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选3】《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世盖道格

<p class="ql-block">学习【毛选3】《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后党的路线步入正轨,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尚未从思想上得到认真清理。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全党掀起学习研究党史的热潮。延安整风运动后期,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即将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成功解决了党的历史问题,也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坚持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向一切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党才在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三个历史时期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达到了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巩固和统一,发展为强大的革命力量,形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的重心。</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发生的问题,简要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为了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对于这十年内若干党内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p><p class="ql-block">在1921年至1927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时期中,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曾经在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伟大的胜利。但是,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执行共产国际的许多英明指示,拒绝接受毛泽东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p><p class="ql-block">从1927年革命失败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反革命的极端恐怖的统治下,全党团结一致地继续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领导广大的工农兵、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群众,作了政治、军事、思想上的伟大战斗。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红军,建立了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抗击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进攻和1931年“九一八”以来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全党团结一致对于企图分裂党和实行叛党的托洛茨基陈独秀派和罗章龙、张国焘等的反革命行为进行了斗争,使党保证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总原则下的统一。</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论述了从1927年以来到遵义会议党内的“左”、右倾错误,特别对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p><p class="ql-block">正视错误,自我革命。《决议》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这种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是党不断走向成熟和强大的重要保证。它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反思自己,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p><p class="ql-block">1927年革命失败后,在党内曾经发生了“左”、右倾的偏向。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小部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投降主义者,这时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逐渐变成了取消主义者。</p><p class="ql-block">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到了1927年11月党中央的扩大会议,就形成为“左”倾的冒险主义路线,并使“左”倾路线第一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内取得了统治地位。和这种政治上的冒险主义同时,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的打击政策也发展了起来。</p><p class="ql-block">1928年6、7月间召开的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正确地肯定了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了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确地指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革命发展不平衡,党在当时的总任务不是进攻和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批判了右的陈独秀主义和“左”的盲动主义,特别指出了党内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脱离群众的盲动主义、军事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这个时期内,不但在实践上发展了第六次大会路线的正确方面,并正确地解决了许多为这次大会所不曾解决或不曾正确地解决的问题,而且在理论上更具体地和更完满地给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根据。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之下,红军运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在1929年下半年至1930年上半年间,由于李立三等不承认革命需要主观组织力量的充分准备,不承认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不平衡性,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因此规定了若干不适时宜的“左”倾政策,便发展成为第二次的“左”倾路线。</p><p class="ql-block">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对于李立三路线的停止执行起了积极作用,但对于李立三路线的思想实质,没有加以清算和纠正。</p><p class="ql-block">这时党内一部分没有实际革命斗争经验的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在王明的领导之下,以一种比李立三路线更强烈的宗派主义的立场,起来反抗六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了。</p><p class="ql-block">新的“左”倾路线在中国社会性质、阶级关系的问题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夸大中国现阶段革命中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成分”的意义,否认中间营垒和第三派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它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和党在全国范围的“进攻路线”。在组织上,它违反组织纪律,拒绝党所分配的工作,因而造成了当时党内的严重危机。</p><p class="ql-block">1931年1月,党在以王明为首的“左”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分子从各方面进行压迫的情势之下,在当时中央一部分经验主义者对于他们实行妥协和支持的情势之下,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其结果就是接受了新的“左”倾路线,使它在中央领导机关内取得胜利,而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路线对党的第三次统治。</p><p class="ql-block">1934年1月,由临时中央召集的六届五中全会,是第三次“左”倾路线发展的顶点。它在革命根据地的最大恶果,就是中央所在地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和红军主力的退出中央所在地区,还表现为特别严重的军阀主义和在敌人进攻面前的逃跑主义。</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这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p><p class="ql-block">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挽救了“左”倾路线所造成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危机,正确地领导了1935年的“一二九”救亡运动,正确地解决了1936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党内“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发展过程、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一、在政治上:</p><p class="ql-block">对革命形势作出过高估计,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主张“毕其功于一役”;忽视中间势力的作用和敌人内部的矛盾,采取“关门主义”策略。</p><p class="ql-block">“左”倾路线因此在政治上犯了三个主要方面的错误:</p><p class="ql-block">第一,各次“左”倾路线首先在革命任务和阶级关系的问题上犯了错误。</p><p class="ql-block">第二,各次“左”倾路线在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上犯了错误。</p><p class="ql-block">第三,各次“左”倾路线在进攻和防御的策略指导上犯了错误。</p><p class="ql-block">二、在军事上:</p><p class="ql-block">脱离中国革命实际(敌强我弱、以农村为主要阵地),照搬外国经验,否定游击战和运动战,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p><p class="ql-block">各次“左”倾路线在军事上:第一次,盲动主义,使红军脱离人民群众;第二次,使红军实行冒险的进攻。第三次,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成为单纯的打仗一项,否定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不了解正确的人民战争。</p><p class="ql-block">三、在组织上:</p><p class="ql-block">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过火党内斗争方针,使党内新鲜活泼的、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之发展,受到打击和阻挠,严重削弱了党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四、在思想上:</p><p class="ql-block">“左倾”的思想根源乃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在第三次“左”倾路线统治时期更特别突出地表现为教条主义的缘故。他们的“理论”和实际脱离,他们的领导和群众脱离,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夸夸其谈,害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p><p class="ql-block">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分割开来;违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他们的思想都不符合于客观的全面的实际情况。</p><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左”倾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及给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危害。</p><p class="ql-block">从组织根源方面,党的组织建设还不够完善,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为错误路线的产生提供了土壤。</p><p class="ql-block">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中国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多数,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p><p class="ql-block">第一,在思想方法方面。他们受着小生产的狭隘性、散漫性、孤立性和保守性的限制,其思想意识中的弱点容易影响到党内,教条主义者缺乏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思想方法容易表现为经验主义。</p><p class="ql-block">第二,在政治倾向方面。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由此而来的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片面性,一般地容易表现为左右摇摆。在党内反映出来的“左”倾路线各种错误,也可以表现悲观失望追随于资产阶级之后的右倾情绪和右倾观点。</p><p class="ql-block">第三,在组织生活方面。由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的限制,小资产阶级在组织生活上的倾向,容易表现为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p><p class="ql-block">(六)</p><p class="ql-block">要克服错误的“左”、右倾思想,既不能草率从事,也不能操切从事,而必须深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提高全党对于无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鉴别能力,并在党内发扬民主,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耐心说服和教育的工作,具体地分析错误的内容及其危害,说明错误之历史的和思想的根源及其改正的办法。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克服党内错误的应有态度。</p><p class="ql-block">(七)</p><p class="ql-block">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着重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必将使中国革命达到彻底的胜利。</p><p class="ql-block">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思想上作好了充分准备。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有了以下几点认识和感想:</p><p class="ql-block">1,提升政治素养</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p><p class="ql-block">2,“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生命线</p><p class="ql-block">在面对问题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要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勇于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和国家建设依然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3,勇于正视短板,坚持自我革命,永葆生机</p><p class="ql-block">《决议》毫不避讳地指出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这种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是党不断走向成熟和强大的重要保证。它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反思自己,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p><p class="ql-block">4,加强团队协作,凝聚力量实现共赢</p><p class="ql-block">以强调的团结精神为指引,在团队中树立大局意识,加强与同事的沟通协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团队协作,实现个人价值和团队目标的有机统一,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奋斗,齐心协力,驶向成功的彼岸。</p><p class="ql-block">坚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