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圣地-墨脱

元宝爸比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为了去林芝看桃花,沿线找了几个点串起来就成了我们的行程,秘境墨脱赫然在列,而且也是我们此行的重点。</p><p class="ql-block">墨脱县别名白玛岗,是西藏林芝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总面积约3.145万平方千米,2024年常住人口14934人。‌该县以独特的热带至寒带立体气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作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而闻名,被誉为“藏地明珠”和“西藏的西双版纳”‌。‌</p><p class="ql-block">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拥有从冰川到热带雨林的垂直气候带,形成“一山经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墨脱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墨脱,西藏的‘西双版纳’,地球上最后的秘境。”这句话不仅概括了墨脱独特的自然风光,还透露了它神秘莫测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墨脱地势隐蔽,三面被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阻隔,南面与印度相邻。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帕隆藏布大峡谷从一侧分开,目前仅有一条扎墨公路,可以在每年的4-11月期间进出墨脱,但因扎墨公路沿线地质、气候条件非常复杂,使得道路经常会出现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等诸多危险,而阻断交通。也正是这些艰难险阻,才使得墨脱显得更加神秘和迷人。</p> <p class="ql-block">从波密县扎木镇南行,沿嘎隆拉北曲直上24公里,便来到海拔4100米的嘎隆拉山口。嘎隆拉雪山被当地人称为“神山”。这是前往墨脱的必经之路,3月末了,嘎隆拉山口仍然满是厚厚的积雪,若大的一个雪场可供游客骑摩托雪撬或其它一些雪上活动,与雪山来一次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雪山</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山口的雪场,远处有一些年轻的游客正享受着摩托雪撬飞驰带来的嗨皮。</p> <p class="ql-block">雪山脚下的寺庙嘎隆寺位于嘎隆拉冰川末端的山间盆地,坐东朝西,高出盆底80-100米,周围被云杉、铁杉森林环绕,两侧为山谷冰川,风景壮丽。寺庙建筑色彩鲜艳,红墙白塔与金黄屋顶形成鲜明对比,融合藏传佛教传统风格,虽规模不大但庄严肃穆。寺内现存两块被称为“嘎隆天石”的冰川漂砾,相传有莲花生大师手印,被视为圣物。‌‌</p> <p class="ql-block">摩托雪撬是骑不了了,只好躺在雪地里大喊一声:雪山我来啦!好可怜啊,就这样发泄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雪在风力作用下依山势,塑造出各种优美的曲线,展现出大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隧道是进入墨脱的咽喉,穿过隧道便踏入嘎隆拉冰川,全长117公里的扎墨公路冰川路就占了24公里。因为进墨脱的道路狭窄险峻之形弯道多不易会车,加上嘎隆拉山口常年不化的冰雪充满着危险。所以所有进出墨脱的车辆必须遵循单号进双号出的规定,以尽可能保证车辆通行的顺畅和安全。因为头天晚上才下的雪,公路上满是积雪湿滑,很多车辆不得不停车安装防滑链,<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上车辆以极慢的速度列队向前蠕行</span>。而此时的我们在车上却眼顾不瑕地环看四周,那是一片银装素裹,那一座座远、近的雪山和咫尺的雾松组合在一起,宛如一幅幅大自然赐予的巨幅山水图,美丽壮观令人惊叹。一路是险象环生,却又是风景绝佳,此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高风险高回报的含义。<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年11月至来年4月间,大雪开始封山,墨脱人又要开始历时近半年与外届完全封闭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公路边2米多高尚未融化的雪墙。</p> <p class="ql-block">几乎快被雪掩埋的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扎墨公路约55公里处,紧邻嘎隆拉隧道出口的亲水叠瀑,是进入墨脱后的第一个标志性景点。‌‌瀑布高约70-80米,分三级阶梯状下落,水流沿覆满青苔的岩阶倾泻,形成“叠瀑”景观。夏季丰水期水流如银链倾泻,瀑声轰鸣,水雾弥漫,气势磅礴,体感凉爽宜人‌,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随着车辆的沿坡向下缓行气温开始升高,山上冰雪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枝繁叶茂的原始森林。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看!高山杜鹃”,循声看去果然,大家不约而同的数起来,一朵两朵、一棵两棵、一片两片、最终是漫山遍野。这里的高山大花杜鹃与我们内地不同,其花型硕大色泽鲜艳晶莹剔透美丽无比。</p> <p class="ql-block">高山大花杜娟,</p> <p class="ql-block">晶莹剔透的高山大花杜娟</p> <p class="ql-block">这些硕大的高山杜娟花树据说树龄都有上百年,它们适合生长的环境在海拔1000-2000米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合适,在这里我们都得到了验证。</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它们互不争艳,不分贵贱,悠闲自在的活在自己的空间里。想想人类社会的生活法则似乎要残酷的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木灵芝,可药用。</p> <p class="ql-block">车行到了山下穿过路边一个门巴族的村寨时看到路边有几个水果摊,卖的是香蕉、芒果、柠檬等热带水果。遂下车询价聊天,真是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这些水果竟然是当地种植和采摘的,看着这些身着短袖T恤的摊主和摊摆的热带水果,不由得产生恍惚,真以为此时身处云南某地而非西藏!太难以置信了,短短几小时仿佛从西藏遁行到了云南,刚才还冻的瑟瑟发抖,现在却酷热难挡,冬、夏两个极端天气竟然实现了瞬间转換,若不是亲身体验,谁能相信啊,简直太不可思议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墨脱县城的门楼子,门楼上正反两面分别写了“秘境墨脱”和“莲花圣地”。墨脱之所以被称为莲花圣地,源于其独特的地形特征与藏传佛教的深厚渊源:‌地形酷似盛开的莲花‌,且‌莲花生大师在9世纪发现此地后,将其命名为“白玛岗”,藏语意为“隐藏着的莲花”,使其成为了佛教信徒心中的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县城里一个小型博物馆的楼顶上拍摄的墨脱县城全貌,墨脱县很小,总面积只有3.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墨脱控制的土地面积只有1万平方公里左右,剩余面积为印度控制。人口约有1.5万左右。县城建在雅鲁藏布江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县城的规模大约与我们内地一个中等规模的乡镇相当,所有建筑基本是近十年左右新建的,墨脱最有名的就是众所周知的石锅。墨脱常住人口以门巴和洛巴族人为主,墨脱因为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貌,平均海拔1200 米。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山,气候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无霜期340 天,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下,年降水量为2000 毫米左右,所以墨脱又被称之为西藏的西双版纳。</p> <p class="ql-block">县城边上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博物馆展示的部分门巴族、洛巴族文化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从县城边流过的雅鲁藏布江,从这里再流几十公里就进入印度的境内了,听当地人说我们国家在即将出国的这段雅鲁藏布江上将修建一个大型水电站,据说与三峡大坝规模可以媲美,后来考证属实而且印度对此还耿耿于怀心怀不满。</p> <p class="ql-block">这是雅鲁藏布江第一弯果果糖大转弯,我们去时正在修路施工,但是交通十分不便游览比较困难。</p> <p class="ql-block">果果塘大转弯观景台上的手艺人</p> <p class="ql-block">‌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护最完好的地方。但是实话实说,倘若你是一个专门研究生态保护或者动、植物学的学者,带着科考和研究的目的来墨脱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也或你是一个热衷热带雨林、峡谷极限探险的旅友,那么你的好奇心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倘若你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游客,来此旅游观光的那么你一定会感受到墨脱的美景就在来去的路上。</p><p class="ql-block">图文作者:元宝爸比</p>