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欢乐,就有多少悲哀!

旌城川石

<p class="ql-block">《残败》正面</p> <p class="ql-block">一块残破的木板,竟能成为艺术的魂魄?答案是肯定的。《残败》以朽木为纸,以岁月为墨,在斑驳的木质上嵌入一枚铜制铺首,冷光幽幽,似曾叩响过繁华的门扉。旁置石墩,肌理粗粝,如时间之手反复揉搓过的记忆。整件作品不言一语,却仿佛低吟着往昔的荣光与今日的荒凉。那曾是朱门绣户的大院吧?如今只剩门扉残片与孤柱残墩,在风尘中默立,如同被遗忘的旧梦。</p> <p class="ql-block">一块残破的木板,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主体吗?能!回答是肯定的。《残败》,在残破的木板上镶嵌一个铜铺首,加上一个石墩,辅以粗糙的肌理,一个残败的主题完成了。面对这件作品,观者的心绪不免被牵引——那曾经辉煌的庭院,不知何时悄然倾颓,只余下这扇门的碎片与柱础的孤影。藤蔓缠绕,尘埃覆面,仿佛连时光也在此驻足叹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的轮转从不为谁停留。有多少人曾在门前欢笑,就有多少人在门后落泪。欢乐如春花,短暂而绚烂;悲哀似秋叶,静默却深沉。</p> <p class="ql-block">《残败》背面</p> <p class="ql-block">背面无言,却更显苍凉。木纹裂如掌纹,写满命运的沟壑;铜环锈蚀,映不出当年映照过的笑脸。这里没有正面的象征,只有时间本身留下的划痕——虫蛀、风蚀、雨浸,层层叠叠,皆是无声的控诉。然而,正是在这彻底的残败之中,一种悲怆的美悄然升起。它不歌颂,不粉饰,只是存在。正如人生,走过多少喧嚣热闹,终将归于寂静荒芜。有多少欢乐,就有多少悲哀,在岁月的天平上,它们从不曾失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