> 然而,中国字的妙,就妙在这象形文字的内涵上,古人咋就那么智慧呢,从造字时就发现了学和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你问不出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要学你必须会问,所以把它俩编在了一个小组里,这个组合,简直是太绝了!这可能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所在吧。</p><p class="ql-block"> 有点让人遗憾的是,“学问”这样的词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人们都已经习惯于使用“知识”了,都已经习惯使用现成答案了,不再愿意劳神费力的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了,有谁再去东问西搞的,就让人觉得你出格了,要么会骂你是老学究,要么叫你是杠精、愤青,总之,“问”是基本上被踢出局了。</p><p class="ql-block"> “学”也被“知”取代了,到处是高知的讲堂,解决方案,济世良方,武功秘籍,百度,Al,…</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问”的关键在“问”。</p><p class="ql-block"> 说起这问问题,我还有过一段特殊的经历,由此才知道了问问题的重要与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大家也许不知道,法庭上都是通过问问题来表达的,在法庭上,法官是不会让你陈述事实的,只允许你用问问题或回答是与不是相互交流,也就是说,你想陈述任何事实,都必须转化为问题,以提问的方式才可以得以表达。</p><p class="ql-block"> 而这种转换,只有专业律师才能熟练的办到,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是根本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那一次,我是被告,因为案情简单明了,事实非常清楚,我觉得很有把握,为了节约律师费,我就没请律师出庭,自己就出庭了。</p><p class="ql-block"> 开庭之后,由于法官不让陈述,我又不知道该如何以提问的方式表达,满肚子的事实与道理就象茶壶里的汤圆,倒不出来,急得我抓耳挠腮,心如火燎!</p><p class="ql-block"> 而对方是个老手,编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套我,法官还强迫我回答“是”与“不是”,就这样,我被对方彻底打懵了!</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找了高水平的律师复了个盘,我只需提出两个关键问题,让对方出示核心证据,该案就铁板钉钉了,就这么简单!自此,我才终于明白了要提一个正确的问题有多么重要,有多么难了,我也知道了今后这律师费该不该省了。</p><p class="ql-block"> 从这件事,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古人简直太精明了!他们把提问放在了统领一切知识智慧的高度!而这提问也的确具备领导一切的功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孩为什么进步得飞快?</p><p class="ql-block"> 不断的问问题,什么问题都要问,什么问题也都敢问,对什么东西都感到新奇,都想弄清楚,翻箱倒柜,东摆西弄,追根溯源,穷追不舍,…</p><p class="ql-block"> 人一成年,为什么进步就慢下来了?人到老年就几乎原地踏步了?就是因为没问题了,什么事情似乎都已经搞懂了,习以为常了,司空见惯了,再也不感到好奇了,提不出任何问题了,所以,一切都停滞了。</p><p class="ql-block">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p><p class="ql-block"> 他们重视教育,而且他们教育水平非常高,怎么个高法?从小教育时就重视学会提问,小朋友放学回家,家长最关心就是小朋友今天在学校里问问题没有?问了什么水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提问,差别可以是天差地别,这就是提问的质量问题。</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高质量的问题?问到点子上了!</p><p class="ql-block"> “问”,不仅仅是找答案,也是一种思维方式。</p><p class="ql-block"> 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 class="ql-block"> 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连你自己都受不了,凭什么要对别人使用呢?这种将心比心的提问,一语就可以让人猛醒!</p><p class="ql-block"> 再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你的敌人吗?你知道你自己的实力吗?如果你对敌人不了解,对自己的情况也不清楚,你咋打得赢呢?</p><p class="ql-block"> 这是从情报信息,从决策依据的可靠性上提出的问题,这问题提得太经典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p class="ql-block"> 塞翁丢了马,心痛不已,你如果只是共情的去追忆对马的感情,就会雪上加霜的加重悲痛。</p><p class="ql-block"> 而你面向未来,从时空的维度演绎出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其他可能性时,塞翁可能就能看开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从不同的维度提出问题带来的完全不同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哲学上有一个原理:</p><p class="ql-block"> “世界观就是方法论。”</p><p class="ql-block"> 你对世界怎么看,就决定了你会怎么样去应对,如果你对世界的看法是错的,那你的做法肯定对不了。由此,就会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你对世界的看法正确吗?”</p><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真正问到了点子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对问题,往往比回答正确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有的问题,直接决定了思维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比如出了事故,你如果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故?</p><p class="ql-block"> 这思维的方向就会朝着以前去追根溯源。</p><p class="ql-block"> 而你如果问:事已至此,我们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这思维的方向就会向着未来去思考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给出了“连问五个问题”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连问五个“为什么”?你就会往后看到很远的过去。</p><p class="ql-block"> 连问五个“然后呢”?你就会往前推演到更远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连问五个“还有没有更好的”?你就会得到更多更宽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重温“学问”这个词时,能体味到中国文字的无限魅力,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无穷智慧,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基础,应当珍惜,应当好好的把祖先的智慧继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做有学问的人,学会问问题,能让我们永远优秀,永远充满智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