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16日下午,我们邂逅了巴统风光旖旎的海滨大道(Seaside Boulevard)。它是巴统市沿黑海海岸修建的标志性景观步道,全长约7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分为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绿化带,沿途点缀棕榈树、喷泉、</span>欧洲园林、现代建筑与艺术雕塑,被誉为“黑海明珠”。</p> <p class="ql-block">海滨大道位于巴统市西侧,紧邻黑海海岸线,距土耳其边境仅15公里。其建设始于1881年,由当时的一位军事总督主导,先后聘请普鲁士和法国园艺师设计,奠定了欧式园林风格的基础。19世纪末巴统作为自由港,海滨大道周边逐渐发展出多元建筑群,成为城市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晴空万里映日辉,码头轻波荡漾美”。站在滨海大道码头,但见: 波光粼粼的碧蓝大海,海浪卷起层层浪花。一艘艘古典情调的游船,一只只现代白色游艇停靠在水中,正准备扬帆起航,带游客去诗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海滨的网红雕塑——“阿里和尼诺”。讲述的是一段爱情故事:故事的男女主角,一位格鲁吉亚名门之后的东正教女孩Nino,一位则是阿塞拜疆穆斯林男孩Ali。信仰的不同并不能阻止他们相恋,但残酷的战争最后却依然让他们天人永隔。8米高的雕塑通体为金属横钢格。他们不分昼夜地缓缓移动,两座雕像慢慢靠近,面对面走向对方,拥抱,亲吻,然后穿过彼此的身体,再背对背渐行渐远。</p> <p class="ql-block">雕塑的灵感来源于1937年奥地利作家库尔班·赛义德的小说《阿里与尼诺》。小说还被拍成同名电影。巴统这座黑海港口曾被奥斯曼、沙俄、苏联轮番统治,不同信仰与族群在此碰撞,在文化背景上与小说有所共鸣。2010年,格鲁吉亚政府将悲剧化的历史传说化为公共艺术,试图用这种现代语言诠释历史的伤口,用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来折射高加索地区复杂的历史图景。 2012年雕塑落成时,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外长在此握手言和。</p> <p class="ql-block">全体团友在"阿里和尼诺”雕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踏上游船,两岸如诗如画的风景徐徐展开。在船上,团友们的欢歌笑浯至今还回响在我耳边。虽然大家都六七十岁,还象年轻人一样,激情滿怀,活力四射。</p> <p class="ql-block">巴统摩天轮,又称巴统眼Batumi Eye)是海滨大道又一地标建筑,与著名的阿里与尼诺雕塑相邻。摩天轮为全开放式轿厢,无玻璃罩遮挡,可360度俯瞰巴统海湾和城市全景,尤其适合傍晚时分欣赏日落与巴统城市夜景。</p> <p class="ql-block">巴统海滨大道旁边有一座130米高的字母塔。钢架上布满了格鲁吉亚字母。这种语言诞生于公元5世纪,传说由国王下令创造,用于翻译《圣经》,抵抗波斯文化的侵蚀。2012年,第比利斯市为庆祝这种语言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字母塔是巴统市地标建筑,类似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由33个格鲁吉亚字母在塔身上呈螺旋型上升,塔内部拥有多个观景平台,游客可以乘坐电梯到达塔顶,欣赏到巴统市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这座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巴统灯塔,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特色在于经纬度坐标为北纬41°0′0″、东经41°0′0″的交叉点处,因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意义。 </p><p class="ql-block">巴统灯塔位于黑海沿岸,作为巴统港的重要导航设施,曾承担着指引船只进出港口的职能。随着时间推移,其功能逐渐淡化,现主要作为旅游地标存在。 灯塔外观保留了传统航海灯塔的经典造型,周围有观景平台,可俯瞰整个巴统市区及黑海景色。 </p> <p class="ql-block">这是座落在滨海大道上的豪华赌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海并非海水为黑色,它的名字源于海水特征。黑海是全球唯一的永久性双层海。</span>上层海水(0-200米):来自地中海和河流注入,盐度较低、含氧量高,水体清澈透明,蓝如宝石。下层海水(200米以下):因与上层海水混合极慢(需上千年完全交换一次),形成缺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硫化氢,导致海底淤泥变黑并吸收光线,使深层海水呈现暗色。</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古希腊人以颜色指代方向(黑色象征北方,红色象征南方)。地处北方的海也就被称作黑海。</p> <p class="ql-block">海滨大道,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我们回到酒店,放下行李,前往海滨大道一家高级餐厅,品尝格鲁吉亚美食。止刻,佳肴在口中翻腾,幸福在味蕾跳跃。</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我们沿海滨大道散步,返回酒店。夜晚时分,是巴统最迷人时刻,整座城巿灯火璀璨,熙熙攘攘。这颗黑海明珠成为夜空最闪亮的星星。喷泉闪烁金色光芒,五光十色的高楼酒店倒映在水中,美仑美奐,仿佛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图为我们今晚在巴统海滨大道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7日,今天前往位于巴统附近的格尼奥城堡(Gniosh Castle)参观。导游石头建议我们顺便去看看黑海边上的格鲁吉亚与土耳其的萨尔皮边境口岸。我们在黑海公路边的一座瀑布前下车。银色飞瀑从悬崖峭壁间"飞流直下三千尺"。</p> <p class="ql-block">在瀑布边的崖壁上,有一尊使徒圣安德鲁(St.Andrew)石雕。他是苏格兰的守护神,同时也是希腊、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的守护神,天主教首任教皇圣伯多禄的兄弟和耶稣最初的使徒之一。圣安德鲁曾到格鲁吉亚传播基督教。</p><p class="ql-block">圣安德鲁被罗马当局迫害,判处死刑时,是被钉在X形的十字架上的,所以X形十字后来也就成为了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再次与黑海相遇,这里没有喧嚣,大海无垠, 浩瀚深邃, 海风拂面,令人心醉神迷。</p> <p class="ql-block">图为格鲁吉亚与土耳其交界的萨尔皮边境口岸。两国国旗迎风飘扬。部分团友到了这里,因有一段距离,我没去。图为团友所攝。</p> <p class="ql-block">格尼奥城堡(Gniosh Castle),又称罗马</p><p class="ql-block">城堡,是格鲁吉亚最早的城堡,格鲁吉亚文化遗产。最初由罗马人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拜占庭帝国统治期间(5-15世纪)被用作军事防御工事,19世纪初成为娜迪亚公主的封地。16世纪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后,内部增建了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形成了多种宗教共存的独特格局。 城堡遗址至今被视为格鲁吉亚重要历史见证。图为城堡大门。</p> <p class="ql-block">城堡大门的守门士兵。</p> <p class="ql-block">格尼奥城堡占地约7公顷,在岁月长河中,除了巍峨雄壮的石头城墙外,原有东正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等多种宗教场所已是一片废墟。城堡内有一座博物馆,展示古代兵器、陶器等文物。 </p> <p class="ql-block">和团友中的几位老师在古城墙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圣马修陵墓。传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马修在格鲁吉亚传教期间去世并葬于此地,使该城堡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的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展示了古代格鲁吉亚人的生活用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