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b>《城子坦微时光》创始人张晓雯</b></p> <p class="ql-block"> 9 月 27 日清晨,天刚泛着鱼肚白,我便像往常一样揉着眼睛爬起来,只是今天没去星海浴场游泳,因为有件喜庆的事等着我:要去参加一场生日派对。正准备早餐时,手机突然铃响,接起来一听,竟是“纵横四海”李智榜那中气十足的声音:“老哥,我从普兰店乘坐地铁,约莫 9 点就能到长城饭店了。”放下电话,我握着手机忍不住笑出声儿,生日派对明明定在 11:30 开始,他倒比谁都急,这么早就动身了,看来昨晚他就归心似箭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生日派对,是 “城子坦微时光”公众号诞生十周年的庆典,到场的都是本群多年相伴的作者与“粉丝”。我刚要迈出门,小外孙歪着脑袋好奇地问:“姥爷要去哪呀?” 我笑着答:“微时光。”他立刻眼睛一亮,拍着手蹦跳起来说:“我也要去!参加李时光的派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b>参加庆典人员的“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我第一次听说了“城子坦微时光”。当时,我写的《父亲和毛驴的故事》先被《新商报》刊发,后来又被这个满是乡情的公众号转载了。见到家乡的平台,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当即就给“诗风花语”打了电话。从那以后,我成了这个家乡文化阵地的常驻作者,经常为它撰稿,后来还有了自己的专栏,收录着我写的那些文稿。</p><p class="ql-block"> “十年之约,岁月为笔,故乡为卷。”据初步统计,如今,“城子坦微时光”已发表各类文稿、图片、短视频近千篇(幅),已成为连接游子与故乡的“会客厅”,更被视为牵系彼此的一条纽带。对城子坦的游子来说,许多人不认识家乡的“父母官”,却知道“城子坦微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b>本文作者与李智榜老师合影</b></p> <p class="ql-block"> 提起长城饭店,我总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愫。当兵时就曾聆听毛主席的名言:“不到长城非好汉“,后来听过董文华唱道:“长城长,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于我而言,这份情愫更有一层深因——九年前,我女儿女婿的婚礼就在这儿举办的,如今小俩口的家与“长城”仅隔一扇窗,抬眼就能望见那熟悉的轮廓。</p><p class="ql-block"> 九时半,我和智榜老师在长城饭店见了面。他没有一点风尘仆仆的倦意,身上却像飘着一丝“千年古莲”的清荷香,连包房都飘着几分雅气。一会儿,网名 “一颗种子”的隋英敏也来了,我们一边品着新泡的普洱茶,一边像多年未见的知音般畅快聊着,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姊妹花〞李丁和李梅(右一)</b></p> <p class="ql-block">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门被推开,一个头发花白、腰板挺得笔直的老人拎着两个包走了进来。乍一看,我还以为是烟酒推销员,再细瞧那眼角的细纹、嘴角的笑纹,不是本群年纪最大、最会逗乐的曲歌老师吗?他也不多说话,先是把包往椅上一放,又一样样往外掏东西:两盒“大中华”码得齐整;两瓶20年的“全兴大曲”,瓶身泛着琥珀光;再加上两瓶红酒,还有八支防风打火机,在桌上摆成个小 “方阵”。摆完了,曲老师拍了拍手,乐呵呵地解释道:“这叫好事成双、四平八稳,祝咱们‘微时光’红红火火,越办越热闹!”</p><p class="ql-block"> 随后,参加聚会的“文人墨客”与“粉丝”陆续抵达321 包房。有“刀笔吏”戴宝学、“诗风花语”张晓雯、“飞天揽月”王宗骏……特约嘉宾有义务为家乡修路的尹克立、深耕教育领域的宋文一,共有21 位。遗憾的是,“中国诗人” 李皓、企业家刘忠民和陆军上校于德栓等老师因事务缠身未能亲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b>开心的“兄妹俩”张庆东和张越丽</b></p> <p class="ql-block"> 11 时 30 分许,“城子坦微时光”总编张晓雯的欢迎致辞刚落,庆典的帷幕就正式拉开了。顷刻间,包房里推杯换盏,歌乐声起,满室都浸着城子坦游子的欢声笑语。席间,让人心里一暖的是,桌上多了两盘别样的菜:一盘红烧牛肉,另一盘是酱牛肉、花生米与皮蛋拼成的冷盘,都是专门为回族同胞戴宝学准备的。不经意间,我悄悄各夹了一筷子品尝,果然滋味地道,齿颊留香。这时,我才忽然明白:难怪宝叔的文章写得那么棒啊!</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登台献歌的是智榜老师,他唱了《平原作战》电影插曲《好妈妈疼爱咱,像亲娘一样》和样板戏《沙家浜》选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依旧是字正腔圆,京韵十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b>曲歌老师的麦克风真的没拿错</b></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登场的是“姊妹花”李丁、李梅的“丁梅组合”,一开口便让众人见识了什么是专业水准。为了把歌儿唱得更有味道,李丁特意从家里带来了麦克风。参加庆典的还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兄妹俩”:哥哥张庆东是退役陆军大校,妹妹张越丽是 T 台模特。妹妹一曲女中音独唱,让人不禁想起了歌唱家关牧村。同时,也让我感到于书明老师教育出的儿女都很优秀。随之,我忍不住上场献丑,唱起了老掉牙的歌《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曲歌老师,他认认真真地唱着一首经典老歌,不料图片出来后,有人竟打上字幕调侃说,老人家手里拿的不是麦克风,而是倒过来的一只空酒瓶,顿时惹得轰然大笑,可见咱城子坦人是多么的幽默。</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捧腹的是,庆典结束后,有人发现合影中竟缺了曲歌老师。原来是集体照相那会儿,他正逍遥地在外面抽烟,完全不知里面已经快门“咔嚓”上了。当得知原委后,他哈哈一笑,堪称是本次〝全家福”中的最大遗“珠”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常言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14:30时许,“城子坦微时光”创办十周年庆典仪式落下帷幕,各位来宾握手道别,目光里满是恋恋不舍,纷纷期待着明年再续这份相聚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这老哥俩看样子还没有喝尽兴</b></p> <p class="ql-block"><b> 作者向您致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