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 再拜岳王 ‍——杭州西湖岳王庙游记 ‍ ‍

宁静致远(爱好旅游)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1日,我在杭州再拜岳王庙。</p><p class="ql-block">上一次拜岳王庙,还是在1985年,当时工作出差,由杭州的朋友开车去的,距今已经整整40年了。时间匆匆,人生苦短,当时我还是青年,现在已经是退休人了。</p> <p class="ql-block">我的手机镜头录入了岳王庙景区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杭州岳王庙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是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岳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现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忠烈祠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是岳王庙的主体建筑,正殿门额上挂着“心昭天日”四字匾额,殿内有岳飞一身戎装的全身像,头顶高悬“还我河山”匾,传为岳飞手迹。启忠祠原祀岳飞父母,今改作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墓园坐西向东,岳飞墓与岳云墓在此,墓道两旁陈列着明代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墓阙下有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的铁铸跪像。</p> <p class="ql-block">岳王庙1961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杭州“十大代表性历史文化建筑”名单,它因岳飞的爱国精神而深受历代人民尊崇,是杭州城市南宋气韵的重要体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跨过岳庙那道朱红门槛,市井的喧嚣倏然退远。栖霞岭的松风挟着八百年的清寂扑面而来,脚步不由得放轻——这里沉睡着一位让青山都觉得“有幸”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光线沉静,岳飞坐像威仪凛然。他并未身着赫赫戎装,而是一袭青袍,头戴帅盔,目光如炬,仿佛正凝望着故国山河。这身儒将打扮,无声诉说着他“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的毕生信念。</p> <p class="ql-block">“岳母刺字”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岳母作为一位普通的母亲,却有着非凡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爱国信念,她以这种独特而深刻的方式,将“尽忠报国”的理念植入岳飞的心中,不仅成就了岳飞这位文武兼备、忠孝两全的历史英雄,也为后世树立了母教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杭州岳王庙内的岳飞母亲刺字雕像,将这一感人至深的瞬间凝固成永恒。雕像中的岳母神情庄重,眼神中透露出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深深的爱意,而岳飞则身姿挺拔,神情坚毅,展现出对母亲教诲的敬重和报国的决心。它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爱国热情和家国大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里,我驻足于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前。那酣畅淋漓的笔墨,力透纸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字字句句,不仅是诸葛亮的慨叹,更是岳飞血脉里的呐喊。</p><p class="ql-block">然而,英雄的悲剧或许正在于此——他拥有收复故土的绝对能力,却无法抗衡朝堂的苟且与阴谋。当“莫须有”的罪名取代了赫赫战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怀,最终只能化作“天日昭昭”的悲怆绝笔。</p> <p class="ql-block">岳王庙内的石碑刻有岳飞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这句话出自岳飞与宋高宗赵构的对话,是他对当时官场风气的痛切针砭与对治国安邦的核心见解。</p><p class="ql-block">岳飞认为,文官若能摒弃贪财之心,坚守清廉底线;武官若能抛开生死顾虑,奋勇保家卫国,那么国家便不会有动荡,天下自然安定。这短短十八字,既是他对同僚的期许,更是自己一生践行的准则——他为官清廉,家无余财,作战时更是身先士卒,直至为家国殉难。</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并非普通的历史遗存,而是一面映照古今的“精神明镜”。它以最凝练的语言,道破了家国安定的关键:为官者的操守与担当,是社稷稳固的基石。</p><p class="ql-block">千年来,它静静矗立在岳王庙中,不仅是对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的补充诠释,更成为后世对为官者的道德标尺。它提醒着每一位观者,无论身处何种时代,“清廉”与“担当”都是永不褪色的价值追求,而岳飞以生命践行此语的壮举,更让石碑上的文字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成为激励后人坚守初心、勇担责任的精神坐标。</p> <p class="ql-block">穿过精忠桥,便是墓园。古朴的石栏围护着岳飞的坟冢,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与之相对的不远处,是秦桧等四人的铁铸跪像。</p><p class="ql-block">这对视,穿越了近千年的时光。一方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的流芳百世,一方是“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千古唾弃。历史的判决,从未如此直观而沉重。我看到一位老人指着跪像对孙儿说:“看,这就是陷害忠良的下场。”孩童清澈的眼眸里,映照出最朴素的善恶观。岳飞的墓,不仅安葬着一位英雄,更埋藏着我们民族关于忠奸、关于气节的永恒尺度。</p> <p class="ql-block">再拜岳王庙过程,我用手机上的镜头记录一下,不忘这段经历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千古回响:不只是一 段历史</p><p class="ql-block">离开时,夕阳为庙宇的飞檐镀上金辉。回首望去,那副著名的楹联在暮色中愈发清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p><p class="ql-block">西湖的柔波依旧轻漾,而岳王庙的凛然之气,却为这片江南山水注入了最坚硬的骨骼。这一次的“再拜”,不仅是对一位民族英雄的致敬,更是一次对浩然正气的追寻。它提醒着我们,有些精神,如同这栖霞岭的青山,风雨不蚀,万古长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