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永久收藏了高健创作的《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共三幅毛体诗词书法作品,并颁发《捐赠证书》,以表谢忱。</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捐赠证书》以红色边框装饰,中央金色大字“捐赠证书”醒目,详细记录了高健先生创作的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被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永久收藏的信息。那几个大字“捐赠证书”不只是纸面的荣誉,更像是一段历史的回音,在无声中叩击人心。那不只是墨迹落纸的重量,是长征路上脚步的回响,是笔锋里藏着的千军万马。</p> <p class="ql-block">八月的阳光洒在甘肃陇南的山间,宕昌县哈达铺小镇的风依旧带着当年红军走过时的温度。这三幅毛泽东诗词毛体书法作品,仿佛是某种精神的火种,高健先生用毛体写下的《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字字如行云流水,又似铁马冰河,一笔一划都透着对伟人情怀的深切体悟。这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灵魂与时代的对话。他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写进了笔锋,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融进了墨韵。</p> <p class="ql-block">书法作品《七律·长征》,墨色沉稳,字势奔放,仿佛能听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铿锵节奏。画面右侧的伟人坐在藤椅上,面容平和,目光深远,像是刚刚从一段漫长的跋涉中归来,正歇息片刻,回望来路。他的姿态不张扬,却自有千钧之力。书法与画像并置,竟让人分不清,是诗成就了人,还是人诠释了诗。</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整体创作简洁大方,笔意苍劲。“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写得不只是景,是心绪,是征途将尽时的回望与坚定。伟人依旧坐在藤椅上,神情未变,可你若细看,仿佛他眼中有光掠过——那是看到胜利曙光时的微动。艺术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说破,却让人自己走进去,看见自己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雪》书法字体工整,笔画流畅,内容丰富,充满了文化气息。端坐在藤椅上的伟人依旧微笑,没说话,却又像说了千言万语。他仿佛在告诉我们: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字里行间透露出伟人当年是何等的自信、豪迈和霸气啊!</p><p class="ql-block">欣赏这样的作品,忽然觉得,所谓传承,未必是宏大的仪式,也可以是一幅字、一把藤椅、一个微笑的瞬间——它们静静存在,却让历史有了温度。</p> <p class="ql-block">高健现任国家文旅部主管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首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弘文馆书画院创院院长兼红色书画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p> <p class="ql-block">高健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他更是一位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守护者。他身兼数职,笔耕不辍。在他看来,写毛体书法,不只是技法的传承,更是信仰的延续。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无数次的揣摩与沉淀。他常说:“字要像人一样,有骨、有气、有神。”而他笔下的每一个字,确实行走得稳健,像当年走在长征路上的一个个红军战士。欣赏作者书法的这一刻,风穿过山谷,仿佛又听见了八十年前红军战士的脚步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