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十二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定于2025年9月22日到25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召开。息县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封地。我们邳州马氏代表团一行十一人,计划先去信阳鸡公山游玩,再去息县参加会议。</p><p class="ql-block">9月21日清晨六点半,天光微亮,我们包车从桃花岛西门出发,经连霍高速转皖豫高速,一路向西南进发。六百多公里的路程在谈笑间悄然滑过。下午两点,抵达信阳鸡公山景区。远远望去,拱形大门巍然矗立,“鸡公山”三个大字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庄重。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为我们此行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刚下车,大家便迫不及待在景区大门前合影。红色横幅上写着“第十二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江苏省邳州代表团”,在灰蒙的天色中格外醒目。身后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建筑飞檐翘角,拱门高耸,彩色玻璃在微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虽天色不佳,但众人笑意盈盈, 期待写在脸上——这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场穿越历史与自然的漫步。</p> <p class="ql-block">景富会长与夫人站在“鸡公山”牌楼下,笑意温和。他一身素净衣着,神情从容,仿佛不是初来此地,而是故地重游。山风轻拂,远处巴士静候,山影朦胧,这一瞬的宁静,恰如我们此行的初心:在喧嚣之外,寻一处清幽,忆一段过往。</p> <p class="ql-block">景胜、如宏、志田几位宗亲并肩而立,背景是晴空下的山峦与古朴建筑。他们谈笑风生,仿佛不是在赶路途中,而是在自家院落闲话家常。石板广场上光影斑驳,车影稀疏,这份轻松自在,正是旅途最珍贵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立明宗亲独自站在大门前,黑色衣衫衬得身形挺拔。他抬头望着那三个大字,目光沉静。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他心中正浮现出百年前那些漂洋过海、在此建屋避暑的异国身影,也想起我们马氏先祖伏波将军马援曾在息县封地耕读传家——山河不语,却默默承载着无数家族的来路。</p> <p class="ql-block">如宏宗长与贤臣宗亲并肩而立,背景是蓝天与古典柱廊。指示牌指向山中深处,仿佛在提醒我们:前方不止有美景,更有故事。他们没有多言,只是站立、微笑、留影,一切尽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景胜、志田与其亚三位宗亲站在同一位置,身后是那座典雅的门楼。他们衣着朴素,神情笃定。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恳亲”,不只是血脉的联结,更是心灵的共振——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以同样的步伐,走向共同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庆富宗亲戴着黑色帽子,穿着运动服,站在同一片屋檐下。他微微侧身,似在等待快门按下的一瞬。那一刻的定格,不只是影像,更像是一种承诺:我们来了,带着姓氏的重量,也带着对故土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宜山宗亲站在售票亭旁,神情安详。他虽然已经82岁,却步履轻捷,望着远处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峰,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平和。或许对他而言,这样的旅程早已超越风景本身,而是一种精神的归位。</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我们沿林荫道缓步前行。石板路两侧绿树成行,鲜艳的红旗随风轻摆。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大家边走边聊,有人说起祖辈迁徙的故事,有人笑谈今日山中凉意胜过空调房。这哪里是登山?分明是一场家族的秋游,一场穿越时空的团聚。</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路边石碑刻着“丹麦楼”三字,旁边标注“藏品楼 别墅酒店”。石阶蜿蜒入林,掩映在树影间的建筑若隐若现。这些百年前由外国人建造的别墅,如今静卧山中,像一位位沉默的老友,见证过避暑的繁华,也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它们不说话,却比谁都懂得岁月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沿着指示牌前行,我们来到“中正防空洞”。黑色标牌指向幽深入口,四周石墙苍苔斑驳。走进洞内,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依旧坚固,会议室、书房、通风口一应俱全。1938年,蒋介石曾在此部署武汉会战,日军三次轰炸未伤分毫。如今洞内陈列着泛黄的照片与史料,仿佛还能听见当年战略部署的低语。历史从未远去,它就藏在这山腹之中,冷峻而真实。</p> <p class="ql-block">走出防空洞不远,便是“美玲舞厅”。石碑上刻着中英文名称,旁边一栋石砌小楼静静伫立,红框窗台摆着几盆绿植。据说宋美龄曾在此跳舞会客,推动空军筹建。如今舞厅不再歌舞升平,但那份优雅的气息,仍藏在砖石之间,随山风轻轻拂过。</p> <p class="ql-block">舞厅正面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尖顶烟囱指向阴沉天空。建筑古朴厚重,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贵妇,虽不再盛装出席,却自有风骨。我们驻足片刻,无人喧哗,仿佛怕惊扰了那段尘封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报晓峰前。雾气浓重,山体隐没在云中,只余一座牌坊矗立眼前,上书“报晓峰”三个大字。我们在此合影,笑容在雾中显得柔和而温暖。有人打趣:“这雾,像是老天给咱们拉的背景布。”笑声在山谷间回荡,竟也驱散了几分寒意。</p> <p class="ql-block">石板路继续向上,护栏旁雾气翻涌,仿佛行走在云端。远处山峰只露一角,树木在雾中如剪影般静立。这一刻,鸡公山真正配得上“云中公园”的美誉——不是晴日的壮丽,而是阴雨中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牌坊旁贴着一张晴天时的报晓峰照片:山石嶙峋,绿林环绕,蓝天如洗,峰顶如雄鸡昂首啼鸣。我们望着照片,再望望眼前白茫茫的山雾,不禁感叹:虽未见真容,却已心领神会。有些美,不必亲眼所见,也能刻入心底。</p> <p class="ql-block">返回酒店途中,已经本八的景富夫妇在月湖附近的心形花环前留影。粉色蓝白的花朵簇拥成环,背后是苍翠树林。他们相视而笑,岁月静好。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所谓家族聚会,不就是让亲情在山水间自然流淌吗?</p> <p class="ql-block">政英宗亲站在酒店前。建在山巅的酒店,红白相间的外观在云雾中显得格外温暖。华灯初上,连同司机师傅,我们十二个人围坐一桌。晚餐丰盛却价格不高,大家开怀畅饮,欢声笑语不断打破这寂静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导览图上标注着数十个景点,我们只走了冰山一角。但已足够——足够让我们在自然与人文的交汇处,停下脚步,深呼吸,感受这片土地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下山的景区巴士站旁边,行人三三两两,山脉在云雾中起伏如画。我们驻足片刻,回望这片藏于大别山支脉的灵秀之地。它不仅是避暑胜地,更是历史的容器,文化的拼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