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7日,我和摄友李安清一起参加了张家口豹走天涯户外俱乐部组织的涞源县《浮图峪长城》穿越活动。清晨五点半,我们从宣化出发,途经张家口接上其他队友,一路向南,抵达涞源时已是上午十点。天空阴云密布,山间雾气缭绕,仿佛为今天的行程铺上了一层神秘的底色。领队简单交代了路线和安全事项后,我们便踏上了这段9.6公里、翻越六座山峰的长城徒步之旅。</p> <p class="ql-block"> 刚一进山,一座古老的砖石塔楼便矗立在前方的山丘之上,绿树环抱,云层低垂,像一位沉默千年的守望者。塔楼顶部的垛口依旧清晰,砖石缝隙间长出野草,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几位队友已迫不及待地在塔下拍照,笑声在山谷中轻轻回荡。我站在稍远的坡上望过去,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段城墙,更是一道连接古今的门。</p> <p class="ql-block"> 我穿着那件醒目的橙色T恤,拄着登山杖站在长城旁的小路上,我身后,一座烽火台静静蹲踞在山脊,被层层叠叠的绿林托起,仿佛从山体中生长出来。</p> <p class="ql-block"> 一群人挤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挥舞着中国国旗和俱乐部的蓝色旗帜,高举双手欢呼。天空虽阴,却压不住我们内心的炽热。山风掠过脸庞,远处群峰起伏,长城如一条沉睡的龙,蜿蜒在脊线之上。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徒步的意义不只是抵达,更是与一群人并肩翻越山岭的那份默契与喜悦。</p> <p class="ql-block"> 山间的林荫下,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整理背包,有的对着远处的砖石建筑拍照。那座残垣断壁的敌楼藏在树影里,墙身斑驳,却依然挺立。植被从砖缝中钻出,岩石裸露,仿佛自然与历史在这里达成了某种和解。我们轻声交谈,脚步放慢,像是怕惊扰了这片沉睡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在一座敌楼前,队伍再次集合,有人举起了写有“徒步爱好者俱乐部”的标语牌,笑声此起彼伏。一位女队友手持蓝色旗帜站在前方,背影挺拔。阴云依旧未散,但没人抱怨天气——反而觉得,这样的天色才配得上长城的苍凉与厚重。快门声响起,一张张笑脸定格在古老的砖墙前,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山路渐陡,背包的重量开始显现。可每当抬头,总有一座烽火台在前方召唤。它孤零零地立在山巅,被云雾半遮半掩,像一位沉默的哨兵。我们一步步靠近,脚步沉重却坚定。途中偶有休息,有人坐在石阶上喝水,有人靠墙喘息,但没人说要放弃。这不仅是体能的考验,更像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片密林,一座石砌建筑悄然出现,拱窗幽深,墙垣斑驳。几位队友围着它拍照,惊叹于它在荒野中保存下来的完整。我摸了摸粗糙的石面,指尖传来凉意,仿佛触到了几百年前工匠的体温。这里没有游客如织,没有商业喧嚣,只有风穿过窗洞的低语,和我们轻声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攀登最陡的一段时,队伍拉成了长线。有人在前头奋力向上,有人在后头稍作休整。我回头望去,长城像一条古老的绳索,把我们一个个串在山脊之上。背包沉,腿发酸,可每翻过一座山,视野就开阔一分。远处的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等着我们一步步走近。</p> <p class="ql-block"> 途中,不时能看到残破的敌楼孤悬山脊,砖石坍塌,却仍倔强地立着。有队友说,这才是真正的长城——不是景区里修缮如新的样子,而是风吹雨打、草木共生的本来面貌。我们走过一段段荒芜的墙体,脚下是碎石与青苔,头顶是低垂的云,仿佛行走在历史的断章里。</p> <p class="ql-block"> 最震撼的一幕出现在半山腰:一座孤立的敌楼矗立在群峰之间,四周植被茂密,云雾缭绕。它不像在等待人来,倒像是早已习惯了孤独。我们静静地站在远处看了许久,没人说话。那一刻,长城不再是旅游攻略里的打卡点,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坚韧、沉默、历经沧桑却永不倒塌。</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的敌楼保存完好,顶部垛口清晰,几棵老树从墙边斜出,与砖石共生。几位队友靠在墙边休息,望着远方出神。阳光终于从云层中透出一缕,洒在石阶上,给冰冷的砖墙镀上了一层暖意。我坐在一旁,喝着水,忽然觉得,这一路的累,都值了。</p> <p class="ql-block"> 前行的途中,有人开始分享起自己拍的照片,有人默默听着音乐,有人望着山峦发呆。长城在身后渐行渐远,可那种站在高处、俯瞰群山的感觉,却深深印在心里。我们不是征服了山,而是被山和历史温柔地接纳了一次。</p> <p class="ql-block"> 最后回望,长城蜿蜒在山脊之上,像一条沉睡的龙,而我们,不过是它梦中掠过的一阵风。但正是这阵风,带着笑声、脚步声和快门声,为这片寂静增添了一丝生气。</p> <p class="ql-block"> 两位队友站在巨岩上张开双臂,红黄的衣裳在灰绿的山色中格外鲜艳。她们不说话,只是笑着,像在拥抱整个天地。那一刻,我按下快门,也把这份自由与快乐,悄悄藏进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 在大石上,有人张开双臂,迎着山风微笑。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长城不只是防御的墙,更是自由的起点——它让我们走出城市,走向山野,走向内心最真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走在长城上,游客们沿着石阶缓缓而行,有人拍照,有人低语。远处的烽火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一首未唱完的古歌。我走在最后,回望这一路的足迹,忽然明白:我们走的不只是9.6公里,而是一段与自然、历史和自我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当车再次驶离涞源,窗外的山影渐渐模糊。我靠在座位上,闭上眼,脑海里全是那座座敌楼、层层山峦和一张张疲惫却灿烂的笑脸。这次穿越,不止是拍到了好照片,更是走出了日常的边界,触摸到了另一种生活——粗粝、真实,却无比鲜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